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文言文教学有效性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孟向玉

  【摘要】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一线教师学习的机会多了,但却被层出不穷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迷惑了。一些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很少能被普遍推广,为什么?我认为关键问题在于我们没有能从根本上领悟他们教学的精髓,而被外在的形式迷惑了。本文试图通过比较课改前后的两个较为优秀的案例的异同点(欧阳代娜老师的《岳阳楼记》和黄厚江老师的《阿房宫赋》),来探讨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问题。这两个成功案例的共同点能较好地体现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将有助于我们把握语文教学,特别是文言文教学的规律。这两个案例的不同点能折射出课改前后文言文教学观的转变。教学观念的转变意味着对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的更深层认识。
  【关键词】 文言文案例共同点教学观
  
  文言文流传千古,哺育了一代代中国人,是我国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教材中选用的文言文都是大浪淘沙后留下的精品,它们是传承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人文思想教育的素材,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范文。新课程改革,对文言文教学重视不言而喻,不仅增加了文言文的容量,而且对中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经常会有一些机会去观看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听完课之后,常常是大加赞赏。一旦搬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上,感觉只学了一些皮毛,远不如示范课那样有好的效果。其实,不是经验不能推广,而是我们一直没有弄明白要推广的是什么经验。关键问题在于我们没有能从根本上领悟优秀课例的精髓。本文试图通过两个优秀案例(欧阳代娜老师的《岳阳楼记》和黄厚江老师的《阿房宫赋》),深入分析其成功的深层原因,并借此探讨新课改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及文言文教学观的转变等问题,也许只是管中窥豹,还请专家提出宝贵意见。
  
  一、从两个优秀案例的共同点看文言文有效教学的特点
  
  欧阳代娜老师的《岳阳楼记》和黄厚江老师的《阿房宫赋》两个成功的教学范例,虽然相隔时间较长,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也有所不同,但作为成功的教学案例,有其共同的特点,而真正领会了这些共同的特点,将有助于我们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分析,我认为这两个案例共同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两个案例都符合好课的标准。那么什么是好课的标准呢?明确标准意味着我们心里有了一杆称,不要被层出不穷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而迷惑了我们的眼睛。王荣生老师曾提出一堂语文“好课”的较高标准即教学内容的现实化,这包括想教的内容与实际在教的内容一致,教的内容与学的内容趋向一致。欧阳代娜老师的《岳阳楼记》和黄厚江老师的《阿房宫赋》之所以成为经典范例,我想他们的课基本达到了这样的标准。
  例如欧阳代娜老师把《岳阳楼记》这篇课文的核心教学内容确定为:“我们可以用讲清作者的思路的办法,来寻求作者构思时代思路轨迹,从中体会作者博大宽深的襟怀情操与思想境界。”①从课堂实录中的部分环节中有所体现。学生经过讨论,老师指导,最终整理出文章思路脉络:谪守巴陵郡→属予作文→前人之述备矣→得无异乎→或异二者之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吾谁与归。至于体会作者博大宽深的襟怀情操与思想境界这一点实际上学生在探寻文章的思路中已经在体会了。《阿房宫赋》是一篇特定背景下讽谏统治者接受前朝覆亡教训的文赋,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如果教师按照传统方法串讲这篇课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一篇优美的文赋,便味同嚼蜡,索然无味,并且教学效率也不会太高。黄厚江老师用一课时就完成了教学任务,效率较高。他一上课,就开宗明义,说“同学们在课前预习课文时,提了很多问题,但是大家提到问题我们在课堂上不可能一一解决……在这里我们一起研究几个普遍性的问题”。②以下的教学就是按照这样的定位进行。重点突出,脉络清晰。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
  第二,两位老师的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围绕、指向核心教学内容的核心点,在课堂教学的整个线路上连贯地落实教学内容,尤其是关键词句,即在一个点上具体落实教学内容。正如王荣生老师所说的教学线路要“一根筋”,③用欧阳老师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一锅出”。④两位老师说得多么形象!欧阳老师就是按照她的说法在实践者,而《岳阳楼记》这个案例就是最好的体现。从第一个环节开始,欧阳老师就有意把学生的关注点引向文章的结构,而落实在“守”、“备”、“然则”、“异”。正如欧阳老师在“教学笔记”里说的“备”与“异”,抓住这一闭一合,教学的第一个难点就解决了,为教学进入下一步打下了基础。⑤黄厚江老师的教学思路也是从理解几个关键句子入手,一开始的几个环节,如“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可怜焦土”等句子,这些语句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最后环节学生总结出体现文章思路及主旨的三个字“奢”、“亡”、“鉴”。《阿房宫赋》洋洋千言,最后精炼地总结出三个字,可以说是核心内容已经是再清楚不过了。
  第三,两个案例都是文言并重,避免了文言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言轻文或言文分离的弊端。长期以来,高中文言文教学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始终以“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为目标,要求学生能读懂课外文言文片断,能解释关键实词和虚词,能把握特殊文言句式,能简要翻译重点文句,确保高考此类试题不丢分。因此,教师在教授课本文言文时,就奉行“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把一篇文辞优美、情感丰富的文章嚼碎了一点一点地喂到学生的嘴里,致使那些选入课本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品沦为学生难以接受甚至拒绝接受的“甘蔗渣滓”。《课程标准》倡导文言并重,“言”是文言文中的最基本的字词句,它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石。没有“言”的基石,学生学习文言文便会寸步难行,汲取文言文中的文化营养便成一句空话。“文”,是文化,是文言文的灵魂。文言文的内容反映的是历代的价值观念与文化取向,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只有把言和文相结合,才能形成合力,突围文言文教学的怪圈,走向文言文教学的康庄大道,使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精神得到提升,灵魂受到洗礼,思想受到震动。欧阳代娜老师教授《岳阳楼记》的时间,虽然是早于课改,但在文言并重方面,比较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她让学生扎扎实实积累了一定量的文言词语和相关的知识。在这两节中,先后叫学生勾、画、批、点共12次。欧阳代娜老师提的问题往往在恰当的时候指向“文”。例如,“那么,作者认为到底怎样做?他的伟大抱负在哪里?”等。黄厚江老师的课也是注重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的实际能力。学生提得问题多数都集中在字词方面,如“‘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这句话怎么理解?”“‘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怎么理解?”⑥等等。也有对文言句法的复习巩固,如意动用法的学习,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需学生的智慧才能逐一得到答案。课堂的后半部分着重落实“文”的问题,重点把握文本的主旨。
  以上,我初步分析了两个案例的共同特点,不是很全面,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许多地方值得分析,例如老师自身的素质及教学方法等。就有效性这一方面来说,这三点比较突出。
  
  二、从两个优秀案例的不同点看课改前后文言文教学观的转变
  
  欧阳代娜老师的《岳阳楼记》教授的时间是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而黄厚江老师的《阿房宫赋》授课的时间要晚一些,是在新课程改革之后。把握两个案例的共同的特点,对于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质量有很大的帮助。从两篇文章的不同之处着手,则能更好地理解新课改之后文言文教学观的转变。观念的转变意味着对于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的更深层认识。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文言文观念的转变直接影响着文言文教学的质量。以下从分析两个案例的不同入手,探究课改前后文言文教学观的转变。

  第一,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教师不再是什么权威,而是“平等者的首席”。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师生平等对话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外在于学习情境的居高临下的指挥者,而是内在于学习情境的、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但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的权威和作用并没有被消减或抛弃,而是得以重新建构。实质上,这不仅没有削弱教师的作用,反而改变扩大了教师的威力。
  例如两个案例的课前预习作业就体现出明显的差异。除了查字词、熟读课文的作业之外,欧阳老师《岳阳楼记》给同学提了三个思考问题,而这三个问题指向性很明显,很自然地把学生的关注点引向文章的结构,她预设的主体内容。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在课的一开始,就由学生质疑,就让学生交流他们的思考,如果老师也愿意以学生的疑虑、思考为教学的起点,现场调整她的教学内容和安排,那么这堂课显然不会是这个样子。以往的教学,教师往往是按照自己的思路教授自己认为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而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感受。这就出现了教师教自己的,学生真正的疑惑,教师并没有解决。欧阳老师曾说:“把我对教材的理解教给学生。”⑧欧阳老师这堂课做的,就是根据自己的理解过程,牵着学生按规划的线路阅读指定的点,诱导学生的出教师许可的结论。而黄老师在课前留下去的预习作业是让学生把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交给老师。这样做,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就凸显出来,教师以学生的阅读初感作为教学的起点,教学就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这就做到了《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和参与者,不是纯碎的讲课人。我们相信学生的问题五花八门,这时候,作为老师,平等者的“首席”就发挥作用。课时有限,老师不能面面俱到,把所有同学的问题都解决,但至少能解决“几个普遍性的问题”。这节课,黄老师的权威和作用并没有被消减或抛弃,而是得以重新建构。本节课的重点是把握文本的主旨,但教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学习意图,而是结合个人的读书经验,巧妙的地告诉学生读书“贵在越读越薄”,“我读《阿房宫赋》,反复读反复读,越读越短,读到最后,这篇文章只剩下几个句子,我大胆地把它浓缩成这样一段话(投影显示):……”⑨学生在完成这一练习的过程中不仅理解了文本的主旨,而且也学会了一种读书方法。在案例最后一部分,当同学比较黄老师写得结尾和原文的结尾哪个更好时,学生自由发挥,谈出了自己真实的评价,并“没有碍于我的面子”,学生回答真实地表现出了自己的感受。《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强调,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教师与学生之间也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应成为学生阅读的倒是,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控制信息的专制者。黄老师的课能较好地体现出新课程的理念。作为平等的主体,师生通过课堂上平等交流,在一种自然和谐的教学情境中实现了师生的共同成长和发展。
  第二,师生对于教材的理解没有囿于某个标准的答案。我国的语文教材向来以“文选型”为正宗。自1993年期,语文教材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教师对教材理解和运用也更加灵活。“教学大纲”时代的教学是“教教材”的教学,往往是教材内容(《教参》的结论与答案)的搬运。教师被事实地剥夺了课程研制参与权、教材重构自主权,语文教育内容趋于讲话、呆板。文言文教学更是如此,“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完全按照教参的翻译理解字词,这种现象过去很普遍,现在也有,但是有所改善。我们能从欧阳老师和黄老师的案例中,看出教师对教材的变化。例如欧阳老师强调“把我对教材的理解教给学生”,这包括理解的结论和理解的过程教给学生。那么,什么是“教给”的呢?许多老师往往是搬运教参上的内容、结论。欧阳老师在这堂课做的,是根据自己的理解过程,引导学生得出自己的结论。这应该说要比照搬教参的内容要高明得多,但这还不够。我们看黄老师的案例,会发现他对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容易出现争议的地方,他既没有照搬教参的说法,也没有有意避开这个争议的地方,也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结论,而是摆出不同的见解,让同学们做出合理的判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例如关于“可怜焦土”怎么理解,他说“有两种理解,一种认为这个‘焦土’名词动化,是‘化作焦土’;还有一种说法是‘焦土’前面省略了一个动词。这两种说法都有依据,大家觉得哪一种更好?”“后面一句‘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是一直有分歧、有争议的句子。”总之,学生也能在这种选择中,提高自己揣摩语言的能力。
  第三,诵读教学在语文课堂上的作用加强了。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曹明海先生,强调“扯开嗓子,忘我吟唱,摇头晃脑,或婉转,或铿锵,即美读吟诵。千百年来语文从未离开过此,包括背诵。这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⑩过去的语文教学已出现了一种倾向:重理解分析,轻整体识记教学。教师不敢抓诵读,学生不愿读书。在文言文教学中表现尤为明显。教师教学中死抠字词,搞字字落实,大讲文言词法句法,从字词到句子、从语法到内容逐一进行分析讲解,面面俱到,费时费力,最容易把学生讲得昏昏欲睡,文言文阅读变成了古代汉语课。现在这种情况虽然没有根本改变,但已经有了可喜的变化。备受关注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 “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课程标准”对背诵作了明确的规定,这是对语文教学的一大贡献,因为,它们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回归到本源上来了。诵读教学对文言文教学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学生主体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以教懂有关的知识为目标,把课文的语言文字搞得支离破碎。一篇美文,一经分解弄得面目全非,味同嚼蜡,毫无美感。原因何在?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没有做到甚至没有意识到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因为教师讲解分析得再透毕竟不能替代学生主体对语言的感知、领悟。教师应借助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作品,分析作品。因为汉语具有整体性、具象性、流动性的特点,许多深沉的内涵对阅读者往往是可意会而难言传的。教师肢解式的宣讲很大程度上碎化了课文和谐浑然的意境,极易异化其滋味、浅化其内涵,学生也失去了进行语感训练、体验和内化作者所反映的精神历程的时间 要提高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就要把诵读的时间还给学生。黄老师的这堂课虽然没有能够把美读吟诵作为教学的重点,但是在五个基本教学环节中,也可看作对文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五次阅读,五个环节层层关联,环环相扣,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教学思路清晰,推进自然。对学生的诵读进行了指导,既有教师的范读,也有对学生的指导,例如在学生读完第二节后,黄老师作了恰当的点评并做了细致的指导“总的来说不错,就是意味的表现稍微欠缺了一点。比如‘而望幸焉’这里可以稍微慢些,表现期盼、等了好久等不到皇上的心理。当然读好这一段,关键在于虚词的处理,你们知道哪一个虚词?”下面就“也”的效果又进行进一步深入的分析。而欧阳老师在诵读这方面的指导几乎没有。
  以上是我对这两个案例的浅见。一堂课承载的东西毕竟是有限的,这两个案例都应是我们学习的范例和研究的对象,但我们没有办法要求这两堂课方方面面都很完美,但我们对它们的研究可以不断深入,这样无疑有助于我们提高对文言文教学的质量。课程改革的路还很长,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反复实践与研究。
  
  注释
  ① 欧阳代娜等著:《欧阳代娜:中学语文教学艺术初探》,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2页
  ② 巢宗祺《语文教学研究与案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第76页
  ③ 王荣生著《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27页
  ④ 同①,第78页
  ⑤ 聂进主编:《欧阳代娜:呼唤“整体改革”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01页
  ⑥ 同②,77页
  ⑦ 「美」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王红宇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7页
  ⑧ 同⑤,第101页
  ⑨ 同②,第78页
  ⑩ 主编:曹明海,《语文教育观新建构》,山东人民出版社,第50页
  
  参考文献
  1 欧阳代娜等著:《欧阳代娜:中学语文教学艺术初探》,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 巢宗祺主编:《语文教学研究与案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
  3 王荣生著《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
  4 聂进主编:《欧阳代娜:呼唤“整体改革”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 「美」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王红宇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6 曹明海著,《语文教育观新建构》,山东人民出版社
  7 巢宗祺、雷实、陆志平主编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41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