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阅读激情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夏晓勤
阅读教学有丰富知识、锻炼思维、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培养品德的作用,是打好学生汉语学习基础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要努力克服“走过程搞形式”、“训练似蜻蜓点水”等虚假、浮华现象,真正做到理念新、方法活、过程优、效率高,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阅读是学生的个体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丰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一、激发兴趣,引发学习欲望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的确,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开头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课伊始,巧妙地利用语言激情描述、多媒体技术、生动的故事、图片、课文插图、游戏等科学地、艺术地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望,积极投入课堂学习活动中来。如教《泉城》这篇游记时,既要让学生了解泉的特点,还要让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使情和景自然结合贯穿教学始终。课伊始,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用语言创设情境:“同学们,你们去过泉城吗?观赏过那里的泉水吗?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吧!”(多媒体放课文中泉水图)学生欣赏后,先试着说说感受。接着,教师引出课题:“这样的泉水,作者是怎样向我们描绘的呢?”一下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对阅读内容产生新的期盼,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有效地引领学生主动走进文本进行学习活动。
二、启发想象,引发思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爱因思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有人认为:“最有魅力的教学,就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学生的思维与知识产生共鸣。”因此,要创设情境,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问。阅读教学追求让学生通过自主读教材,在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新的阅读能力。教师巧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激活创新的火花。如在学习《鸟的天堂》一课时,有学生提出问题:“鸟的习性是晨出暮归,天亮就离巢觅食。巴金爷爷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早晨,怎能看到课文中所描绘的众鸟纷飞的情景呢?”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为什么,而是组织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进行互动交流,各抒己见。生1:鸟的习性是晨出暮归,这是在树木较稀少的地方出现的情景,但像这棵“独木成林”的大榕树上很多鸟儿整天栖息在一块,而且上面本身有虫子、果子、嫩叶等丰富的食物,鸟儿当然不愿远行了。生2:……这儿之所以一大早就会出现众鸟纷飞的情景,是因为其他地方的鸟儿看到这里环境优美……问题的巧设与巧处理,大大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渲染环境,引起共鸣
叶圣陶在《语文教学十二韵》中写道:“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特定的意境中,学生定会会产生共鸣。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最后的姿势》,因地震灾难离日常生活较远,学生一般很难体验到地震时谭老师最后姿势的伟大。恰当运用多媒体放录像再现地震情景(学生一边看画面一边听老师深情讲述),把学生“拉进”文本的情境中去。接着,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最令人感动的语句,深情地读一读,联系上下文及录像画面展开想象来理解“英雄不死,精神千秋”的意思。画面震撼着他们的心灵,谭老师的形象逐渐丰满起来,人物伟大形象在学生的心中竖起了一座精神的丰碑。
四、多样朗读,体验情感
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语感。以读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要明确每一次读的目的,巧妙地为学生创设好读、乐读的情境,使读成为学生学习和表达的需要。有的课文可以通过角色换位,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朗读,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有的课文可以通过用富有感染力的激情语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与文本的情感同步共生;有的课文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形象地展示学习情境,用语言描述、图像演示、动画模拟、音乐渲染等手段引导学生积极朗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激发,思维、情感和行为得以高度融合,主动参与意识得以增强,有效提高了学习效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露珠》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和课文插图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抓住文中人物的对话读读想想,感受“闪亮”、“透明”、“圆润”,再模拟情境让学生戴上头饰分别扮演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和小露珠,身临其境感受小动物们对小露珠的喜爱之情。学生犹如置身于文本意境之中,读起来绘声绘色,思维、情感和行为高度融合,获得了情感体验,受到了熏陶感染。
当然,要想调动、培养学生的阅读激情又岂能一蹴而就?我们语文教师须在理念上与时具进,方法上灵活多样。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头灶镇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61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