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注习惯,培养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直视我们的课堂,数学给孩子留下了什么?我们在思考、在关注、在实践。下面看看在《年、月、日》中是如何处理的。
  一、从学生最喜欢的节日引入新课,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师: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节日,你们最喜欢哪个?(儿童节)
  师:在几月几日?
  师:那今天是几几年几月几日吗?
  师:这里有3个时间单位,你们知道吗?
  老师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节日,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发言,从而引出常用时间单位年、月、日,让他们感受数学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爱上数学。
  二、渗透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引导学生有价值的思考
  师:同学们说了那么多有关年和月的知识,那他们说的到底对不对呢?我们来研究一下年、月这两个知识。你们认为应该先研究什么?(学生纷纷举手,跃跃欲试)为什么?
  年、月、日的知识包含着许多规律,教师关注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怎么研究验证,进行研究方法的指导。老师问学生:“年和月,你认为应该先研究什么?”“为什么?”让学生静下心来独立思考,再同桌讨论交流,激起思维的碰撞、思想的交锋,并在激烈的争辩中深刻感受到年和月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一个月一个月积多了才有一年,在此,老师逐步培养学生“有根有据地说理的习惯”。
  三、注重学习材料的选择,引导学生提炼选取有效合理的研究材料
  师:那我们用什么来研究月呢?
  师:你们为什么用年历卡研究?
  生:因为年历上都有的。
  师:那今天我们就用这个年历卡来研究。
  “数学学习材料是数学教学的基石。它直接决定课堂教学的效率。”片段虽简单,却在一定程度上暗示学生要选择提炼合适的研究材料,挖掘其丰富内涵与价值,并在学习材料中达到数学内容的最大化吸收。
  四、以知识为载体,指导学生学会研究,学会学习
  师:一年是不是12个月?你们怎么知道的?……
  师:一年有几天呢?有的说365天,有的说366天,你们有什么办法来验证一下?……
  师:有的年份是平年,有的是闰年。这里是不是有什么规律?……
  师:是不是真有这样的规律呢?我们怎么来证明他说得对不对?……
  师:“四年一闰”和4有关系吗?(有)有什么关系?
  师:那年份不是4的倍数就不是闰年。那下一个闰年是哪一年?再下一个闰年呢?
  教师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知识,而是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年历验证一年是不是有12个月、一年是不是365天,在比较、分析中自己得出。发现“四年一闰”的规律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此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这里是不是有什么规律?”“我们怎么来研究它的规律呢?”然后通过同桌讨论交流得出必须要有很多张年历卡有顺序的排列才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并通过观察、分析、猜想、验证概括出“四年一闰”的规律。这里突出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猜想、研究、验证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在合作探究、推理验证中体验学习的快乐,享受成功。
  在这节课中,教师总是在想方设法地让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研究。数学到底该给学生留下些什么?除了知识技能之外,更多的是一些暂时还可能看不见却非常有用的东西,比如数学化的思维习惯、对于学习的持久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这些对于学生来说却是受益终身的。
  (作者单位 浙江省嘉兴市行知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27003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