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化学教学在学生生活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知识来源于生活,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中学的化学知识可以解释实际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结合生活实例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增加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寓教于学 化学 生活应用 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4.013
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一般都是比较枯燥的,教师在教授学生化学知识的同时,运用生动的授课方式将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进行讲解。让学生从实际生活角度出发发现化学,解决问题,让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自身学习效率。苏教版的《实验化学》课本很好的体现了化学在生活中实践,实现了寓教于学的初步表现。
一、化学教学和日常生活
教师在课堂授课时不应生搬硬套课本上固有的知识,使课堂学习过于生硬化,过于枯燥的授课方式会引发学生的厌学情绪,在教学上应当做到寓教于学,将常见的生活问题、生活现象与化学知识结合起来,教师提出问题并和学生进行共同探讨解决,在学生与教师共同进步的同时,引导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化学问题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考方式和实践动手能力,将生活与化学高效的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同时多观察多运用化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案例一
课程内容:让学生了解钠化合物
设计方案:钠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问题:为什么油条在烹炸的过程中会产生膨胀现象?
授课阶段:在授课阶段可以运用多媒体授课的方式展现一次油条遇到热油出现膨胀的视频或PPT,对原理进行解释,油条在和面阶段需要加入小苏打,小苏打在同发面过程中面团中产生的酸在烹炸的过程中受热,小苏打在受热与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由于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且反应在面团内部发生,二氧化碳受热扩散所以油条才会膨胀,应注意在授课过程中可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配平,让完成得学生可以到讲台书写讲授配平过程增强课堂活跃度,课堂授课结束后可以让学生自主发现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并对查找资料进行方程式的书写。
在这个授课阶段教师选用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作为举例,将油条作为教授钠化合物学习的载体,授课过程中通过生活常见现象的举例,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互动,共同对油条膨胀问题进行解决说明,是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加深印象,更容易加深学生的知识记忆,寓教于学,学生的学习效率会有很大提升[1]。
二、自然现象中的化学知识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自然现象中存在化学变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自然现象中的化学知识进行提炼运用在授课阶段,将教授的内容与大自然现象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仅能加强学生对于自然环境的热爱,还能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原理条件产生兴趣,
教学案例二
课程内容:碳酸钙和氢氧化钙的转化
课程方案: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沉淀,在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对学生提问钟乳石奇观是如何形成的?
授课阶段:在授课阶段可以运用多媒体授课的方式展现世界各地的钟乳石奇观视频或PPT,引发学生兴趣,钟乳石溶洞的形成原理主要是由于溶洞上層泥土中含有大量的石灰岩,而石灰岩的主要构成成分是碳酸盐,碳酸盐与水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形成溶于水的碳酸氢钙,随着水滴的滴落,水中的碳酸氢钙预热重新变成碳酸钙沉淀形成钟乳石,沉淀的同时再次释放二氧化碳,由于时间的累积碳酸钙的沉淀增多形成钟乳石,在课堂中可以使用澄清的石灰水即碳酸氢钙的水溶剂,通入大量二氧化碳形成沉淀的现象来向同学们展现[2]。
在课程讲解完成后可以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理解来解释钟乳石的形成,并对其方程式来进行书写和配平,并在课余时间对自然界的其他现象中的化学变化进行收集整理,并写出其中反映的方程式,在下次课堂是进行探讨。
在这次授课的过程中,通过对自然景观产生现象中的化学变化进行讲解,让学生学习其中钟乳石形成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钙的反应。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其他自然现象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化学教学更好的贴近实际生活,寓教于学,让学生更好的记忆和理解化学知识。
三、化学知识在环保方面应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环境问题已经融入中学教学内容,教师在教授学生是可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环保问题相结合,贴近学生生活的点滴,充实化学知识在环境保护的具体应用,由于现有的环境问题大多由于人们的不合理生产和排放有关,加速了自然中的一些化学变化[3]。
教学案例三
课程内容:二氧化硫排放和酸雨的关系
课程方案:二氧化硫与空气中的水融合成酸性水质,引起酸雨,酸雨形成的原因?
授课阶段:向学生展示一段酸雨视频或图片,对原理进行分析:酸雨主要原因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硫被雨水吸收形成酸性水,酸性水通过降雨的方式回落大地形成酸雨,而二氧化硫的主要排放源是有煤炭燃烧产生的,让学生书写出煤中硫与空气中的氧气燃烧的方程式,并组织讨论酸雨的危害,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化学方式来解决酸雨问题。
在这次授课过程中通过对酸雨的形成危害进行探讨,让学生学习二氧化硫在生活中的主要排放源,并对煤炭燃烧过程中硫燃烧的方程式等化学知识理解学习,讨论如何减轻酸雨危害,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结语
在化学教授过程中,寓教于学是对教师教学方式的一种要求,将化学知识贴近生活中去,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记忆化学知识。培养学生思考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彩霞.化学教学中如何让主人就位[J].教师.2013(33):62-63.
[2]王彩玲,郑柳萍.化学教学应注重学生判断力的培养[J].化学教与学.2014(04):145-146.
[3]刘平.化学教学中隐性知识的研究[J].化学教学参考.2014(02):78-7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6919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