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创设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爱上古诗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古典诗歌,博大精深,内容繁杂。学生课内学习的内容和时间有限,要想让学生真正爱上诗歌,让古诗词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不仅要注重课内的教学,还要重视课外的辅导。因此,我们可以举办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课外活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关键词:课外活动;古诗词;讲座
  一、课外背诗
  中学语文教材中虽编选了一些古诗词,但数量少。我们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和欣赏的经典作品,采用每周一诗的方式,利用早读时间吟诵。古诗篇幅短小,格律有致,容易背诵,一学期下来,学生就能背诵二十首左右,三年坚持下来,就能背诵一百多首。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样天长日久,学生头脑中的东西多了,对诗歌也就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即便对诗歌的含义未能全面理解,也能凭语感略知一二,有个整体把握。积淀越多,则文学感受力越强,文学素养越高。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漪也说“我利用部分早读的时间坚持教学生读诗,一娟娟诗歌甘泉,渗入学生心田,滋养他们成长。每周学二三首,每次一二十分钟,读读讲讲背背,一日不多,十日许多,精心滴灌,学生兴味盎然,赏析能力提高,智力获得发展。”
  二、开展诗歌朗诵比赛
  在课外定期举行诗歌朗诵比赛,可以用专题朗诵的形式进行。如以时代为专题,可以举行“走进唐诗”、 “走进宋词”朗诵会;以情感为专题,可举行“体悟亲情”、“赞美友情”、“歌唱爱情”、“不朽的爱国情”诗歌朗诵会。学生选择喜欢的诗歌,配上自己认为合适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诵;可让同学伴舞,也可组合朗诵,也可吟唱。诗歌朗诵比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使学生由读诗到爱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三、举办诗歌欣赏讲座
  举办讲座可以快捷地向学生介绍古典诗歌,在激发他们兴趣的同时,增加他们的古典诗歌知识。讲座力求见解精辟,格调高雅,古典风韵与现代意味相统一,学术性、知识性与趣味性并重,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教材中限于篇幅,入选的名家和名作都有限,那么,就可以以某一位诗人(词人)作为专题进行讲座。如杜甫专题、李白专题、苏轼专题、李煜专题、陶渊明专题等。以陶渊明为例,他的诗文大都表现出了他对田园归隐生活的喜爱,对污浊现实的鄙弃,可举办讲座《陶渊明和他的田园诗》,谈谈陶渊明的田园诗与他个人的特色的关系,了解他这个人的特点。可以把他的《归园田居》组诗、《桃花源记》、《归去来兮》等作品进行比较,使学生形成对陶渊明作品、内容、题材、主题、思想和生活环境等方面的整体认识和把握。
  除了教师举办讲座外,也可以组织学生做一些讲座,简单一些的可以讲讲文坛佳话,诗人的轶闻趣事。复杂一些的还可以让学生组合成合作学习小组进行古诗专题研究学习,每组负责一个专题,如田园专题、边塞诗专题、写景抒情诗专题、送别诗专题、咏物诗专题、咏史诗专题等,选取代表作家的代表作来进行归类研究,使學生在合作学习中能够比较系统地把握各类别诗歌的共性特征,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学生知道的越多,越能深入的理解和把握诗歌,这样的研究性学习,实际上是以课内的诗词作为引子,把学习的外延拓宽,让学生在课外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比较、研究,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而后做出讲座。这样,学生会得到极大的锻炼,在实践中增强了能力,提高了语文修养。
  四、座谈交流
  学生在掌握了一定量的诗歌之后,在对诗歌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可以就某一专题组织学生座谈,学生用现代的思想去诠释古典诗歌及其作者,他们会有新的收获。如专题“感悟苏东坡”。苏东坡是900多年前的一个杰出的人,但我们可以通过品其诗、品其文,来达到认识他的目的。可组织学生研究苏轼的五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江城子·密州出猎》、《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一篇赋(《前赤壁赋》)和余秋雨(《苏东坡突围》)、周国平(《诗人的执着与超脱》)先生研究苏东坡的文章。学生对苏轼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之后,引导学生写一写对诗人的感悟和评论。学生可肯定,亦可否定,也可结合自身来写,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然后,把自己所写评论读给大家,同学们在一起讨论交流,各抒己见。例如一位同学的评论《不朽的苏轼》是这样写的:
  从苏轼慷慨狂放的诗文中,我看到了诗人浪漫执着的天性和豪迈旷达的心灵。初识东坡诗文,我便认定苏轼必是整日天仙般乐呵快活,如来佛祖般大化超脱。然而当我走进苏轼的生活。我惊愕地看到了几度贬谪的颠沛流离,感到了荒野古道上的风沙袭面,听到了黄州日暮里的惴惴叹息。
  我这才知道,那旷达、超脱的豪情,竟是出自无数个孤寂与凄凉之夜的挣扎!
  苏轼在孤寂、凄凉的老年,尚能唱出“谁道人生再无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的豪情壮志,正直青春年少、春风得意的我,又怎能任凭韶光飞逝而徒发感伤呢?
  这篇文章写得极为出色。学生真正理解了苏东坡精神,并把这种精神渗透到了自己的思想中,给自己的人生以启迪。通过座谈交流,去感染别的同学,达到了育己育人的效果。
  五、诗词改写
  鼓励学生将古诗改写成现代诗、散文诗,既要符合原诗的思想内涵,也可融入自己的创意;既能再现原诗的意境美,又能锻炼文字,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不失为审美欣赏中的一种有效手段。
  刘国正先生说“打个比方,课内和课外,是语文教学的双翼。只张开一翼,自然飞行无力,只有双翼并举,才能如大鹏那样,其翼若垂天之云,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课外活动的天地是广阔的,就看我们如何去开辟它、利用它,让学生爱上诗歌,让古诗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上真正发挥作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059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