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石钟山记》美点探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不但要传授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更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教授《石钟山记》时,应该挖掘教材中的“人格美”“奇致美”“语言美”等美学因素,以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审美品位。
  【关键词】《石钟山记》人格美;奇致美;语言美
  语文是美的载体,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挖掘教材之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陶冶学生情操,应是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矢志不渝的追求。苏轼的《石钟山记》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考察性游记,其生动的绘景、清丽的语言、独特的构思、严谨的结构以及闪耀在其中的作者人性的光辉,都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挖掘的美点。
  一、作者的人格美
  宋初统治者施行“抑武修文”的政策,提倡“娱乐消费”,反映到文学上,则出现了许多游宴祝寿之作,不少文人墨客乐此不疲,随俗弄文。苏轼则不同,他虽然在仕途上饱经风霜,屡受“党争”之害,动辄得咎,横遭贬谪,但是,苏轼的作品很少附庸风雅,它的作品往往是不平则鸣的人格宣言。《石钟山记》就是如此。
  求真和坦率是苏轼在《石钟山记》中人格美的主要体现,也是他解开石钟山命名之谜的动力。苏轼游览石钟山不只是求得山水中的逍遥,而是缘疑而游。郦道元和李渤的因声得名说都不能令他信服,这也激起了苏轼一探究竟的热情,而舟行以及送子至湖口的便利为他提供了亲临石钟山考察其得名,从而解开疑团了却多年夙愿的良机。于是,在月明之夜,他“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经历一番惊险,终于发现了“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和大石“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的钟声,彻悟了石钟山得名之由,苏轼以其求真之执著,以其不畏险阻、敢于探索之气概,解开了久悬之谜,这种求真务实的人格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坦率体现在苏轼对郦道元说的“疑”,对李渤说的“尤疑”以及对寺僧让小童持斧,择石而叩之得声的“固笑而不信”。当揭开石钟山以如古乐之声得名的奥秘后,他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告诫其子:“古之人不余欺也!”接着大发感慨,坦露胸襟,揭示哲理,批评“臆断其有无”的坏作风,其率真形象跃然纸上。尽管苏轼探究得出的石钟山得名之由也是误断,但他善于生疑、敢于求真的人格精神令人敬佩。
  二、奇致美
  首先是构思之奇。清代吕留良在《晚村精选八大家古文》中,对苏轼的《石钟山记》赞不绝口:“此翻案也。李翻郦,苏又翻李,而以己之所独得,详前之所未备,则道元亦遭简点矣。文最奇致,古今绝调。”《石钟山记》的奇致美不止于“翻案”时见新意,而在于以记为考,突破了一般记游文之窠臼,由山名缘起,经过考察、印证,最后升华主题,让人领悟真谛,具有行文曲折在致、富有启迪性的美感。明代杨慎《三苏文范》卷十四评价:“通篇讨山水之幽胜,而中较李渤、寺僧、郦元之简陋,又辨出周景王、魏庄子之钟音。其转折处,以人之疑起己之疑,至见中流大石,始释己之疑,故此记遂为绝调。”这个评价十分中肯。
  其次是悟理之奇美。苏轼具有哲人的睿智,善于思考,他讲道理,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结合生活的接触的情景,表达对事物的新颖见解。《石钟山记》是一篇“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散文名篇,可作者行文重点不是介绍奇山秀水、名胜古迹,而是重在写游历所得、悟道的过程和得道的艰辛,其理趣也就自然显得具体而且深刻,这样的理与文相得益彰,使这篇散文余味无穷。
  再次,《石钟山记》中的景色美也是其奇致美的体现。《石钟山记》的写景惜墨如金,着墨于声音时,写了水声、钟鼓声、禽鸟鸣叫声,但这些声音绝不雷同。如:写水声,有“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與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之异,各具特点。写钟声,则或用“噌吰”或用“窾坎镗鞳”来描写,变化有致。写鸟鸣,先点鸟名,再摹其声,“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灵活多变,引人入胜。
  三、语言美
  苏轼文章语言大都明白晓畅,清丽自然。他和王安石曾批判过“力去陈言夸末俗”和“以艰深文其浅陋”的辞章家习气。苏轼强调“辞达”,他说“辞至于达,则文不可胜用矣”。他的文章就是“辞达”的模板。《石钟山记》的语言以散为主,辅之于整,整散相济,形成了流转跌宕、操控自如之势,恰如行云流水,动态感、节奏感极强。如:开篇的“《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前散后整,协调自然。接着,为暗示李渤之陋,写道:“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先整后散,内中又多变化,文采灿然又流转自如。
  《石钟山记》语言美的另一体现是圆熟简练,苏轼以轻快之笔,恣肆豪放地叙事说理,语言既无繁冗板滞之感,又情趣盎然,给人以亲切醒豁的印象。文中的反诘、设问、对偶、排比、比喻、对比并不少,但作者都得心应手。另外,语言的简练也让人叹为观止,如:对郦道元说的疑问以“而况石乎”收住,对李渤之说以“何哉?”收住,简练有力且富于变化。再如:全文结句“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中的“叹”“笑”“简”“陋”等语都简练之至,既掌握了分寸又表明了褒贬,又与开篇遥相呼应,达到了以少胜多的效果,余韵不尽。
  挖掘并品味《石钟山记》中流溢的美,不仅能让我们深入领悟它的独特魅力,受到艺术熏陶,而且可让我们获得人生启迪,懂得做人之道,求学之道。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530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