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运用赏析式教学策略,探寻写景散文之美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小学北师大版语文课本中有大量的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它们具有自然风景美、语言美以及蕴含着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赏析式教学策略,设置情境、品味语言、朗读指导等方法,能更好地把写景散文蕴含的自然风景美、语言美和深刻的思想感情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获得美的熏陶。
  【关键词】情境;品味;升华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北师大版语文的课本中,有大量的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作者或描写日月星辰,或描写花鸟虫鸣,或描绘河流山林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尽情勾画自然风光的美,并在其中蕴含着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刻思想感情。如《美丽的小兴安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瑞雪图》借雪景抒发自己的喜悦心情;《海上的日出》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光明的情感等。读者在阅读或学习过程中,仿佛置身其中,真真切切感受来自大自然的无限魅力,与作者在心灵上产生共鸣,感受文章之美。根据写景散文的特点,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发现采用赏析式教学策略能更好地把写景散文蕴含的自然风景美、语言美和深刻的思想感情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获得美的熏陶。那么,怎样运用赏析式教学,能更有效地探寻写景散文之美?本文结合《美丽的小兴安岭》《瑞雪图》《海上的日出》教学,做如下阐述。
  一、在情境中感受自然风景之美
  景物是最能直接引起美感的事物。大自然有无穷无尽的使人精神愉悦的普遍的美,诸如日月星辰的光芒、花红叶绿的色彩、流水蝉鸣的声音、空气的清新与花香的浓郁等,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由此,自然美成为文学——特别是散文描写美的重要内容。老舍曾经说:“写景在浪漫的作品中足以增高美的分量,真的,差不多没有再比写景更能使文字充分表现美来的了。”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运用多种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而创设教学情境可以采取以下有效方式:
  (一)巧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被广泛地运用到教学中。多媒体具有集图、文、声、画于一体的特点,写景散文的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笔者在教学《瑞雪图》时,在学习雪后美景这一部分,由于南方学生没有或者很少看见过雪景,很难体会到雪景的美。于是,课前我收集了大量的事物被雪覆盖的图片,像河流、山川、树木、房屋白茫茫一片;公园里的石凳、圆桌、栈道、小桥好像盖着一床白色的地毯;雪花落在山野里的枯草、树枝毛茸茸、亮晶晶的造型等,把这些素材制作成课件。教学时,一张张精美的图片展现在学生面前,配上一段舒缓、悦耳的音乐,老师适时地解说,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仿佛置身在雪的世界里,一双双眼睛睁得大大地观赏这美丽的自然景物,充满了无限好奇,还时不时发出赞美声。这样学生兴趣被调动起来,而且对雪景有了直观的感受,再代入课文。这样学生学起来就容易多了,整堂课学习氛围特别浓。
  (二)运用想象和联想,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作家在观景时,要有情感体验。要具有很强的审美意识,要有真动情感的审美体验,然后才会有笔下的动情的自然美景。在小学语文写景类散文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文具体内容,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感受作家所描绘的景色之美。而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以通过想象和联想的方式得以实现。
  笔者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时,学习春天的小兴安岭这一环节,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喜欢想象的同学可以想象一下,除了课文中已描写的景物外,可能还有哪些景物没有描写出来,请你当一次小作家,把你想到的补充出来。思考几分钟后,学生迫不及待,纷纷举手描述。有一个学生说:“我闭上双眼,来到了小兴安岭的小 溪边。我看见了许多小鹿,有的小鹿在溪边散步,有的俯下身子喝水,还有的小鹿在小溪边和同伴们玩游戏。它们多么清闲,多么自由,多么快乐啊!我也想变成一只小鹿!”还有学生说:“老师,我还想象到,在小溪边的白桦树上可能有几只松鼠,正在焦急地等待寻找食物的妈妈回来......”
  这样的情境引导,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随着作家的脚步,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懂得了如何去欣赏散文中的自然景物之美。
  阅读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有这样一条:立足学生生活经验创设阅读情境。社会生活是教育内容的重要源头,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语文教育更不例外。语文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根据写景散文的特点,创设阅读情境就显得特别重要,可以避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枯燥、乏味的讲解,而是让学生融入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中,真切地感受到美。
  二、在品味中感受语言之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艺术语言最能反映作家的创作个性,所谓“言为心声”。写景散文的语言之美可谓字字珠玑、妙不可言,我们教材中的每一篇写景散文都展现出了语言美的特点,其遣词造句、表现方式等都有很深的功夫。在小学语文写景散文的教学中,语言的鑒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对散文优美、精彩的语言进行鉴赏,活灵活现地感受到作者所描绘的景物,从而感悟到文中作者的思想情感,提升学生对语言形式的审美能力。品味写景散文的语言美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精妙
  写景散文语言优美,读起来像诗歌一样朗朗上口,给人以音乐美。教学时我们以朗读为主,以读代讲。朗读时要读出意境,读出画面,才能体会到语言的精妙。
  在备课《瑞雪图》这篇课文时,当笔者读到“那些落光了叶子……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就以舒缓、轻柔的语气朗读,同时,抓住“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四个叠词来体会“银条儿”和“雪球儿”的形态特点,通过反复朗读,并在脑海中出现画面:雪景静态之美。在此基础上,当读到“一阵风吹来……幻映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我们就自然体会到雪景的动态之美的画面。   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先让学生充分朗读,接着引导学生通过四个叠词,谈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让学生切身感受到雪景静态美的特点,学生在品读中不知不觉走进了雪景的意境里。又如学习雪景的动态美,抓住“摇晃”“抖落”等词语,通过想象、朗读,脑海中会出现相应的画面,丰富学生关于雪景的美的体验,从而体会语言的精妙。
  (二)欣赏语言,认真推敲作品中的遣词造句
  任何好的作品,从表达角度来说,作者都会在遣词造句上下一番功夫,写景散文也不例外,选用鲜明、生动、具体可感的形象性的词语,才能完美地表情达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认真揣摩品味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词语而不是其他的词语,这样的语言能够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笔者在教学巴金《海上的日出》这篇课文时,在学习第五自然段,“有时候天边有黑云……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学生朗读完了之后提问:“镶”是什么意思?可不可以换成“包”或“裹”?為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查字典,知道了“镶”的字义,明确了“包”和“裹”意思与“镶”的不同,不能互换;再让学生细心品味之后,学生感受到了“镶”字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初升太阳给云朵带来的亮色,突出了太阳的新鲜、明朗。此外,老师引导学生感受“镶”字还有深深的情味,表达了作者的心情是格外兴奋的,抒发了作者浓郁的喜悦之情。
  写景散文语言的美,除了朗读、推敲遣词造句,还可以从修辞等角度细细品味,教师让学生通过对精彩的语言进行鉴赏,可以提升学生对语言形式的审美能力。
  三、在朗读中升华思想境界
  写景类的散文因其语言具有形象、情感、节奏之美,很适合朗读。我们一定要让琅琅读书声伴随着我们整个的教学过程。只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甚至背诵课文,文中的思想内涵和作者的情感就会渐渐被学生所领悟、感受,才能真正领会文章语言的精妙,才能感受意境的优美,才能深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才能引起学生和作者思想的共鸣,才能激发他们热爱生命,珍爱自然的情感。同时,有效的朗读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思维眼界,才能提升审美的境界,得到美的享受,也才能学会恰当地运用语言表达情感。因此,在小学语文写景散文的教学中,要重视朗读指导。
  (一)创设情境,引导朗读
  创设一定的情境,不仅能激起学生愉悦的情绪,还有利于引导学生准确地把握文章深层的含义,这样引导学生朗读,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教学《瑞雪图》最后一段时,笔者适时引进文章的背景资料,然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朗读,是这样设计的:
  师:这一场雪,给农民带来了丰收的喜悦,让我们带着幸福的心情读——
  师:这一场雪,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和憧憬,让我们带着激动的心情读——
  师:此时此刻,我们不禁要说,这是一场——吉祥的雪!希望的雪!丰收的雪!
  通过这样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加深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
  (二)理解课文,读出感情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感情朗读的前提,理解感受越深刻,越能读出感情来。教学设计以及课堂引导应该考虑到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充分的理解感知。一般来说,抓住重点词语的理解,或者借助图片、音乐等多媒体辅助手段等,都是促进课文内容理解感受的好方法。
  比如在教学《海上的日出》太阳升起的过程时,抓住“负着”“重荷”“慢慢”等感受到太阳上升的缓慢和吃力,体会光明来到的艰辛和顽强。朗读时可想象太阳升起时吃力的样子,语速可以放慢,读到这些词语语气加重一些。而在教学最后一段“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么?”要让学生回顾全文,从哪些地方感觉到“海上的日出”是“伟大的奇观”。在此基础上,带着对日出的赞美之情朗读,要读出反问的语气,真正感受到作者对日出的赞美之情,同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朗读指导要结合具体课文的需要,选取最佳的方法,让学生体会文中的思想内涵和作者的情感。
  四、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写景散文的特点,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运用赏析式教学策略,通过设置情境、品味语言、朗读指导等方法,可以使学生在对散文的赏析过程中感受自然景物之美,体会语言之精妙,升华思想情感,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同时,学生不断获得美的熏陶,进而进一步积累语言,学习作家的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汪潮.小学语文教学新视野[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
  [2]胥洪泉.中国古代散文简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林非.林非论散文[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 2000.
  (编辑:龙贤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20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