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课程改革之后,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被广泛运用到教学中,情境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使得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跃,创设了更加融洽的师生关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情境教学法,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以学设境,要贴近学生生活,创设出生动情境。同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来创设情境,从而保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语文;策略
新课程改革之后,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被广泛运用到教学中,因为它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作为施教者——老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对情境教学法的认可度也逐渐提高,因为情境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使得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跃,创设了更加融洽的师生关系。但是由于一些老师对新课改理念落实不到位等因素,导致情境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因此,如何在教学中优化情境教学法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进行例谈。
一、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创设出生动情境
小学生有其年龄特征,这个阶段的儿童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抽象思维,平时的生活经验是他们学习的基础,所以,老师在课堂上要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经验,进行情境创设,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也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素养。比如学习《泉城》这一篇课文时,可以设计不同的方式,来观察学生的体验。
《泉城》第二段是关于珍珠泉的介绍,重点是要学生体悟到“涌、拎”等相关的动词用法。
方式一:老师在多媒体上展示珍珠泉的图片和文字部分,然后提示问学生珍珠泉有什么特点。学生对照屏幕朗读:
泉池约一亩见方,清澈见底。泉水从地下往上涌,好像一串串珍珠。在阳光的映照下,那珠串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它们拎到了水面上来。
这个时候老师可提示学生文段里面有两个动词运用得非常好,请大家找出来。老师通过播放珍珠泉的动态画面,学生一般可以找出两个动词“涌、拎”,然后让学生读重点词,让学生体悟并讲出两个词使用的妙处。这就完成了一个片段的教学。
方式二:学习文段之前老师提问“同学们,通过课前的预习,哪位同学能用两个动词概括出珍珠泉水的特点”,学生大多可以找到动词“涌和拎”,这个时候老师又问“哪位同学给同学们表演一下‘泉水从地下往上涌’和‘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它们拎到了水面上来’,因为有这个铺垫学生的情趣被调动起来了,有学生上台进行表演,根据表演情形,老师让学生结合动作分析这两个词好在哪里。
很明显,这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方式一让学生在课文中通过朗读的方法体会动词的精确。方式二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联系了生活经验,经过台上的表演来感受到泉水动态美,比较切近学生的生活感受,再经过学生的朗读就能真切地体味到珍珠泉泉水的动态美。
从上面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出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得出了不同的教学效果。方式一学生被动地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观看图片、朗读等步骤,学生回答“用词好在哪里”这个问题时仅局限于文本内容上,没有拓展开思路。而方式二,老师在分析两个动词的妙出时,先由学生进行生活实践的联系进行表演,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来回答,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走进文本中去,并结合生活感受来描述泉水的特点,能从多角度拓展思路,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准。
由此可以看出,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创设情境时,老师先要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经验,在此种情境下,教学就活起来,脱离了教师的硬教和学生的死学状态。在这种鲜活的情境之下,能够更好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建立了学生由生活经验到新知识的联系。这样学生在熟悉的场景和经验之下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让这些情境直达学生的内心深处,促进他们的情感体验。
二、小学语文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情境
老师在进行教学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要以学生的知识经验和学习特点作为创设情境的前提,小学生的特点是注意力维持时间不长,他们“有意注意”正在逐步形成,未达到成熟水平,而“无意注意”却起着相当大的作用,所以,小学生老师要正确把握小学生的群体发展水平和特征,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抓住最佳时机来创设情境,以在最大程度上来保持教学效果。
同时,不同年级的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老师要考虑到每个年级的学生年龄特征来展开情境教学。比如,低年级的学生以直观感受为主,可通过比较适合的图片、视频或实物来展开直观教学,而较高年年级的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有意注意”的能力和思维能力,这时可通过语言描述、表演等复杂一些的形式来创设情境。
此外,每个班级也各自有独特的风格,有的活跃、有的安静,教学情境创设时可根据各自的特点,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每个班级的学生也有各自的差异性,他们有各自不同的心理、生活体验,对事物也會产生不同的认知。这就要求老师在因材施教,了解每位学生的知识经验水平、学习需求、思维特性等,合理创设出教学情境,将语文教学的情境创设得更为具体,更加切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取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学习说明文《新型玻璃》时,有学生会对内容不感兴趣,这个时候老师就要运用策略来创设情境,可以创设让学生争当“推销员”的教学情境,在这种情境下,学生会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主动了解新型玻璃的相关内容,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进入到情境中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614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