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数学课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现阶段,在农村的中小学教育体系里,很多师生的教学方式还处于墨守成规的状态,传统呆板的上课状态不仅不能很好地处理师生关系,甚至加速了学生的厌学情绪。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在数学课堂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使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从而提升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及积极性,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主;合作;探究
  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的接受和掌握,而忽视了学生的发现和探索能力,从而使学生被動去接受、记忆书本上的知识,使学生的思维和智慧停滞不前。学生由于厌学,上课时睡觉、玩手机、闲聊、看小说等比比皆是,老师苦口婆心地教育效果仍是甚微,有很多学生渐渐逃离课堂走向了辍学的道路。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做呢?我试着在我的数学课堂上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由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由单独学变为小组合作学,由死学变为创新探究的学。
  一、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数学教师要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由传授知识向共同学习的角色转换。教师作为教学的参与者可以与学生共同讨论问题,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这样学生会感觉到老师的亲切,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予以鼓励和表扬。每节课教师适当布置一些适合不同程度学生的作业,以他们完成的情况予以激励,每个月做个小总结,对于有进步的学生适当发一些小奖品,对挑战难度大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和奖励。时间久了,学生会自己选择自己的学习风格及方法,并对自我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强度进行自我调控。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复习巩固的简单复述的方式,而是将这种归纳总结交给学生,真正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这样不仅调动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并极大地激发了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而使师生走向了“双赢”。
  二、培养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在课堂上不能片面追求合作学习的形式,在小组合作中不要忽视那些学习中的学困生,因为他们基础薄弱,想参与活动而又有些无能为力时,就会导致他们产生自卑心理。在每个班级里都存在着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这时教师为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适当给学生进行分组,每组都要有至少两名优秀的学生,男、女生都要有,然后让优等生带动其他不爱学习或者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互补,久而久之也就养成了合作学习的学习习惯。为了完成某项共同的任务,每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在合作的过程中相互支持、配合、纠正、鼓励,这样不仅加强了优秀生与学困生的沟通,更能提升优秀生与优秀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在这种有效沟通下,不仅提升了组员之间的信任感,还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从而培养了他们具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进而达到了“共赢”。在合作学习中也要要求学生首先进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没有思考,没有自己的独立思维,在合作时就只会成为旁听者和观众,无法参与到集体中来。培养学生具有合作学习的学习习惯,在这个习惯养成的过程中,使他们学会了交往,学会了参与,学会了倾听,学会了互相尊重。
  三、培养学生养成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
  探究学习就是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通过自主地发现问题、动手实践、主动交流以达到解决问题等探究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其具有创新精神。数学解题时会有很多方法,教师在讲课时不可能面面俱到,这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通过参与,通过动脑思考然后表达出来,从而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进而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在教学“数的关系”时,可以举这样的例子,幼儿园小朋友吃比萨,问1刀最多可以将比萨切几块?2刀最多可以将比萨切几块?
  3刀,4刀呢?学生试着拿张圆形的纸张来操作,得出结论:1刀最多是两部分,2刀最多是四部分,3刀最多七部分,4刀最多十一部分等等。教师在这时引导学生去观察这些数字的关系,找出他们的规律。这种探究活动极大调动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学习的热情也被点燃,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师生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三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可以说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这些教学方式可以改变传统的授业解惑的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由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由呆板的学变为愉快的学,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巍.新课改下如何更好地开展中学数学教育[J].新课程(中学),2012(1).
  [1]杨凯歌.小议初中数学教学探究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4(11).
  编辑 鲁翠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618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