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中数学是一门对高考十分重要的学科,特别是随着新课改要求的变化,高中数学的教学难度和目标也进一步提高。因此教师结合案例教学法教学,可以利用形象的例题转化抽象的数学理论,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高中数学  案例教学法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8.111
   高中数学因为承担着与大学数学接轨的责任,所以无论是在难度还是深度方面对学生都具有巨大的挑战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因为数学学科的知识点繁杂,抽象程度高而出现厌学情绪,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链崩溃。因此,教师要在讲解中科学地运用案例教学法,借助具体的、形象的数学案例克服理论讲解的枯燥与抽象,吸引学生爱上数学并主动学习数学。至于具体的案例教学法运用思路可以参考本文下列观点。
   一、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取得的效果
   1.转化教学的抽象性。教学案例是将抽象的数学理论与具体的数学背景结合在一起的最直接方式。教学案例中,学生看到的不是裸露的数学公式,而是具有一定逻辑性、形象性的数学探索过程。这样一来,教师讲解的枯燥感就能够得到较好的缓解。同时,案例教学法还能够帮助逻辑思维能力有缺陷,或者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较好地理解和记住知识点,从而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情绪。
   2.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有主要的话语权,学生很难获得课堂的归属感。而且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还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疲倦感,造成学生的反感心理。而随着案例教学法的引入,教师需要创设必要的教学情境,安排合理的课堂活动,从而使得学生获得了与教师一样平等思考、探讨、解题的权利,学生能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的环节中。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能够得到有效的调动,从而形成趣味的、活跃的课堂氛围。
   二、运用案例教学法的一般过程
   1.优化案例的选择过程。(1)案例選择典型化。数学案例并非越多越好,案例的选择一旦过多,就会造成教师讲解混乱,学生陷入“题海战术”的困境。教师选择教学案例时应当坚持“越精越好”的观点,不盲目追求数量,而是充分考虑案例是否具有普遍参考价值,是否具有长久的经典意义。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利用最少量的案例,教给学生最全面的解题思路,从而保证教学的高效有序,学生的学习节奏清晰明了。(2)案例选择多样化。首先,教师要拓宽案例的来源途径。教师既要从已有的参考资料、自己的教学设计、他人的教学经验中形成案例教学的策略,还要积极参考和总结学生的考试、作业情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赋予教学人文性。其次,教师要形成一定的案例分层特色。教师不能将案例的难度、风格、考察范围限制在一个水平上,相反的,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丰富案例的类型,例如形成基础案例、中等案例、提高案例的差别,实现学生的层次发展。
   2.优化案例的讨论过程。在对案例进行讨论之前,教师应当将必要的案例资料和信息告知学生,让学生提前进行查询和讨论,形成学生一定的数学探索兴趣,打好必要的课堂教学基础。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基本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提前熟悉案例讨论的方式,从而保证课堂教学效率。在正式的案例讨论环节中,教师要注意教法运用的多样化,例如加入合作学习法、自主学习法等,完善案例教学法的不足。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讨论结果进行分享和展示,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提出相应的问题,考察学生的学习思路是否完整全面。
   3.优化案例的总结过程。案例总结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参与。学生总结案例的要求更高,因为学生参与了案例讨论的整个过程,所以学生在总结案例时要思考数学案例的整体发展过程,并对自己的解答思路做出合理的判断与归纳,以这种方式推动自身数学能力提升。教师参与案例的总结则需要将学生的学习状态、素质和案例教学的实际效果结合起来考察,在归纳总结的过程中找出最合理的案例教学法运用方式,真正做到人性化的教法运用。
   三、案例教学法运用的基本要求
   1.注重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数学案例一般是具有一定具体背景性和形象趣味性的数学题目,这就意味着教师运用数学案例不能全凭自己的喜好,而是要在特定的教学背景下运用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因此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必须要构建合适的教学情境,克服教法运用的突兀感和僵硬感。首先,教师要从案例引入的铺垫工作开始做起,将案例的引入变得灵活自然,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一般教师在引入案例之前,需要给学生讲解和分析相关的数学公式、思路、想法等,帮助学生打好解题的基础。另外,教学案例的运用必须在趣味化的、形象化的教学环境中才能产生较好的作用,所以教师要注意提升教学的趣味感。
   2.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拓展。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高中数学难度大,题目多,范围广,一旦教师忽略对案例中解题思路进行归纳,就很容易将案例教学变为题海战术。一个数学案例的运用不仅仅是为了得出一个答案,而是要让学生在这一个案例中找到一种解题的模式或者形成一类数学模型。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发挥数学案例“少量高效”的教学作用,做到既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节约课堂讲解时间,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同时,从高中生的数学能力培养目标来看,教师还要改变学生的顺向思维习惯,结合教学案例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深入的探究,在思考探索中发现数学的无穷魅力。
   3.注重与抽象理论的结合。一个数学案例是一个具体的、形象的例子,一旦其中的数据或者信息发生变化,这个案例的解题思路也会有所不同。所以案例教学法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抽象的、概念化的、公式化的数学知识点中,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学生系统的学习体系。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既要做到案例来源于理论,又要坚持理论产生自案例的观点,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才能始终在既定的范围内产生变化,并且形成特定的模式与体系,从而克服传统教学中学生理解案例的混乱感。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使得学生的学习思路和学习状态有了很大的改变,最为明显的变化是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并且形成清晰的、逻辑的解题思路。运用数学案例的教学将数学的知识从教师的头脑中转移到案例中,最后再经过教师的分析和学生的理解成为学生的知识。这是一种新的知识转移过程,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激发,教师的教学压力也能够得到一定的缓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783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