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商科高职现代学徒制工学交替研究与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工学交替是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重要方法和途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是基于校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交替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重要特征。本文分析了工学交替的形式,商科高职现代学徒制工学交替的特点,并分析了商科高职现代学徒制工学交替形式选择的依据及工学交替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商科;高职;现代学徒制;工学交替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2-0261-03
   一、引言
  现代学徒制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是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重要手段。校企联合培养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本质特征之一,工学交替是校企联合培养的重要教学组织形式。在培养的过程中,学生(徒)学习场所需要在学校和企业间往复转移,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优质教学资源,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高职商科类型专业在进行现代学徒制工学交替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商科类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商业企业经营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学交替形式,才能扎实推进工学交替,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二、工学交替的形式
  工学交替教学模式需要将教学场所在学校和企业之间进行往复变换,通过教学场所和教学内容的变化,将学校教学和企业教学有机融合,将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有机融合,将知识传授和素质能力的培养有机融合,将学生学习和学徒培训有机融合,充分发挥校企的各自优势,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工学交替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日释制。这是一种工学交替相对频繁的形式,在这种形式下,学生(徒)每周的时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学校学习,另一部分在企业实践操作,每周均在学校和企业间交替学习。这种工学交替形式可以将学校教学和企业教学有机融合,将学校传授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通过企业的实践活动进行验证和强化,提高学生的接受水平和实践能力。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工学交替形式,但这种高频次的工学交替形式要求学校和企业距离不能太远,企业在不影响正常的生产运营活动的情况下能够安排学生(徒)进行工学交替,学校和企业在教学内容上必须做到无缝对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这种模式比较适合企业办学或合作企业离学校较近的情况下实施。
  2.期释制。这种工学交替形势和日释制相比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只不过交替没有日释制那么频繁,日释制是每周都进行交替,而期释制相对时间较长,一般几周进行交替一次,交替的频次大大降低。这一方面可以使学校和企业有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完成一项专题教学活动,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因频繁交替给学校教学和企业生产带来的不便和负面影响,也可以减少工学交替的交通成本和相关管理成本,但学校和企业教学的融合性因交替频次的减少而降低。
  3.“旺工淡学”式。在这种工学交替的形式下,学生交替是根据企业经营特点安排的,这种模式下的合作企业的经营可以分为旺季和淡季,如旅游类企业和一些销售物流类企业。在旺季的情况下,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实习和训练岗位,学生在企业实习,一方面能够有机会进行实际业务操作,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合作企业在旺季的用工压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企业淡季时候安排学生在校学习,因为是企业淡季,企业也可以安排一些优秀教师参与教学。这种工学交替模式因为兼顾了学校、企业和学生不同主体的利益,是一项多赢的教学组织模式,在一些合適的商科类专业可以进行推广操作。
  4.“渐进融入”式。“渐进融入”式工学交替形式是指企业承担的人才培养任务随着学生学习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增加,企业逐渐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中,从人才培养的辅助角色变成主要角色,在学生(徒)入学的前几个学期,学生(徒)以在学校学习为主,企业承担少量的教学任务,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习内容从基础理论课程为主转为专业实践课程为主,企业承担的人才培养任务逐渐增加,学习的场所也从以学校为主转为以企业为主,这种工学交替形式结合课程性质安排合适的教学场所,适合在企业学习时要求有较高前期学习铺垫的专业和由于企业生产运营特点或校企距离较远不适合进行频繁交替的情况。
  三、商科高职现代学徒制工学交替形式的选择
  (一)商科高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相关特点
  1.合作企业的同一岗位学生(徒)需求量较小。对于工科专业,企业生产性岗位一般用工量比较大,开展现代学徒制学生(徒)培养人数可以相对较多,企业的生产场所可以为学生(徒)提供较多的实训岗位。而对于商科专业,因企业的相关岗位的人员需求量较小,如营销、财会、电商等专业人才,一般企业短期内需要的人数较少,即使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企业一般招收的学生(徒)人数相对较少,企业在不影响正常经营活动的情况下为学生(徒)提供的实训岗位也较少。
  2.合作企业的实训地点相对比较分散。对于工科专业,企业的生产线一般相对集中,学生(徒)实训也比较集中,这给工学交替的开展带来了便利,因为可以做到集中安排、集中接送、集中实训、集中住宿、集中管理、集中考核等。而对商科类专业而言,因一个岗位无法容纳太多的学生实训,就会导致实训岗位的分散,甚至实训地点的分散。如连锁类专业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其实训岗位可能遍布企业各地的经营场所,这就给学生(徒)的工学交替开展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因为无法在同一地点安排工学交替,地点的分散性使得实训安排、实训考核、实训管理具有分散性,增加了因工学交替而产生的交通成本、管理成本等。
  3.部分行业的经营有明显的季节性。对于工业企业,除非受订单明显影响以外,一般没有明显的生产旺季和淡季,这就给工学交替安排带来了便利,因为在安排工学交替时不需要考虑企业的生产是否繁忙,而对于许多商业企业,其生产经营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有明显的旺季和淡季区分,在旺季时,企业生产经营业务量大,从业人员需求量大,愿意而且能够能为学生(徒)提供的实训岗位也较多,学生(徒)实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的用工紧张,学生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岗操作,能够有更多的收获。在淡季时,企业生产经营业务量较旺季萎缩,从业人员需求少,企业能够为学生(徒)提供的实训岗位较少,学生进行实岗操作的机会也较少。   4.商科学生的相关素质能力培养需要相对较长的过程。对于工科专业学生,其技能的培养可以通过短期的反复强化训练得到掌握,长期的分散训练反而影响其技能的掌握和熟练程度。对于商科类专业的学生,除了培养一些特定的技能之外(如收银、点钞等),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综合素质能力(如市场调研、营销策划、门店管理、财务分析等),这些素质能力的培养均需要在企业相关岗位上通过相对较长的时间实训才能够获取,频繁的工学交替反而不利于学生这方面素质能力的培养。
  (二)商科高职现代学徒制工学交替形式选择原则
  1.符合专业人才培养规律。商科高职类不同专业人才培养方法不尽相同,但在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方面均遵循从以理论知识教育为主到以技能培养为主,从以单项技能培养为主到以综合技能培养为主。在进行工学交替时,在以理论知识教育为主阶段应该发挥学校教师理论功底扎实、理论教学体系完善的优势,以学校学习为主,企业实习为辅。在以技能培养为主的阶段,应充分发挥企业岗位式学习的优势和企业师傅的技能优势,以企业学习为主,学校学习为辅。这种做法符合大部分商科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规律。
  2.兼顾企业经营管理特点。企业是现代学徒制重要的参与方,是人才培养的共同承担者,也是培养人才的接收者。在进行工学交替时,在不违反专业人才培养规律的情况下要兼顾合作企业经营管理特点,能够使企业更加方便的安排企业教学。对于有明显淡旺季的企业,应当尽量安排在旺季开展工学交替,以方便企业提供更多的实训岗位,也为企業解决在旺季的人力缺口提供一定的支持,必要时可以开展弹性学期安排。对于有些企业因自身经营特点无法集中统一实训、安排的实训场地相对分散的情况,应相对减少交替频次,减少因工学交替而产生的额外费用和工作量。
  (三)适合商科高职现代学徒制工学交替的形式
  从商科高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特点和企业经营特点来看,以下两种工学交替形式更符合相关当事方的利益,更具有实际操作性。
  1.“旺工淡学”式工学交替模式。许多商业行业企业都具有明显的淡旺季,工学交替模式能够在不影响正常的人才培养的前提下充分兼顾合作企业的利益,通过弹性学期等安排也较容易实施,因旺季企业能够提供的实习岗位较多,也保证了现代学徒制学生(徒)的规模。这种工学交替形式在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专业都有着比较多的实践和比较好的效果。
  2.“渐进融入”式工学交替模式。这种工学交替形式因交替次数相对较少,可以减少交替带来的相关管理成本,因在后面几个学期主要在企业进行学习,企业可以安排时间相对较长的系统性培训,企业在承担相应的教学培训的同时还可以对学生(徒)进行综合、全面地考察,以判断学生(徒)是否有能力胜任工作岗位,是否符合企业的用人标准。学生(徒)因在企业有相对比较长的学习经历,对企业也有更加深入、细致的了解,可以使双方在实习结束后最终选择时信息更加全面,选择更加理性。市场营销、连锁经营管理等营销管理类专业较适合这种模式。以我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开展为例,一般校企合作组班开班在学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第一学期一般安排1周左右的时间给企业授课,企业主要讲授安排产品知识、企业文化、学生(徒)就业岗位介绍及职业生涯规划、参观企业等内容;第二、三学期一般安排2—3周给合作企业,由合作企业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安排相关前置课程的教学和实训;第四学期起,在企业授课的比例明显有了增加,第四学期一般安排一半以上的时间由企业根据课程需要安排轮岗学习;第五学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半顶岗综合实训;第六学期则全学期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这种形式是典型的“渐进融入”式工学交替。
  对于日释制和期释制,如果合作企业和学校距离较近,交替成本较低,也可以采用这两种工学交替形式。
  四、商科高职现代学徒制工学交替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工学交替的形式和交替内容
  现代学徒制的本质特征是校企共同育人,企业应承担在人才培养中育人主体的责任,所以工学交替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重要特色和必要环节,如何进行工学交替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因为其涉及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中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在项目开始就必须明确。工学交替的形式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企业的经营管理特点共同决定,每个学期工学交替的次数,在企业学习的课程和内容必须由双方协商探讨和研究决定,并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明确,合作企业应充分发挥其优质教学资源,做好学生(徒)在企业学习的场地、岗位、师资等准备工作,确保学生(徒)在企业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工学交替相关费用的承担
  工学交替在企业教学部分会产生很多费用,如学生(徒)因工学交替产生交通费用、学生(徒)住宿餐饮费用、企业指导师傅的授课带徒费用、学徒工资、部分专业还可能存在实训耗材费用。这些费用都是在工学交替过程中会发生的,有的费用数目还非常可观,因此必须对工学交替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费用进行充分考虑,合理预算,并明确费用的承担方,在学校和企业签署的校企联合培养协议和企业与学生(徒)签署的学徒培训协议中明确规定具体的承担者和承担方式,必要时还要约定承担金额,这样才能确保工学交替的顺利开展。
  (三)工学交替学生的管理
  在工学交替过程中,学生会接触生产实践和具体的实际业务,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准职业人,但同时又具有学生(徒)身份,所以在管理时必须考虑其双重身份。既要按学生的身份进行管理,又必须要求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在企业学习期间,应明确企业对学生(徒)管理的主体责任,应充分发挥企业班主任和指导师傅的主导责任,企业班主任应全面负责学生(徒)在企业学习期间的学生管理责任,企业指导师傅应当承担学生(徒)在企业岗位开展相关学习活动时的管理工作,确保学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学校也可以安排校聘班主任到企业协助做好工学交替学生(徒)的管理工作。
  (四)工学交替教学考核与评价
  工学交替过程中学生(徒)的学习质量和效果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为了确保工学交替企业教学的教学质量,必须对企业教学开展严格规范的考核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主体等,规范企业教学行为,确保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应当在相关课程的课程标准中列明,企业任课教师或指导师傅都必须清楚,必须按照课程标准规范教学行为,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教学过程的有效性。评价的主体根据课程的性质可以由第三方评价,也可以由校企双方组成评价小组进行评价,确保评价程序和评价结果客观、公正,能够真实反映学生(徒)的学习情况。
  五、结语
  工学交替是商科高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组织模式,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重要特点,也是现代学徒制人才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必须对工学交替予以高度重视。高职商科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有区别于其他行业现代学徒制的显著特征,在进行工学交替方式选择时必须考虑专业特点和企业的具体经营状况,寻找最为合适的工学交替形式。为了确保工学交替的顺利开展,学校和企业应尽可能地细化校企联合培养协议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得工学交替顺利开展,并能够确保工学交替的教学质量,从而保证现代学徒制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法坤,谢庭胜.现代学徒制模式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构建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47):254-256.
  [2]欧阳莉,何泉.“旺工淡学”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关键及其路径[J].广东蚕业,2017,(1):51-5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258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