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的具体方法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越来越受关注。传统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理论知识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知识,但这种教育模式不适合长期教学,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甚至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这种情况下,体态律动教学方式应运而生。体态律动是小学音乐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教学办法,是将律动与音乐结合起来实施授课,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能够跟着摆动,进而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合理使用这种方法有助于建立灵活课堂,打破固有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关键词]音乐教学;体态律动;方法分析
  小学生具有生性活泼的特点,普通的传统教学方式很难引起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体态律动是将音乐和人体动作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种音乐教学的新方式,能够让学生通过身体的规律运动体会到音乐中的节拍,进而实现辅助教学的目的。这种教学方式迎合小学生天生好动活泼的特点,能有效提高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在协调性、听觉能力等各方面得到有效提高。
  一、體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优势
  小学音乐教学的顺利开展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助于强化学生整体的综合素质,对学生日后的综合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体态律动进行音乐的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给学生的音乐课堂带来了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动力。在提倡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正确地认识体态律动进行音乐教学的真正意义。小学生因为年龄因素,对外界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心,对知识有强烈的渴求。这个年龄段的小学生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去学习,对理性层面的知识不能像成年人一样去学习,对抽象知识没有良好的学习方式。在小学音乐教学模式中,普通教学模式内容枯燥,学生很难保持对音乐学习的好奇心,注意力容易被课堂中各种事物吸引。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模式,能够结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运用肢体语言对相应的音乐规律和知识进行有效教学,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升小学生的音乐学习效率。
  小学生年龄小,身心都未发育完全,心理和思维都不成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很有限,没有良好的学习方式,对音乐教学中抽象的音乐知识很难产生基本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而言没有学习吸引力,很难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效果。体态律动教学模式能够使比较抽象化的音乐知识具体化、生动化,便于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身体的肢体动作,设计出能够代表音乐知识的七个音调,使学生在听到特定音乐音调时能够做出相应的肢体动作。在这样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生能够以游戏的方式获得学习音乐的良好效果,降低音乐学习的难度,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升,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记忆和对音乐知识的理解。
  二、体态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体态律动体现音乐中乐曲的音调
  音乐的抽象性在于音乐知识是虚无的,没有具体的理解方式,音乐的变化在于节奏的多变。音乐的产生实质上就是音调节奏的变化,同一个音符在音调上存在差异,表现出来的乐曲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学习音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体态律动的方式进行音调教学。如在教一首节拍为4/4的曲子中,在表现弱拍时可以拍一次手,在表现强拍时可以拍两次手,这些肢体语言能够生动形象地表现音乐的音调高低,让学生对学习音乐有一个直观的印象,通过体态律动让学生对音乐中的曲调有更好的记忆和理解。同时,每种音调的强弱差异也有较大的不同,在体态律动中抓住这些特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
  2.体态律动表现音乐中乐曲的节奏
  音乐的具体存在是通过节奏体现出来的,在真正的乐曲中,作曲家能够通过轻重缓急、快慢不一的节奏来体现出忧伤或者愉悦的心情,能够让人身临其境,进入作曲家所表达的情感世界。因此,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要能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的节奏,感受到音乐强大的魅力。普通的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体会到音乐的节奏特点,但是体态律动能够很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很多教师在教学音乐的过程中运用体态律动,如在《瑶族舞曲》这个乐曲中,教师随着音乐的节奏进行走动,音乐舞蹈不分家,像在跳舞一样,让学生能够体会到乐曲中的从容流畅。在欣赏《伏尔加纤夫曲》时,教师通过体态律动的表现,更能让学生体会到纤夫那种沉重的感觉,让学生体会到乐曲中丰富的感情,真正体会到音乐的魅力。教师在亲身进行体态律动教学中,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来表现音乐的节奏快慢,带动学生的音乐学习激情。
  3.体态律动体现对音乐魅力的欣赏
  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肢体的具体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引领学生进入音乐世界,让学生领悟到音乐中蕴含的真挚情感。如果仅仅向学生讲解音乐,学生往往会局限于一点,影响对曲子的理解力。对此,教师可以通过肢体动作表达对音乐内涵的理解,如在运用体态律动表现音乐中的高音时,教师可以提高身体高度,身体上倾,让学生产生对高音这种音调的记忆;在中音教学中身体保持正常高度,双手放到胸前,让学生对中音有独有的印象;在进行低音教学中,教师放低身体高度,身体向斜下方倾斜,身体随着音乐的音调高低进行肢体的律动,让学生对音乐有直观的欣赏。如在欣赏《梁祝》这首乐曲时,通过乐曲中音调的高低变化,合理地改变音乐的节奏,让学生通过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的律动感,也让他们亲身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三、体态律动在音乐教学运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即便人们无法用语言进行沟通,通过音乐也可以感受到要传递的情感。由于传统音乐教学的方法根深蒂固,很多教师对于体态律动教学认识不清,因此,在运用体态律动进行音乐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几个问题,根据学生的特点组织好教学。
  首先,主次分明。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音乐也不例外。音乐教学中使用体态律动教学要注意“度”,体态律动只是音乐教学中的一种辅助教学方式,在音乐教学中,不能将宝贵的黄金时间全都进行体态律动教学,在教学中要始终把学生当作教学的重点,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音乐的学习中去,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把音乐知识灌输到学生的脑海里,减少学生对枯燥教学模式的抵触感,给学生学习音乐的自由,把握好体态律动教学的“度”,让学生能够轻松愉悦地学到音乐知识。
  其次,注意时间。教师在引入体态律动教学时要注意把握好体态律动教学在实际应用中所需要的时间,对时间的分配要合理。过度使用体态律动教学会导致课堂偏离音乐教学的初衷,忽视了音乐教学的实际过程,导致教学观念固定化、僵硬化,这样会给小学音乐教学带来不良影响。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运用体态律动教学,让小学音乐教学进入新的发展模式,有新的发展。
  最后,体态律动与音乐教学的结合。体态律动不是单一教学的方法,不能光靠“跳”来进行学习,要达到高效教学的目标,必须将律动与音乐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在音乐的选择上要慎重,选取曲调适宜、具备律动感的曲子,并编排出与曲子适宜的体态律动模式,以配合音乐融合为有机的整体。
  在课堂教学中要进行合理地运用体态律动,不仅能够丰富音乐课堂的学习内容,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让音乐课堂充满活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扩展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很好地学习掌握音乐知识,体态律动教学值得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鞠訇.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02).
  [2]邢金苗.体态律动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34).
  [3]王黎,徐晓琳.“律动教学法”在低段歌唱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7,(10).
  [4]缪晓舒.穿越旋律,体验音乐“美的历程”——浅谈奥尔夫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J].学苑教育,2017,(16).
  [5]刘晨曦.律动引领音乐——体态律动在小学低段音乐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新课程(上),2017,(06).
  (责任编辑 史玉英)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466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