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误”是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试误”是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石。“试误”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图、式、文、表等多元表征方式,探索问题和描述结果,更全面地展示优化过程中自主探究的层次性。追问“关键问题”推动学生自主探究纵向深入。每种方案设计向下一种方案过渡,需要教师追问,推动学生在对比中了解每种方案的不足,不断将探究推向最优。
关键词 自主探究;多元表征;追问;优化
中图分类号:N945.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2-0194-02
《打电话》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综合与实践》教学内容,是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沏茶问题”之后,向学生渗透运用统筹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教材的素材是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合唱队在假期接到一个紧急任务,老师要打电话“尽快”通知到15名队员。让学生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并从中寻找最优的方案。这个综合与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画图、列表格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试误”是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石。在探究“怎樣打电话最省时”的过程时,教材明确给了三个层次:一个一个地通知、分组通知、更快的方法。其中“分组通知”有2个层次:平均分组与不平均分组;“最快的方法”有2个层次:直观展示与发现规律。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有意让学生不断经历试误的过程,让每个学生基于自己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得出不同的方案。
方案设计过程做到:(1)多元表征自主探究过程。“试误”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图、式、文、表等多元表征方式,探索问题和描述结果,更全面地展示优化过程中自主探究的层次性。(2)追问“关键问题”推动学生自主探究纵向深入。每种方案设计向下一种方案过渡,需要教师追问,推动学生在对比中了解每种方案的不足,不断将探究推向最优。
第一层次:一个一个地通知
文:通知每人需要1分钟,要通知15个人。
式:15×1=15(分钟)
关键问题:
“老师需要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刚才的方案做到了什么,没做到什么?”
生:做到通知每一个队员了,但没有做到尽快。
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就会找出“误”的原因。考虑不全面,用常规思路“每份数×份数=总数”解决问题,忽视了“尽快”这一关键词。追问方案设计中“没做到什么?”至关重要。
第二层次:分组通知
1.平均分组
受“平均分”的生活经验影响,对于“要通知15人”这条信息的处理,学生很容易想到平均分3组和平均分5组。
(1)平均分3组
文:把15个人,平均分3组,老师给3个组长打;3个组长分别给剩下的4个组员打。
式:15÷3=5(人);(15-3)÷3=4(人);3+4=7(分)
3×1=3(分);4×1=4(分)
(2)平均分5组(略),需7分钟。
关键问题:
“经过平均分3组和平均分5组两种方案,从所用时间上你发现了什么?”
生:不是分组越多,所用时间就越短。
“观察两种分组方案,所用时间长短决定在哪组?为什么?”
生:最后一组决定了所用时间的长短,因为老师给最后一个组长打,最后一个组长给最后一个组员打,才能打完。
“怎样改进能使时间更短呢?”
生:能同时进行的要同时进行。让第一组人多一些,依次少一个人,最后一组人最少。老师和组长同时打。
“这里方法与我们学过的什么问题类似?”
生:烙饼问题,不让锅闲着;在这儿是知道的组长接着给组员打。
“平均分”的观念影响着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两种方案都用时7分钟,比15分缩短了很多。正是从图中,学生能感受到老师和组长同时进行会使时间缩短。打破“平均分”的思维定势恰需要“图”“文”“式”的结合,关键问题也应指向这里,并且点出“烙饼问题”与优化思想。
2.不平均分组:
图示与语言推理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
不平均分3组和不平均分5组方法相同,分别用时6分和5分。老师打给组长,组长打给组员,同步进行。
关键问题:
“对比不平均分3组和不平均分5组两种方案,你从所用时间上又发现了什么?”
生:5分钟方案老师从头到尾没闲着;3分钟方案老师后两分钟闲着;两种方案中都有组员知道信息后闲着的。
“还会有比5分钟用时还短的方案吗?”
不细看,觉得5分钟方案已经很完美了。在图的第一层比较中就会发现,5分钟方案比6分钟方案赢在老师从头到尾没闲着;接着比下去,发现有组员闲着。关键问题指向:所有知道的人都不闲着。
第三层次:最优化方案
“文”在这种精细的图示下会显得特别的苍白无力。“式”也不能很清楚地出来了,这时需要借助“表格”发现规律。
关键问题:
“看右上图,你能从图中发现哪些信息?”
生:第1分钟,通知到1人;第2分钟,再通知2人;第3分钟,再通知4人;第4分钟,再通知8人。
“根据大家的发现,我们将信息整理汇总到表格里,看看会不会有新的发现?”
生:知道通知的总人数总是几分钟,就有几个2连乘,也就是,而新通知的人数就是。
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的支持下,运用“图”、“式”、“文”、“表”充分表达设计的原理,充分展示其思维的有序性。而每种设计方案出来后,教师要善于借助问题追问,促使学生将不同方案进行对比,发现其不足,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也为方案的优化铺平道路。
尽管此环节教学时间大大增加,但方案更多样了,过程展开更充分了,从而让学生充分体会方法多样性与优化思想,并体会运筹思想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在《打电话》教学中,不是单纯追求知识的获得和技能的形成,而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活动的经验,独特的思维方式、思想方法,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积极的情感体验等等。这就是综合与实践教学的最终目标。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研究》(课题编号:JCJYC18040506)研究成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604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