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对大学生学习MOOCs课程的影响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学分制MOOCs以其独特的优势为高校MOOCs发展带来了机遇,也为解决现阶段MOOCs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可能。文章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比学分制MOOCs与非学分制MOOCs的學习现状,发现学分对MOOCs学习的课程特点、学生使用情况、学生使用效果以及课程平台方面均有影响。在此基于研究结果分析原因并从这四个角度提出未来学分制MOOCs发展的一些建议,帮助更多高校学生提高自主在线学习能力,获得丰富知识。
关键词:学分;MOOC;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9)09-0022-05
一、引言
2012年,MOOCs元年开启,MOOCs课程的大规模、在线、开放等特征使其在高等教育教学实践中具有天然优势,并为高等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影响。MOOCs课程不仅能够使知识和技能以更快速、广泛的方式传播,还能在传播过程中进行创新,推动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高等教育改革和全社会文化的发展。[1]
MOOCs发展至今,“高注册率,低完成率”成为各个MOOCs平台的典型特征。现阶段,大多数研究者从学生、教师、MOOCs课程平台以及高校多个角度分析其原因。学习者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不够端正;部分教师不能积极参与在线教学;MOOCs课程平台存在问题;课程质量与认可度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许多MOOCs平台从课程学习成果认证方面着手,进行了尝试与探索。
目前,国内 MOOCs学习成果认证的主流形式可以大致分为学分认证、课程证书认证、微专业认证、微学位认证四类。[2]其中,学分认证以高校为主体,由高校向本校学生推广MOOCs课程并将这些课程纳入通识课程,计入学分。而后三类认证方式则以国内各大MOOCs平台为主体,由学习者提出认证申请,平台进行审核与认定。基于MOOCs的学位和学分认证方式差异会直接影响MOOCs学习的获得感、成就感,[3]从而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评价、学习效果等方面产生一定程度的间接影响。
MOOCs是新时代教育信息化的产物,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学分制MOOCs是高等教育学分制管理的产物,是未来高校MOOCs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解决 MOOCs课程学分认证问题也是高校运用 MOOCs 教学模式的必要前提。[4]因此,对比以各个高校为主体进行推广的学分制MOOCs与主流平台推广的非学分制MOOCs之间的差异,研究学分对大学生学习MOOCs课程的影响,从而推动高校学分制MOOCs建设,对未来高校MOOCs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二、研究设计
为了解学分对大学生学习MOOCs课程的影响,针对苏州大学学生中学习学分制MOOCs和非学分制MOOCs的群体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两份问卷结构相同,每份问卷共25题,分为5个维度,包括基本情况、课程特点、学生使用情况、学生使用效果以及MOOCs课程平台。其中基本状况共3题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其余22题均采用Likert5点量表形式。学分制问卷共发放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86份;非学分制问卷共发放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79份。应用SPSS分析,问卷通过内部一致性检验,两份问卷α 信度为分别为0.932、0.892,超过0.7,说明问卷具有可信度。通过因子分析方法检验问卷的有效性,检验结果 KMO 的值分别为0.911、0.856,超过 0.7,问卷的效度良好。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1.描述性统计分析
(1)被调查者情况分析
被调查者情况分析,如表1、2所示。
参与非学分制MOOCs调查的学生中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共占95.6%,其中大三学生占47.5%。并且在参与非学分制MOOCs调查的学生中,有83.2%的学生学习过1~2门学分制课程。其中理学、文学以及教育学类课程选择的人数较多,分别为19.3%、14.6%、14.2%。
参与学分制MOOCs调查的学生中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共占97.2%,其中大二学生占39.2%。并且在参与学分制MOOCs调查的学生中,有62.4%的学生学习过1~2门学分制课程。其中文学、医学以及理学类课程选择的人数较多,分别为19.2%、19.2%、15.6%。
(2)非学分制/学分制MOOCs课程特点分析
非学分制MOOCs的课程特点总体与题项相符,总体均值为3.42。其中,结合直播进行授课的分值最低为2.97,说明只有不到半数的非学分制MOOCs会采用视频结合直播的方式进行教学。配套资料次之,为3.26,说明多数非学分制MOOCs会提供与视频配套的课程资料。以课后作业的方式进行过程化考核,以提交作品或限时测试的方式进行结课考核,课程质量满意度的均值均为3.6左右,说明大多数非学分制MOOCs采用过程化考核加上结课考核的方式来考核学生,且课程质量较好。
学分制MOOCs的课程特点总体与题项相符,总体均值为4.10。从各题项均值来看,配套资料均值最低为3.42,说明超过半数的学分制MOOCs中会提供相应的课程资料。课程结合面授进行授课、过程化考核、结课考核,课程满意度的均值都在4以上,过程化考核和结课考核的均值高达4.36,说明几乎所有的学分制MOOCs都采用视频结合面授的方式进行教学且采用过程化考核加上结课考核的方式进行考核,且课程质量优秀。
二者对比,学分制MOOCs的课程特点相较于非学分制MOOCs与题项更加相符。两种形式的MOOCs考核方式基本一致。但学分制MOOCs课程结合面授的授课特点更为显著,且其课程质量更好。
(3)非学分制/学分制MOOCs学生使用情况分析
学生使用情况方面如表4所示。 非学分制MOOCs学生使用情况总体较好,总体均值为3.02。学习动机方面,获得证书的均值最低为2.50,被名校名师吸引次之,值为2.98,说明多于半数的学生学习非学分制MOOCs的动机并不是想要获得证书或者是被名校名师吸引。充实课余时间均值为3.09,丰富知识、兴趣的均值都达到3.5以上,说明大部分学生选择非学分制MOOCs的动机都属于内部动机。学习方式方面,有计划地学习和碎片化学习的均值分别为2.79、3.22,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非学分MOOCs学习的学生要多于安排专门时间进行学习的学生。学习参与度方面,积极讨论与学习频率高均值较低,为2.6左右,专注学习与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均值较高,均超过3,说明参与非学分制MOOCs平台讨论的学生并不多,且学生学习的频率也不高。超过半数的学生在学习非学分制MOOCs时专注度较高并且能及时完成学习任务。
学分制MOOCs学生使用情况总体较好,总体均值为3.44。五个不同动机的均值都达到3以上,说明大部分学生选择学分制MOOCs的动机既包含内部动机也包含外部动机。学习方式方面,计划学习和碎片化学习的均值分别为3.13、3.65,说明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分制MOOCs学习的学生要多于安排专门时间进行学习的学生。学习参与度方面,积极参与平台讨论均值同样最低为2.83,只有少数学生积极参与平台讨论。专注学习和学习频率很高的均值均在3.2左右,说明多于半数的学生能够长时间专注于学分制MOOCs的学习,学习频率较高。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均值高达3.88,说明绝大多数学生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二者对比,学分制MOOCs有效地从各个方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尤其是获得学分和被名校名师吸引方面,与此同时,学分制MOOCs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学习方式,安排专门时间,有计划地进行学习与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的学生都比非学分制MOOCs多。由此可见,学分制MOOCs有效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参与度。
(4)非学分制/学分制MOOCs学生使用效果分析
学生使用效果方面如表5所示。
非学分制MOOCs学生使用效果总体较好,总体均值为3.66。从各题项均值来看,知识增长、自学能力提高和个人兴趣爱好的发展均值都达到3.6以上,说明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学习非学分制MOOCs的效果良好。
学分制MOOCs学生使用效果总体较好,总体均值高达4.11。从各题项均值来看,知识增长、自学能力提高和个人兴趣爱好的发展均值都达到4以上,说明几乎所有学生都认为自己学习学分制MOOCs的效果良好。
二者对比,学分制MOOCs各方面的使用效果均比非学分制MOOCs要好。
(5)非学分制/学分制MOOCs课程平台分析
非学分制MOOCs课程平台总体满意度较高,总体均值为3.57。从各题项均值来看,平台界面友好、平台稳定和平台提供的功能模块能满足需要均值都达到3.5以上,说明大多数学生对非学分制MOOCs平台比较满意。
学生对学分制MOOCs课程平台总体满意度同样较高,总体均值为3.86。从各题项均值来看,平台界面友好、平台稳定和平台提供的功能模块能满足需要均值都达到3.7以上,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对学分制MOOCs平台比较满意。
但二者对比,学生对学分制MOOCs课程平台满意度更高。
2.均值差异检验
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每个题项学分制MOOCs与非学分制MOOCs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共22题,14题存在显著差异,8题不存在差异。
(1)非学分制/学分制MOOCs课程特点差异分析
课程资料与考核方式方面无差异。在授课方式和课程质量满意度方面有显著差异,表明学分对MOOCs课程的授课方式和课程质量满意度方面存在影响。
(2)非学分制/学分制MOOCs学生使用情况差异分析
在学习动机方面,学分制MOOCs和非学分制MOOCs在兴趣、充实课余时间及被名校名师吸引方面无差异,在获得学分/证书、丰富知识方面有显著差异。在学习方式方面,学分制MOOCs和非学分制MOOCs在安排专门时间、有计划地进行学习方面无差异,在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方面有显著差异。在学习参与度方面,学分制MOOCs和非学分制MOOCs在长时间专注学习方面无差异,在学习频率很高、积极参与讨论及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方面有显著差異。由此表明学分对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方式及学习参与度方面均有部分影响。
(3)非学分制/学分制MOOCs学生使用效果差异分析
学分制MOOCs与非学分制MOOCs在知识增长和能力提升方面显著差异,表明学分对学生学习MOOCs的学习效果,包括知识增长和能力提升方面有影响。
课程平台方面,3题均显著差异,如表12所示。
学分制MOOCs与非学分制MOOCs在平台界面、平台稳定性和平台功能方面显著差异,表明学分影响学生对课程平台的满意度,包括平台界面、平台稳定性和平台功能这几个方面。
四、结论与启示
本研究将学分制MOOCs和非学分制MOOCs的学习现状进行了对比,探讨学分对大学生学习MOOCs课程的影响,统计结果显示了一些有意义的发现。从研究结果总体来看,现阶段高校学分制MOOCs学习现状比非学分制MOOCs更加良好,学分对大学生学习MOOCs课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从课程特点看,学分对MOOCs课程的授课方式和课程质量满意度方面有影响。学生对学分制MOOCs课程质量的满意度更高,并且对课程特点尤其是视频结合面授的授课方式认可度更高。学分制MOOCs相较于非学分制MOOCs来说,最大优势在于真正做到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共建课堂教学与 MOOCs 教学双向教学模式,[5] 将MOOCs的优势与课堂教学的优势有机结合。要想实现线上线下相融合,充分发挥教师在学分制MOOCs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到信息时代教学的创新与发展。一方面,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合理利用信息资源,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方式,真正实现视频加面授两种教学方式的有效整合;另一方面,教师必须高度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以及生生互动,充分发挥论坛作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学生对学分制MOOCS课程质量的满意度比非学分制MOOCs要高。这一结果与学分制MOOCs线上线下结合的授课方式和助教全程指导的学习方式不无关系。 从学生使用情况看,学分对学生学习MOOCs获得学分/证书、丰富知识的学习动机,碎片化学习的学习方式以及包括学习频率、积极参与平台的讨论、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参与度方面有影响。学分制MOOCs有效地从各个方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尤其是获得学分和被名校名师吸引方面。与此同时,学分制MOOCs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方式、安排专门时间,学生有计划地进行学习与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的学生都比非学分制MOOCs多。学分制MOOCs提高了学习参与度,尤其在学习频率和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方面。将MOOCs与学分挂钩本就是为了解决MOOCs现阶段“高注册率,低完成率”的问题。学分制MOOCs同样以MOOCs为核心,但是学分制MOOCs在顾及兴趣及知识提升的前提下,又能够获得学分,无疑为学生的坚持学习提供了双重保障。故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学生学习学分制MOOCs想要获得学分的动机更强。作为学校计入学分的通识课程,学生的学习态度会更为端正,丰富知识的动机更强,并且学习参与度也比非学分制MOOCs更高。在未来的学习中提升自我效能、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参与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給予学生及时有效的反馈,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肯定,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
从学生使用效果看,学分对学生学习MOOCs的学习效果,包括知识增长和能力提升方面有影响。学分制MOOCs的学生使用效果比非学分制MOOCs要好。学分制MOOCs是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的典型应用。通过限制MOOCs的入读条件和入读人数,有助于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解决学习者参与互动机会受限这一问题,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同时每门课程配有一名助教老师,及时解决课程平台等技术层面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SPOC保证了课程的小规模和限制性,这就要求高校在开设学分制MOOCs课程时合理安排学生人数。
从课程平台看,学分影响学生对课程平台的满意度,包括平台界面、平台稳定性和平台功能方面。学生对学分制MOOCs课程平台的满意度比非学分制MOOCs课程平台要高。现阶段,苏州大学“在线大学MOOCs”平台主要采用集成方式,即本校课程通过智慧树平台进行学习,其余高校课程则通过其余高校MOOCs课程平台进行学习。学分制MOOCs在进行学习时每门课程都配有相应助教老师专门收集平台问题并及时与技术人员进行沟通,所以学生对平台的满意度会更高。MOOCs课程平台的建设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体验,高校对自身课程平台的建设不仅要结合国内外优秀的课程平台,还应提取本校特色,这对本校信息化教育的长远发展产生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龚玉霞,赛尔沃,滕秀仪.MOOC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5):61-65.
[2]张涵,秦进.MOOC学习成果认证探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8(6):47-49.
[3]康红宴,丁丁.“互联网+教育”时代下的MOOC应用现状及创新发展研究[J].高教刊,2018(16):21-23.
[4]朱兆珍.高校MOOC教学模式优化路径探索[J].教育观察(上半月), 2017(15).
[5]杨瑞华,傅佳佳,王清清,刘新金,苏旭中,谢春萍.“纺纱工程”课堂教学与MOOC教学双向模式探讨[J].纺织服装教育,2018(6):474-476.
(编辑:王天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709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