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服饰文化对提升高职学生崇善尚美意识的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当前高职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心态比较功利,教材选用的教学方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文章以“中国服饰文化”教学为例,试图通过挖掘中国服饰文化的色彩美、风俗美和搭配美等崇善尚美因素,培养学生的崇善尚美意识,帮助学生提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获得崇善尚美的愉悦感和体验感,从而提升学生发现真、善、美的能力。
  关键词:中国服饰文化;崇善尚美意识;启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9-0260-02
  服饰是人类区别于动物而特有的劳动成果,它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衣食住行”中“衣”放在了首位。中国是有着深厚传统文化的泱泱大国,但在高职学生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盲目崇尚西方文化的现象,穿着打扮、行为举止上更有个别狂热的追风现象;西方一些有目的的文化意识渗透会赢得个别学生的迎合。积极推广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中的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是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的工作。目前高职学生生源结构比较复杂,学习习惯比较散漫,学习传统文化的心态比较功利,平时既缺乏接受审美教育的机会又缺乏对知识的广泛涉猎,再加上传统文化教材的选用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无形中给高职学校传统文化教学带来了重重困难。中国服饰文化教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课教学的一部分,应该挖掘中国服饰文化的色彩美、风俗美和搭配美等崇善尚美因素,对学生进行崇善尚美教育,培养崇善尚美意识,帮助学生提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获得崇善尚美的愉悦感和体验感,从而提升学生发现真、善、美的能力。
  一、中国服饰文化的崇善尚美内涵
  中国服饰作为附着于物质载体之上的主体美的物化形态,有着丰富的崇善尚美底蕴。“崇善尚美”是中国服饰文化的内涵,主要包括美的色彩、风俗、搭配、对比等。中国服饰崇善尚美内涵既强调表情达意又主张审美愉悦,包含以下几点:(1)“游于艺”。2000多年前,孔子在《论语·述而》篇中提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揭示了教育和学习过程中道、德、仁、艺的不同作用,强调治理国家结合礼乐必不可少。艺作为追求仁德过程中的活动方式,古代中国,人们已经感觉到“游于艺”的必要,他们的审美观,要比我们数字化时代的人更敏锐,更强烈。在人类社会前进过程中,服装对于人类已不只是遮寒避羞,还能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认知,如少数民族猎手用猎物的牙齿、羽毛装饰在自己衣物上,以显示其勇敢顽强,等等。(2)“动于情”。中国服饰作为物质文明的载体,更有精神文明的融入,有着意象统一、情理交融的美,可谓润物无声、情景交融。崇善尚美意识的培养要想取得成效,必须在“看、听、思、悟”的情理交融过程中“动”起来。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受到真、善、美,不断增强崇善尚美意识的体验度、生动性。中国服饰可以表现一个时代的文明精神和民族文化特色,更可以呈现出不同时代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教师要创新中国服饰文化的教学形式,精心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循循善诱地帮助学生感受和体验真、善、美,帮助学生认识和接受中国特色的崇善尚美标准。
  二、中国服饰文化中的崇善尚美因素
  中国服饰文化中存在着大量崇善尚美的因素。中国服饰款式多样、风采独特、工艺精湛,史料蕴含丰富,视觉形象生动,讲究文化包容、趣味觀赏,强调思想性、艺术性和知识性。可以说从服饰诞生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崇善尚美的意识表达在服饰中,它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记录了不同阶层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
  从文化思想性而言,服饰包含着深邃的思想内容。中国服饰始终保持着以善为本与审美表现的设计思想。如古代帝王衣服上的十二章纹就包括: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等,每一章纹饰都有其思想内涵。从艺术性而言,中国服饰文化整体特点是工艺精巧,看重细节装饰,不同民族服饰的各美其美,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生存环境、风俗习惯、审美情趣无一例外不从其服饰中体现出来。从民俗性而言,中国服饰绚丽多彩,精美绝伦,各具特色。中国民间服饰乡土气息浓郁,深深植根于民俗活动中,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流传至今的如红绒头花就是农历新年的服饰,还有情人互赠的服饰信物,手工制作的兔帽、虎鞋、屁股帘儿;用天然植物编织的箬笠、蓑衣等。从包容性而言,中国服饰文化是各民族相互渗透及影响生成的。人类社会经过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到文明时代,悠悠几十万年,特别是近代以来,大量引进吸收了世界各民族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
  三、中国服饰文化对提升高职学生崇善尚美意识的启示
  1.中国服饰作为中国文化表现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工作者应清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作为教师,自己要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从思想到行动上树立真正的文化自信。中国作为文明古国,有为世人瞩目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中国服饰文化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要做深刻的思考:如何使符合新世纪要求的中国服饰文化遗产在新时代发扬光大;应该通过怎样的方式方法让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更联系学生的实际,取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2.发掘中国服饰文化崇善尚美的因素,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氛围。人类文明留下的中国服饰,无一不包含着丰富的崇善尚美元素。发掘利用是进行崇善尚美教育的第一步。中国服饰文化的信息符号中蕴含着中国前人的理想追求和文明足迹,我们要从每一个时代、每一件服饰的设计、成型中掌握其高超的艺术品质,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意境,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真正的真、善、美。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改善教学氛围,适时举办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邀请服饰专家做相关讲座、观看中国服饰文化题材方面的影片、借助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等,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中国服饰文化美学。
  3.提升学生崇善尚美意识,让穿着打扮更适合学生的发展进步。在学校我们可以观察到来来往往、形形色色的学生服饰,学生们的衣着打扮,或正式、或休闲、或宽松、或潮流、或复古,风格各异,美不胜收。从服装的搭配和穿着打扮,可以看到同学们的审美情趣,甚至可以看到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性。作为高职学生,我们在穿着打扮方面应该简单、干净、和谐,不同时间、地点、场合,都应有相应的服装饰品与之搭配,不要奇装异服,更不要刻意过分地夸张造型。如果把服装服饰乱搭、混搭,不大方、不得体,则可能事与愿违,无法达到预期美的效果。
  四、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培养高职学生崇善尚美的意识,实现全面发展,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模式,推动教育内容与形式的创新,教学过程中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中外文化交互渗透、融合碰撞的今天,在经济全球化和数字经济带来机遇和挑战的今天,在西方文化冲击中国文化领域之时,中国服饰文化教育更体现了它的重要性,它对于大众全面认识了解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有着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伟.论当代中职德育向公民教育的转型[A].201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 Teaching(ICET 2013),2013,(03):132-133.
  [2]席勒.美育书简[M].徐恒醇,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61.
  [3]曽繁仁.美育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2.
  [4]安冬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50.
  [5]杜卫.论审美素养及其培养[J].教育研究,2014.
  [6]李欣人.人的自由与审美教育——席勒美育思想探析[J].南开学报,2001.
  [7]刘亚敏.论学术自由的人本价值[J].教育研究,20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484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