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网络成为少先队活动的高速公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从烽火台到网络化,从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到远程教育,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许多现代化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领域中。我是天长市教体局现代教育中心工作人员,我以前在基层学校任一线教师的时候就十分重视少先队工作,一直是学校的少先大队辅导员,自从来到教体局上班以后,仍十分牵挂关注少先队工作,我常常思考,如何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来把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先进性与少先队主题活动相结合,给少先队队会一个崭新的知识天地,一个全新的队会模式,让孩子们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升华感情,陶冶情操,学习知识,开阔视野。
  关键词 网络;少先队;活动;
  中图分类号:F224.33,D431.4,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6-0121-01
  近年来,我局建立了城域网,校园网覆盖率达到100%,这就为我市少先队的现代信息工作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持,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不失时机地开展了“信息技术在少先队队会活动中的应用”活动,目前該活动已初见成效。下面我就少先队组织如何主动出击,占领网络阵地,利用高科技手段开展少先队活动,服务于少先队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在互联网上开辟少先队网上活动的主阵地
  少先队活动是少先队工作的主要内容。通过网络来展示少先队的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性、创造性,更使他们享有荣誉的获得感。
  在少先队活动中,队会是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在少先队队会中合理、灵活地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施网络、媒体教育,能极大地提高队员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增强感性认识。如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在“庆祝国庆六十八周年”的主题队会中。天长一小的少先队员们在我的指导下利用网络搜索到很多相关的历史照片和资料,并用电脑和大屏幕投影来帮忙,首先进行队列展示,在这个过程中我精心准备,用大屏幕把计算机上找到的国庆队列式展现在所有参加人员的面前,让人耳目一新,身临其境,一种庄严,神圣的爱国情怀有感而生。在这一过程中,机算机和大屏幕的有效运用可以让会场的气氛更加生动,富有教育意义;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可以培养队员在网上检索能力、对资料的鉴别能力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上传到网络上,可以展示队员们昂扬的斗志、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和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同时给人以美的感受和启迪。
  为了提高队员的动手动脑能力,许多少先队组织开展了各式各样的中队活动。如:在上《我心中的新少年》时,用计算机上网后,资源共享的窗口向孩子们打开,辅导员从《中国少年雏鹰网》《中国少年报网站》《北京少年报网站》获取大量关于少先队活动的信息;某某学校申请绿色文明校园时,学校少先大队就结合实际在队员中开展“电脑环保小报”的评选活动;在清明节到来之时,我市各校都开展了“网上祭英烈”活动;在重阳节到来之际,我市各校都开展“网上送问候”活动等等,通过网络开展活动,大大节省了活动时间,提高了活动的频率,更收到了显著的效果。目前,我市80%的中队能运用远程教育设备开展丰富多彩的中队活动,效果明显。
  二、在网络上创建少先队网上交流的新平台
  利用网络开展少先队工作,是网络时代少先队工作中的崭新课题。但是我们也要注意,网上有鲜花,也有垃圾,我们辅导员要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敏锐的判断力,了解队员所接受的新信息。同时,以更广阔的信息源、更丰富的信息量、更超前的认识能力、更丰厚的文化积淀,指导少年儿童筛选、辨别、判断网络时代所呈现的纷繁复杂、丰富多彩的信息,加强信息道德教育,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我市少工委就主动出击,利用网络提供的免费资源,如免费主页空间等,建立自己的主页,通过网络推动少先队工作的全面开展。辅导员自己常上去看看,引导队员文明发言,不过不要刻意扼杀他们,有些“脏话”也要有所保留:否则队员对这里就有了防备,不敢流露自己的真实思想。相反,我们也能从这里对某些队员的不文明行为提取证据,使教育时有证可查,让他心服口服:其次,在贴吧里许多同学同时会对那些发言不文明的同学进行教育,使这些同学以后发言都要“小心谨慎”。
  现代信息技术以其直观性、新颖性、多元性、大容量、网络化等优点,为我市不同层次、不同形式、不同规格的少先队工作提供服务,弥补了传统媒体的诸多缺陷。因此,在我市少工委的大力倡导和辅导下,我市越来越多的学校少先队组织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少先队活动中,在一定程度上改革了传统的少先队活动工作模式,拓展了少先队工作的领域,使我市少先队活动踏上了信息高速公路。
  通过实践我感到利用网络进行科学规范化活动是今后少先队队会发展的一条良好途径。今后,还有很多问题有待于我们开动脑筋去思考去解决,但我有信心通过计算机技术与少先队活动的结合,让我市的少先队队会活动更加富有活力,更加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术小萍,王霞.让网络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好帮手[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09(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513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