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伴随我国的经济与文化的日益发展,基础教学水平也应随之发展,尤其是语文科目的教学质量,也应随着物质水平与科技手段的发展而逐渐提高。但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的掣肘,当下小学语文教学仍存在着诸如教学内容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差、师生互动匮乏以及课本内容脱离生活等等问题,影响着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发展。情境教学法作为一项具有加强师生互动、将课本联系生活等等效果的教学方法则能有针对性地解决上述问题。因此,如若引入创设情境教学法,将能够很好地应对上述问题,行之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设情境教学;教学问题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承担着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奠定学生学习基础与传承中华文明的重任。学生只有在小学阶段学好语文,方能启迪思想、锻炼中文语感以及逻辑思维。因此,小学语文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社会而言的重要性不言自明。然而结合教学实际发现当下的小學语文教学存在诸多阻碍小学语文教学水平顺畅发展的问题亟需解决。
   一、当前语文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1.教学脱离实际生活
   伴随着部编版教材的推行,许多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很不适应,教什么、怎么教,这让老师们有些疑虑。因此教学范本基本是按照语文课本来开展进行,这虽能保证教学内容的统一与一定程度上效果的趋同,但实际上很容易导致教师过于依赖课本,而课本不足以让教师开展完全满足小学语文教学预期目标的工作,从而导致教师不知不觉地成为灌输者的角色,本应是因材施教式教学演变成了填鸭式、大锅饭式教学。不仅如此,由于教师上课所讲授的内容是按照课本的既定内容开展,加之对新教材的不熟悉,导致在短时间内教师所讲的知识不能很好地同生活实际相融合,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举例而言,语文教师在讲授一篇古诗词时,往往是通读全诗文,随后对晦涩的文言进行讲解,再对全诗描绘的意境与诗人的心情、欲传达的思想进行讲述,最后总结出中心思想与主旨讲授给学生,这便是当前语文教学的普遍程式。但低年级学生由于其智力、生活经验的限制,很难对古人写出的古诗文产生正确的共情与理解,而教师的讲解也会导致学生无法正确理解与体会作者的心境,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也难以提高。如此一来,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2.内容单一,缺乏互动
   除了课本内容的脱离实际外,我国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课程还存在着教学内容单一刻板、师生互动匮乏的问题。根据教学和听课的经验来看,许多教师在授课时仍未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也就是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者角色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对着学生单方面单向地输送知识与信息,但学生是否能够高效或者一五一十地接受教师所传递的信息仍是个问题。新课改后,语文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课堂教学方式,然而许多小学语文教师无法改变其固有的教学传统习惯,导致了教学质量不高,学生也缺乏学习动力,不愿与老师主动互动交流的尴尬境地。小学生处于智力发展初期,若无法培养其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以及基本的课堂交流能力,将不利于其适应未来的工作生活与学习。
   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教师地位的畸重,也导致了小学语文课堂只重视语文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如若语文教师没有事先对课堂内容或者课堂组织形式从学生的角度进行精心的设计,则必然会致使学生只能处在被动的地位接受教师的单方面与单向知识灌输。
   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主体地位缺失,思维严重禁锢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还存在着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差,无法满足教师传统授课方式的预期要求,这也与上一课程内容单一、师生缺乏互动的问题共同反映了当下课堂上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的严重问题。正如上文所述,当今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模式仍是以讲授为主,教师偏好严格围绕教学大纲的内容详细地向学生讲解,以便学生应付考试的阅读题、思考题,这无疑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个性的发展与自我思维能力的拓宽。同时,由于教师过于依赖教材与教参进行机械的填鸭式教学,当前存在着许多学生创造能力与发散性思维能力被限制的情况。换言之,单一的标准答案式教学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禁锢了学生的思考能力。
   虽然许多教师会采取发问式等苏格拉底式教学法,但其提问仅限于“是不是”“对不对”这类问题,这显然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与能力,养成了学生依赖教师直接讲解的惰性思维。这也是因为许多教师不愿花费精力去思考如何针对学生设计有趣、吸引人以及双向性互动的教学方式,也没有考虑到问题的针对性与启迪性。曾在旁听其他教师授课时发现,许多教师在讲解试卷或课后练习时仅仅是对标准答案照本宣科,一板一眼地给学生解答与分析,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发展,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展。
   综上所述,结合自身多年的从教经验与其他教师的授课方式认为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着课本脱离实际生活、课程内容单一缺乏互动、学生思维严重禁锢、学生主体地位缺失等这些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路径,就是引入创设情境教学法
   二、创设情境教学法的引入
   1.创设情境教学法的概念
   创设情境教学法顾名思义,即重点在于“情境”。此处的“情境”意指“人们利用语言、各种物体或是音乐等道具,人为地创设一种真实环境。”换言之,情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指根据课文、篇章或段落的描写出的尽可能仿真并还原作者写作场景的环境,在此环境中通过教师的引导来帮助学生沉浸入作者写作时内在的主观心境与外在的客观环境。
   所谓创设情境教学法,是指通过运用语言、实物、音乐、视频等手段为学生创设生动真实的环境,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与人格的熏陶以提高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精神,由此便可培养出学生的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2.创设情境教学法的意义    在明确了创设情境教学法的基本含义后,结合多年的运用创设情境教学法的教学经验,发现在日常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当中运用创设情境教学法有诸多作用,能使学生提高到所教授知识的理解、掌握与运用。
   首先,创设情境教学法能行之有效地提高小学生对课文等授课内容的理解与赏析能力。运用多种手段创造和课文所表述的环境相贴合的模拟环境是创设情境教学法的一大特点,例如运用音乐、视频、课本剧等形式来对课文所描述的环境进行生活化的还原与模拟,不仅可以更加贴切准确地还原课文所发生的环境,也能打动学生的内心。更为关键的是,创设情境教学法将课本中抽象的形而上的内容具象化,以便于年纪尚小的小学生理解赏析。这样便可以使小学生更为直观真切地感受到书面中晦涩难懂的授课内容,在生活中真实的环境场景感受课文所欲传达的內容,也使得他们提高了审美能力。总而言之,通过创设情境教学法,可以使学生用更佳的速度与深度去理解课堂上应当掌握的知识,也就提高了我们一直担心和强调的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
   其次,创设情境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欣赏能力,落实其课堂主体地位,改善师生双方互动匮乏的难题。“在一切艺术种类中,音乐的审美特性表现的最充分,它借助具有情感性的音乐符号,形象地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人类心灵。这一特点决定了音乐最能触发人的自由体验,净化人的灵魂。”诚如此言,创设情境教学法的意义就在于通过不同于传统课堂授课形式的教学方法,来对授课内容进行重述,再传达给受众学生。在笔者的教学生涯中,往往采用播放背景音乐、观看相关视频的方式来向学生讲述文本的内容,让学生尽量以看得见、听得着的方式来感受课文的环境与背景,如此便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积极性,将其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的积极学习。在采用创设情境教学法后,笔者观察到学生的上课集中度与参与度都大大提高,一直苦恼的师生缺乏互动的问题也得到有效改善,许多平时不愿回答问题与老师交流的学生在模拟课本的环境中也愿意主动与老师分享他们的所思所想,这样一来,授课的效果便可有效改善,教学目标也能得以实现。通过创设相应的情境,学生相比传统授课方式更积极地参与课堂进行,学生从以往的单向接受信息的受教者角色便转变为主动地获取信息的参与者的角色,其主动思维的能力得到有效拓展,课堂的氛围也一扫从前的沉闷与无趣。思维的活跃与跳跃是小学生的一大特点,其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大脑比我们教师更能适应创设情境教学法,也能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收获除了基础知识之外的思维能力以及审美的提高。此外,也能大幅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最后,创设情境教学法还能促使学生内部的凝聚力与合作精神。笔者也是在观察学生在创设情境教学法的反应中才发现这一有趣现象。游戏和课本剧是创设情境教学法常用的方法,教师往往会依据课本内容来设计游戏或者课本剧让学生参与其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然会和其他同伴相互合作互帮互助以完成目标,不仅如此,这个过程还会让学生的记忆力与理解力得到锻炼,相互的熟识度也逐渐提升。
   三、创设情境教学法对当前教学问题的具体应用
   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创设情境教学法的步骤有二。首先,依据课本设计情境。笔者在上文中针对现有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论述了创设情境教学法的诸多益处,落到实处而言,在我们一线语文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法可以极大丰富目前较为贫乏的教学手段。具体运用创设情境教学法时,教师应当认识到创设情境教学法仍是一种教学方法,是服务于教学大纲中的具体目标与内容的。因此,教师应当按照已经制订好的教学计划,通过上文所述的多种手段在课堂中或者课外为学生创造出仿真、还原课文内容场景的情境。例如,灵活运用音乐、图像等形式烘托课堂氛围,利用直接的感官刺激打动学生的内心,激发学生产生与作者类似或相符的真情实感,以助其沉浸入教师所欲营造的环境当中。
   其次,引导学生进行情境分析。便是在进入情境之后,教师便应当着手引导学生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也即情境分析。“创设情境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学生在活泼、轻松的氛围中更好地接收新知识,当学生进入某一情境,达到情感体验的境界,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在该情境中理性思考。将感性的知识转换为抽象的理性知识,对作品产生自己的理解与评价。”正如这位教师所说,在学生进入已经创设的情境后,教师应当主动地围绕书本内容积极引导学生由此产生思考,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围绕文本中心进行发问,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走向知识本身。如此一来,学生在环境中所获得直观的感性的体验便可在逐步分析中转换为理性的抽象知识,从而达到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史国珍.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载中国校外教育,2019.
   [2]李艳.浅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9.
   [3]麻建芬.浅谈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
   [4]梁钟钦.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化,2015.
  编辑 刘瑞彬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557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