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解决数学问题的多样性策略摭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多样化的数学问题解决策略可以从五个方面入手,即:鼓励质疑,打开学生思考之门;启迪智慧,寻找问题解决策略;尝试学习,培养学生估算意识;直观操作,感受数学独特魅力;激励评价,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关键词: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突破口;评价
  小学数学新课标强调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引导学生找到突破口,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技巧,需要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关注学生对问题信息的摄入度,使其经历自主探索活动而提高问题思路的分析力。
  一、 鼓励质疑,打开学生思考之门
  解决问题的策略不能边缘化,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不能弱化。这就需要数学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既要讲究化整为零的策略,也要注重三“思”而后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向课堂教学要效益,促进学生游刃有余地去解答数学问题,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
  如,在教学“能被2整除的数”时,学生认识了“偶数”和“奇数”。教师趁热打铁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有的同学在疑惑“最小的偶数是几”,有的学生想探究100以内所有的奇数之和是多少……
  又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中,老师出示题目:修一条路2000米,第一天修了1000米,第二天修了500米, ?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提出:①两天共修多少米?②第一天比第二天多修多少米?③第二天比第一天少修多少米?④还剩下多少米?……
  二、 启迪智慧,寻找问题解决策略
  有了问题,就有了探究的目标,要顺利解决问题,必须先对问题进行分析。有一句格言说:“问题想得透彻,意味着问题解决一半。”这就需要从解决问题的现状着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从探索多样性解决问题的策略下手,修补、提炼、总结和完善解决问题的措施。
  如,教学“圆的周长”时,教师引导学生启迪智慧,寻找求圆周长策略的多样性。有的学生认为可以用绳子绕一圈再拉直后测量长度,有的学生猜测圆的周长“似乎”与圆的直径有关系……在生成一个个问题后,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相得益彰,最终殊途同归得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又如,学习了“商不变的性质”后,学生对于“3600÷700”笔算中竖式最后的“余数”1意见分歧。有的学生认为3600÷700=5…1,有的学生觉得3600÷700=5…100,怎么拨云见雾达成共识呢?于是,教师启发学生用“验算”的方法尝试判断正误:700×5+1=3501,700×5+100=3600,前者是错误的。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竖式计算中余数“1”,与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对齐是表示什么意思。学生顺利解决了学习“拦路虎”。
  三、 尝试学习,培养学生估算意识
  为了强化学生的数感,在体验尝试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建模和估算意识,可以防止学生陷入“精益求精”的“计算门”,有助于计量、计算以及应用问题中的估算教学。
  如,教学“克与千克”时,教师挖掘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尝试学习,留心并运用估算“一个苹果约200( )”,括号里面是填写“克”还是“千克”呢?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居然回答是“千克”,可见对物品的重量单位名称认识比较肤浅了。为了加强学生的体验,必须激发学生求知欲,让学生了解重量单位的意义。教师即兴设计了几道判断题:(1)小梅今年10岁,体重大约35克;(2)一个鸡蛋约48千克;(3)一个一块钱的硬币约5千克;(4)一袋牛奶约250千克。
  在感性认识了“1克”和“1千克”分别有多重之后,大部分的学生基本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1)今年10岁的小梅体重大约35千克(班上有的学生了解到同龄人的体重数据);(2)一个鸡蛋不可能超过1千克;(3)1元钱的硬币只能是大约5克;(4)一袋牛奶的重量250克左右。学生在活动情境中提高了估算的能力。
  四、 直观操作,感受数学独特魅力
  这实际上也是一个将问题情境具体化的策略,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性的动手操作,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表象,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
  如,“找规律”让学生画一画、摆一摆、设计,创造生活中的规律,即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能力,又使学生深刻地认识现象所蕴含的规律,感受到数学独特魅力。
  又如,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可利用学具展示各种四边形和几种三角形的纸片,并让学生同时准备几种不规则的图形,试着将每个图形对折,使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在一张纸上剪出轴对称图形,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 激励评价,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倾听、赞赏是教师激励评价学生行为的有效方式,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在对话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善待理答艺术,鼓励学生学思结合,允许学生出错,交流和分享思想情感。各自生成或建构以及解决问題的进程要张弛有度,学生才能善于各抒己见,让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要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帮助学生减少学习上的挫折,培养多向思维,呵护学生的天性,引发学生的深层次思考力,不断提升学习力。
  如,在学生认为“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时,教师不急于下结论,也不做出一棍子打死的褒贬,而是利用学生认知冲突契机有意扩大“矛盾”,肯定学生的“发现”,引导学生纠错、反思。为什么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呢?学生通过找一找、画一画对称轴就可以明白了。在解决问题中既保护了学生的自信心,又促进学生的认识深化。
  根据数学教学的需要,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多多益善。对单一的、显性的问题,对于学生感到束手无策的数学实际问题,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情,在多样性策略导向下调整问题解决的方案,帮助学生处理问题中隐含的信息,有效加工已有信息,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在教学中以人为本,增加解决问题的含金量。
  参考文献:
  [1]殷慧.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0).
  [2]李丽.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J].辽宁教育,2018(11).
  作者简介:
  黄协艺,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绥安中心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877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