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显性矛盾与协同机制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当前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与创新,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也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造梦者,而教师是学生学习成长道路上的领路人,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对于学生的重要引导作用。但是当前中小学教师培训现状却差强人意,存在工学冲突与协作缺失、学用脱节现象,主要原因在于中小学教师培训发展,以及当前的教师培训体系并未构建完善,教师培训机构存在独立的事务性关系,难以形成科学规范的协同工作合力,由于制度缺失导致教师培训存在困难,也无法通过伙伴关系进行有效解决,所以问题质变产生的显性矛盾。要想有效解决中小学教师培训中的显性矛盾,必须要构建科学完善的协同发展机制,进一步促进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有效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培训;显性矛盾;协同机制
一、 引言
在2010年起,我国便实施了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发展至今中小学教師培训已经进入了重点阶段,但是当前培训过程中却存在着各类问题,导致中小学教师的培训价值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由于存在学用脱节与工学冲突、协作缺失等各类问题,导致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发展一度受阻,所以必须要构建科学完善的选配与合作评价、系统管理协同发展机制。
二、 中小学教师培训存在的显性矛盾
(一) 工学冲突
当前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但是由于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难以协调培训工作,培训时间占据了正常的教学工作等各类问题,严重影响着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有效发展。由于中小学教师的离岗培训工作与日常的教学存在着冲突,所以导致工学矛盾逐步凸显,不仅难以开展正常教学工作,学生与家长对于教学管理也会有更大的意见,所以中小学势必会控制教师培训规模,或者是采用某些方式减少培训。会减少教师外出学习机会,或者是安排临近退休的教师参训。
由于存在的工学冲突无法创新培训类型和模式,虽然培训机构已经认识到工学冲突对于教师培训起到的影响,并且逐步调整培训类型与模式。所以会利用假期开展培训,从而降低供给矛盾,但是部分中小学教师对于假期安排培训工作难免会有一定的抵触情绪,甚至会持有反对建议教师认为这一时间安排严重侵占了法定休息时间,所以中小学受训教师的数量逐步减少。
(二) 学用脱节
由于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内容难以满足受训教师的实际工作需求,所以会存在一定的学用脱节现象,由于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内容大部分是授课专家对教师的成长问题的现象观察或者是理论思考,却缺乏中小学教师的真实教学感受,或者是专业发展实践与教师的需求存在行为与认知偏差。
(三) 协作缺失
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属于长期系统性工作,教育管理部门与进修学校、小学与教师个体必须构建科学完善的合作链。但是由于合作伙伴存在不稳定性,所以培训工作会出现合作缺失现象,由于缺乏科学完善的协作机制,导致伙伴关系存在脱节、随意性、不规范性,甚至还有功利性。由于大学和进修学校、中小学虽然有合作关系,但是却较为松散,主要是基于培训工作的关联性,缺乏制度规范,所以协作效果差强人意。
三、 构建中小学教师培训协同机制
(一) 构建教师选培协同机制
中小学与进修学校、大学应当发挥教师培训优势,勇于承担多元的培训责任,通过构建中小学教师自选机制,有助于中小学教师多元化发展。通过创设自选配平台,在学年开启或者是学期结束后,在网络上公布可选的专业课程,或者是学习专题以及讲座,安排时间,有助于中小学教师与在校大学生进行共同选择。并且根据中小学教师的要求与选培情况,适当地调整讲座与课程安排,对于中小学教师应当进行必要的评价与课程考核,同时要将考核结果进行反馈,有助于指导教师教学行为的发展变化。进修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自主选配信息,由于进修学校具有多年的培训经验,可以构建培训信息传递渠道,具有培训信息辐射能力,引导大学生收集培训需求,进一步协同中小学贯彻落实培训计划,并且将考核信息进行整理留档。
(二) 培训合作评价协同机制
在协同监督培训过程中,应当促使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专业化发展,由于目前的中小学教师培训过程中极为重视评价形式,所以教育部门便可以委托匿名电话调研受训教师监督培训工作,通过对受训教师的课堂反映情况进行评估,也可以通过教师的学习心得,作业评价语撰写论文,加强培训效果。但是此类监督缺乏合作性,只是停留在表面或者是局部,所以必须要加强组织和实施、后续的跟踪,全面地监督教学行为与工作效率。中小学教师协同评估绩效落实到“绩”上,也应当落实到“效”上。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应当确保深入一线进行专业调研,培训设计,必须要贴合教师的实践工作内容,最大程度地满足受训教师的多元化成长,鼓励受训教师将学习结果有效应用于教学实践过程中。
(三) 培训系统管理系统机制
通过构建培训制度衔接与培训机构对接、培训文化融洽的培训系统化管理机制,确保各项机构相互对接,能够互惠贯通,培训信息,各教育机构共同研讨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情况,有效设计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方案。加强培训制度衔接,主要是由中小学教师与进修学习、大学和培训事务伙伴进行联系,能够应用制度规范代替传统的合作关系,进一步明确培训与合作范围,规范工作职责与具体行为。同时中小学也应当积极支持并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的培训计划,并且向大学和进修学校提供具体的需求信息,这有助于协助培训机构实时记录并接收教师的教学行为。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应当结合时代发展需求有效创新,通过构建科学完善的协同发展机制,这有助于解决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显性矛盾,进一步促使受训教师对于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深入认知,所以进修学校应当构建科学完善的培训系统,帮助教师群体或个体有效解决疑难问题,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牛海娜.基于服务导向的混合式教师培训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7:13-14.
[2]教师.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Z].2013(13).
[3]焦荷蓉.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内部质量监控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7:25-26.
[4]徐建华.中小学教师培训显性矛盾以及机制构建[N].中国教师报,2015-12-23(5).
作者简介:
刘淑红,河南省安阳市,滑县教师进修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877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