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七年级作文教学的有效资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七年级语文教学中,应该把写作教学与课文讲析有机结合,用课文来作为指导学生动手写作的范例,把课文作为写作的素材和评讲的范文,使课文内容成为作文教学的有效资源,以课文指导、带动写作教学,提高写作教学的成效。
  【关键词】七年级;语文课文教学;作文指导
  一、课文是写作教学的最佳范例
  1.文质兼美的课文,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语文课本中的每篇文章都是几经筛选的大家名作,文质兼美,有些文章甚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课文收录的文章行文合理规范,选材立意、谋篇布局都具有典范性,是写作教学的天然范文。如《口技》也有其獨到之处:文章把对口技表演内容的抒写与对听众的描写互相穿插,使读者既能直接了解口技表演的精彩,又可以依据听众的表现从侧面感受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2.课文可以为学生写作提供大量素材和写作技巧指导
  一般说来,每一篇课文都会有若干或是修辞新颖、或是韵味悠长、或是睿智警世的句子,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可根据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使用要求把心仪的句子摘录下来,储蓄起来以供日后写作借鉴和使用。课文中的事例都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生写作时既可以直接引用,又可以作为模仿的范文。每一名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写作技巧,作文教学应该结合课文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在《社戏》里,鲁迅先生为了表现“我”在去看戏途中愉悦的心情,竭尽所能地对江南水乡的夜景进行描写:有从嗅觉写“豆麦的清香”,有从听觉写“声音悠扬”,有从视觉写“淡黑的连山”。
  二、课文教学渗透作文教学
  课文教学中,教师应指出并强调学习课文中的有关写法,这对学生的作文有着很大的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如果单单分析理解课文,而没有指出或没有强调这篇文章的写作技巧,学生就不一定能灵活地运用这些好的写法。比如,《土地的誓言》一文,作者运用了高超的抒情技巧,抒发了思乡的深情。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作者这种情绪的表露,并不流于空泛,他把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流亡青年压抑的情感用火一样炽热的语言表达出来,仿佛使人谛听得到心脏的跳动,感受得到热血的沸腾。教师在讲解写作技法上应该点出:开头运用呼告的手法,直接对着土地倾诉自己的热爱、怀想、眷念,并且将倾诉对象拟人化,以“她”而不是“它”相称,隐含将土地比做“母亲”的意思;选择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组成叠印的一个又一个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比如“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一段,白桦林、蒙古狗、奔马群、红高粱、黑土地等东北特有的景物密集地排列在一起,加大了信息容量和对读者的冲击力。
  1.关注课文结构顺序,训练谋篇布局能力
  作文结构是否合理,写作顺序是否恰当,是决定一篇作文好坏的关键因素。选入教材的这些课文,无论是从选材立意、布局谋篇,还是从文章的语言上,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他们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更可以以此为例,进行作文方法的指导。这就要求老师能准确把握文章的特点和生成性资源,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如针对学生人物语言描写机械贫乏的现状,学习《羚羊木雕》时,我把“怎样写人物对话”作为本课写作教学的一个重点,让学生明白,在写人物对话时可根据人物当时的表情动作,在“说”的前面加上一定的修饰语。
  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头开得好,下笔如有神,文思奔涌,脉络清晰。古人作文有“凤头”之说,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新乐府序》中说:“首句标其目。”可见其对文章的重要性;而结尾古人作文则有“豹尾”之说,指结尾时笔法要简洁、明快、干净利落,犹如豹尾劲扫,响亮有力,给读者以咀嚼回味的余地,能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新教材中有许多形式各异的好的开头和结尾可以作为范本,开门见山式,如《背影》;巧用修辞式,如《土地的誓言》;悬念设疑式,如《羚羊木雕》等这样形式各异的好的开头和结尾都可以作为写作范本。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完全可以结合这些典型,进行写作指导,让学生体会它们对增强课文表达力、感染力的作用,学习到写不同的开头和结尾的方法。
  2.从挖掘教材的选材特点进行作文技巧训练
  现行教材的每篇课文无论是思想内容方面,还是写作方法方面都是学生写作很好的范本,教学时应善于挖掘教材潜在的写作特点进行写作指导。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文章以“百草园”的乐趣和“三味书屋”乏味的生活对比来揭示文章的主题,而就选材而言,文章前部分又通过“夏天百草园的有趣景色”、“美女蛇的传说”和“雪地捕鸟”典型小事件来写“百草园”的乐趣。教学时,不妨指导学生学习“夏天百草园的有趣景色”的描写方法,以《校园的秋天》诸如的作文题进行片段性写作训练,再从文章选材的角度,以《童年趣事》类似作文题进行完整性作文训练,学生将课堂所学到的写作知识直接付诸于实践训练,培养学生从模仿到创新写作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七年级课文教学中要渗透作文指导,把课文教学作为习作教学的主阵地,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创造运用练习,从而使语言运用练习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只有从课文教学入手,做到读写的密切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温旭光.关于作文教学的浅层次研究[J].价值工程,2010(9)
  【作者简介】
  王静;大学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现任教于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从教11年;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
  【重要荣誉】
  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127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