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地理素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黄粉珍
【摘 要】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中学地理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在地理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地理教学;兴趣;观念;导入;合作学习;活动
兴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积极、能动、自觉地从事学习,而且还能开发学生的潜能,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教师应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好循环,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使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地理教学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现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转变教学观念
国内的教学,大多采取传统的教育模式,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表演自己的讲课能力,台下学生呼呼大睡,根本学习不到实质性的知识,学生不能参与到老师的讲课当中,偶尔参与老师的问答活动也只是简单的几句话,此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引下,老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创新的办法教育学生,让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老师的讲课当中,不再是一成不变的老师讲课,学生听课。在此过程中,老师更多的扮演的是一个引导者,结合有趣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把轻松愉快的氛围传递给学生,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实时有效的互动,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在引导初中生学习地理核心知识、评价小伙伴和教师参与评价等评价活动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更加重要,教师有针对性地使用一些激励性评价语言,会大大激发初中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调动初中生对地理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精心设计导入
传统的新课导入难以起到启迪学生思维和激起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从而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新课引入的方法就打破了传统新课引入法的局限,它不求知识的完整与体系,而是从学生的兴趣、心理、生活入手,用一个或少数几个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知识的探究,以此激起学生的兴趣。例如,我在讲“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时,用flash制作图、文、声并茂的《沁园春·雪》课件,导入环节如下:“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茫茫,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首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雪》为我们描绘了哪个地区的壮丽画面?下面这首诗中所呈现的又是哪个地区的迷人春色?“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乘东风放纸鸢。”不用说,大家都能立即判断出它们分别代表的是北方和南方地区。本节课让我带领同学们去神游祖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由此可见,新课导入的关键不是让学生知道自己要学习的内容在哪里、是什么,而是要激起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创造的灵感,从而寓教于乐。
三、妙用有趣的文稿
课文中常有一些比较重要但又抽象的内容,教师若适当引用一些与教材有紧密关系的,学生爱听的,且真实、生动、形象、有趣的文稿加以印证,则一方面能够深化学生的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引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中国地理第一章第一个小标题“从宇宙空间看地球”中叙述“只见一个圆形星球悬在天空中,上面有海白色的云,没有云块遮挡的情况,可以看到地球上的海陆轮廓。”这是学生新学期的第一堂地理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十分重要,是谁在宇宙间看到地球的样子呢?这是学生的迷。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引用美籍华裔宇航员王赣骏在航天飞机上看地球的自述:“地球真是一个漂亮的星球,像一个令人觉得很容易破碎的玻璃水晶球,蓝白条痕相间,水蓝色大气层薄薄一层覆盖。”“我在中国上空慢跑,我想着故乡,我来了。”这样一上课就先声夺人,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刺激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同学们听得认真、有趣,受到了深刻教育。
四、巧借古诗教学
巧借古诗教学,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能创造出一种诗情画意的教学环境。如讲地球的运动时,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描述黄河奔腾咆哮,滚滚东去的气势,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讲气候时,用:“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夏);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冬)。讲解长江时,为描述三峡滩险、流急、景色奇美,可吟诵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短短四句,把学生带入了奇妙的意境,湍湍急流,秀丽风光一览无余;情景交融,诗情画意油然而生。谜语是我国的国粹,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悠久的历史。在教学中适当应用,则可启发学生思维,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快乐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在我们的地理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一个地理知识有可能会涉及许多学科领域,知识面相对宽泛。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来说,有限的知识层面难以对此作出完整的解释。这就需要大家共同合作,发挥个人优势,把复杂的学习过程分成多个环节,由全体同学共同完成。因此,合作学习也就毫无理由的成为地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而且是一个重要的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是地理新课程有效的学习方式,但在运用时应注意解决好几个重要的问题:一是小组合作时教师应加强指导,发挥每个成员的优势,使其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积极沟通,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能积极承担在任务中的责任。二是在小组进行讨论学习时,教师不能置身其外,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讨论上,对下一步教学及时做出调整,三是小组合作要抓住合作契机,合理运用,不能脱离教学实际随便运用。
六、倡导课外实践活动
课外实践课堂是课堂的引伸和辅助,积极开辟地理课课外实践课堂的活动,是目前深入开展教学改革,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教师可利用乡土地理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乡土地理的调查,使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这样助于加深学生对其他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的理解与记忆,可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加形象、直观、具体、扎实,此外,还可以结合乡土地理的一些实例,如河道污染,白色污染,噪声污染等,对学生进行环境观、道德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和生态意识。通过调查使学生树立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操。另一方面,教师可利用地理课外活动小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课外小组通过参观气象站,进行天气预测、物候观测;到天文馆看星空,组织学生观星空找星座,观月相;还可以组织地质夏令营、制作地理模型、宣传有关地理的法规等活动,力求把课本知识寓于各种活动之中,把知识结构转化为能力结构。这样,地理课的教学就会变得有声有色,融知識性和趣味性为一炉。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关键是要针对不同特点的课文,变化课堂教学方法,挖掘趣味性因素,使学生觉得地理并不枯燥乏味,单调呆板,而是富有情趣,乐在其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必然会提高。
【参考文献】
[1]孙湖.初中地理教学与探究式学习[J].发展,2010(03)
[2]高志福.谈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1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143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