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夏秀珍

  摘 要:语文教学中,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应进行充分的表达、质疑、讨论、探究,文中的生字、情感、内涵等都应成为学生探究的内容和方向。在自主探究中完成生字的识记、文本的朗读、理解。
  关键词:语文课堂; 探究; 主动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7-083-001
   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學。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这种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也符合新课标所提出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这一建议。我们教师如何摆脱“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模式,让学生把手中的语文教材内容变成他们探究的方向,突出他们主人翁的学习地位,就成了我们需要努力改进的方向。笔者认为,我们语文可以让学生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究性学习。
  一、探究生字识记
   识字是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学习的一个重要任务,中国的汉字可以说就是一门学问,同音字、形近字等学生都很容易搞错,面对这样的状况,教师就要能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能动性,变被动识字为主动识字,去探究生字的组字规律,探究识字的方法等,也就意味着生字能更好地进行内化,在动脑探究的过程中,孩子的记忆也会更加深刻。此过程中若能产生疑问,那么就开启了学生敏锐的观察事物的明眸,燃起了一探究竟的学习热情,鼓起了敢问、会想的质疑勇气,激活了寻求真知的意识。因此,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自己来识记生字,并能提出疑问。
   一次,教学生字“受”时,一位学生提出:老师,接受时要用“手”,上面是个爪字头,可为什么它的下面会有个又呢?此时,老师再加以解释:“甲骨文字形,像两手中间有一只舟,表示传递东西。”
   又如:“狐”字为什么有个“瓜”?(瓜,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孤”的省略,表示“狐”是“独来独往”动物。)“笑”字为什么是竹字头?[从竹(竹子)从夭(弯曲)],“武”下怎么有个“止”?(将戈举起来,停止战事)……
   问题有的也许能马上解答,但有的还需共同寻找答案,也许有的还不能得以查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这一过程中,相信孩子一定能加深印象,促进对生字的识记。
   汉字虽小,其中奥妙无穷。教师如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灵活学习汉字,在汉字学习中敢于探究质疑,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而求异的状态,学生就能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对生字的学习将趣味无穷。
  二、探究课文内涵
   在教学时教师往往习惯于把问题嚼碎了,一点一点地喂给学生,课上完,每个问题学生也许能明白,但由于肢解得支离破碎,学生的头脑里也就缺乏一个整体的认识。因此,在理解课文时,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围绕课文的一大重点问题进行积极的探究,从而挖掘课文的内涵。如《月光启蒙》是苏教版第十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淳朴优美、感情真挚的散文。教学中学生要充分感受语言,探究文本理解母亲对我的“启蒙”,并逐步发现“月光”与“母亲”的联系,从而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感情。
   可以紧扣开篇第一句提问“为什么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展开引导学生探究。通过小组合作,找到三处文字:“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学生交流理解感悟到:童年的夏夜,有母亲相伴;童年的夏夜,有母亲芳香的音韵相伴;童年月夜中的母亲是那么的美丽……所以在作者的眼里,“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夏夜的月色是柔美的,而月光下的母亲也是纯洁美丽的。就是这几句简短却直接的文字描述,让一种淡淡的、柔柔的、美美的、甜甜的感觉萦绕于学生的周围,母亲如月光般美好的形象初步在脑海中显现。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都得到了思考的时间,表达的空间,学习真正变成了他们自己的事,需要自己去解决。手、口、脑并用,最终得出结论,这样的答案和结论是深刻的。
  三、探究文中情感
   文不同,情不同;词不同,意不同。但不难发现,我们一些同学的朗读,每篇课文都是一个调。学生在学习时,没有与作者“情投意合”,所以朗读自然平淡无奇。为此,我想让学生从课文的字、词、句中有所得,能学会融入,学会感受,学会用心朗读。从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小到一个词、一个字,甚至一个标点。
   就拿《装满昆虫的衣袋》一课来说吧,其中一句“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当学生通过平淡无奇的语调来朗读时,我马上点出这句话中的两个感叹号,并让学生探究:“这里是不是应该用句号更合适呢?”学生马上开始注意:对呀,这里为什么是感叹号?通过联系上下文,才知道法布尔抓到这只已经关注了几天的、会唱歌的虫子时,心情是多么的高兴和激动啊!此时,你也不用教学生用怎样的语气去读,哪里要停顿,哪里声音要响等朗读技巧……学生自己就能联系实际,入情入境地去读好了。
   语文教学重视朗读,朗读的过程就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的一个反映,经过不断的训练,有的学生渐渐地也能自己去探究文字的情境了,朗读时也能读出自己的理解来了。
   美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探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习得获得知识,这样的知识才能掌握得更牢固。
  参考文献:
  [1]万福,于建福.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
  [2]彭贤智.以学生为主——当代教育改革新思潮,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156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