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改善留守儿童亲子沟通提高教学效果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彦梅

  摘 要:在社会不断进步、经济持续发展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到城市当中,而他们的子女被留在家里成为留守儿童。近几年,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不仅仅关系到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也关系到一代人或几代人的成长和发展。结合留守儿童亲子沟通现状,对亲子沟通存在问题及对留守儿童学习成长造成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几点行之有效建议,以达到改善留守儿童亲子沟通、提高教学效果目的。
  关键词:留守儿童;亲子沟通;教学效果;思考
  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与人口城市化、劳动力转移等存在密切联系,并且可预见留守儿童群体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继续扩大,这也将对他们学习、成长造成巨大影响。由于留守儿童正处于学习关键时期,受到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观念落后等因素影响,也引发儿童出现心理、学习和生活问题。加大留守儿童关注度和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留守儿童亲子沟通现状
  亲子关系作为儿童出生以后所建立的第一个关系,在儿童成长历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会影响儿童一生发展。在亲自沟通过程中,若是出现沟通不良情况,不仅会导致儿童对自身、他人形成不良认识,还会影响到儿童的实际体验。尤其是在学习上,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和监督,使其学习意识和学习动力不足,不理解的知识也没有父母从旁指导,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也将变差。与此同时,留守儿童与父母没有生活在同样的环境里,针对孩子心理状态,父母也不能完全理解,父母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工作上,对孩子的关心主要体现在衣、食、住、行上,对孩子心理出现变化没有及时发现和引导,这也将对孩子未来学习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老师都需要对留守儿童亲子沟通引起重视,并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应用改善留守儿童亲子沟通现状,促使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二、改善留守儿童亲子沟通提高教学效果的思考
  (一)密切关注留守儿童日常生活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陪伴和关心,或多或少会对他们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如性格比较内向,尤其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会出现自卑、不自信情绪,这种心理状态十分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学校和老师要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进行关注,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或班会方式,向学生讲授相应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问题解决方法。同时密切关注留守儿童日常生活,若是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获得老师、家长和同学更多的关心和照料,势必会增强儿童自信,让他们感受到来自他人的温暖,并将这份关爱转化成为一种动力,将其运用到课堂学习和与人们交往当中,使得留守儿童更加开朗和乐观地面对生活,对待学习也更加认真和积极。
  (二)采取多样化方式,强化留守儿童亲子沟通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打破了地域空间和时间限制,可以借助网络手段进行沟通和交流,留守儿童亲子沟通交流问题也能运用这一方式进行妥善解决。留守儿童父母通过現代网络沟通手段,如微信、QQ等工具对孩子日常生活进行了解,孩子所出现的生活问题、学习问题、成长问题也能够及时反馈给父母,并在父母关心、指导下进行纠正,孩子在沟通交流过程中也充分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在实际生活中留守儿童也能更有自信和勇气面对成长道路上遇到难题和困境,并努力解决。
  (三)构建必要的网络体系开展亲子沟通
  学校和老师在促进留守儿童亲子沟通中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通过学校、老师构建必要的亲子沟通网络体系,为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沟通交流搭建一座桥梁,借助这一桥梁,父母可以对学生在校学习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对学生成长道路上可能遇到的问题,父母也能够深刻理解,并提前采取措施对孩子进行思想、行为引导,为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助一臂之力。同时,通过这座沟通桥梁,留守儿童也能够对父母外出打工情况进行了解,并且透过父母工作、生活环境理解父母困境,对现有的生活也更加珍惜,并掌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习和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推动留守儿童无论是身心健康,还是学习效果都得到改善。
  总之,在本文中,对如何改善留守儿童亲子沟通提高教学效果进行探讨,主要是从留守儿童亲子沟通现状展开。留守儿童作为一种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对留守儿童教育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还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因此,要充分调动社会、学校和家庭力量,改善和优化留守儿童亲子关系,通过加强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沟通交流,让留守儿童获得更多关心和爱护,使其学习和成长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潘绮.留守儿童监护类型、亲子沟通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山西:山西大学,2018.
  [2]杨青松,周玲,胡义秋,等.亲子沟通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行为问题的影响:希望感的调节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22(6):1118-1120.
  编辑 冯志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203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