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地区小学德育途径的有效整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黄连花

  摘 要:在素质教育发展体制下,小学生的素质水平与品格道德已经逐步成为小学学校的首要教育任务,需要小学教师积极针对小学生现实存在的德育问题展开现实指导,同时也需要借助一定的德育体验、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丰富小学生的德育体验,提前预防小学生可能出现的德育问题。在农村地区,小学教师也要积极探索实施德育的有效途径,切实优化小学生的思想意识与品格发展。从实施实践教学法、实施个性化教学法、组建家校德育合力三个角度分析农村地区的小学教师应该如何实施与整合德育。
  关键词:小学德育;农村地区;实施途径
  客观来讲,农村地区的小学学校教育水平、师资力量等都与城镇地区的小学学校有着客观差异,且新课改的普及范围不广、改革力度不大,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小学教师依然存在“重知识,轻素质”的传统思想。然而,教育部为了解决城乡两极分化问题,切实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使得每个小学生都可接受公平的学校教育,在近些年来加大了对农村小学学校的投资力度,积极推进了以德育为首、全课程育人等多个新型理念,希望可以切实转变农村小学教师的传统思想与不良意识。因此,农村小学教师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口号,切实整合与落实德育。
  一、实施实践教学法
  实践教学法是指通过实践活动来组织德育活动的教学形式,看重的是小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主体验,能够综合调动小学生的感官能力,促使小学生形成完善的德育观念。在传统的德育教學活动中,农村小学教师的工作重点放在了文化课教学工作中,通常是以简单的、理论化的知识传授来实施德育,使得农村小学生难以产生共鸣,无法发挥德育的人才优化效果。对此,农村小学教师要积极实施实践性教学法,强调小学生的参与性与体验性,促使小学生在德育实践中积累德育认识。
  就如本班小学生十分向往城市生活,存在虚荣问题,难以挖掘农村生活的美。为了让小学生产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我利用放学空闲时间组织小学生到野外写生,鼓励小学生从傍晚绚烂的落日与晚霞、充满生活气息的炊烟与房屋、人们辛勤劳作的幸福脸庞、郁郁葱葱的树木与草地、多姿多彩的野花等乡村景象展开艺术创作,使其感受农村生活的安逸与静谧,引导小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当然,小学生渴望走出农村、接触外界社会的美好愿望同样是他们努力奋斗的重要动力,所以我也向学生表达了努力奋斗、认真学习是改变自己生活现状的重要捷径,希望小学生可以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二、实施个性化教学法
  客观来讲,现实环境、性格品质、人生经历、思想情感等都会影响农村小学生的道德认知,而我们却无法要求小学生按照“标准生产线”成长,所以德育也存在动态生成特点。如果实施“一刀切”,那么很可能会浪费德育机会,降低小学生对德育观点的认同感。对此,农村小学教师要积极实施个性化教学法,根据小学生的品德差异确定针对性的德育指导策略,切实解决小学生所产生的德育问题。
  就如我们班有一个小学生在家长的骄纵下变得自私、娇气,而且总是命令别人,使得其他同学开始拒绝与这个学生交往,让这个学生倍感孤单。对此,我先是认真倾听了小学生对友谊的诉求,希望小学生可以积极表达自己对友谊的渴望。然后,我就用客观、平和的语言指出了学生的问题,希望他可以主动包容与关爱其他同学,同时还要尊重同伴,改变小学生自私自我的不良意识。然后,我就鼓励这个学生主动与其他同学交朋友,也让其他同学放下之前的人际矛盾,接纳这个学生。
  三、组建家校德育合力
  现代教育学在近些年来有两个实验研究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一个结论指出教师是在学生受教期间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一个群体,而另一个实验结论表明原生家庭教育将会影响学生长远的一生。然而,农村地区的学生家长素质普遍较低,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并未接受过高等教育,而这就使得小学生受到了不良家庭环境的侵蚀。因此,在德育中,小学教师要做的便是积极与学生家长合作,共同参与德育,切实优化小学生的成长环境。
  就如在培养小学生的劳动意识,使其热爱劳动的德育中,我就组织了一次家长会,向学生家长表达了培养与提升小学生劳动能力的积极意义,希望学生家长可以积极配合,在家中为学生布置明确的劳作任务,比如每天负责扫地、刷碗,且要自己打扫自己的房间,等等。在此过程中,我会分别与学生、家长两方沟通,询问劳动教育的实施进度,及时提醒家长,避免家长因为溺爱心理而无底线地骄纵学生。
  总而言之,在农村小学学校中渗透德育可以直接优化小学生的素质结构,从侧面缩小城乡差距,切实保护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农村小学教师要积极落实德育,打造一个以生为本、以德立身的教育平台。
  参考文献:
  [1]周易祥.农村小学德育管理工作探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8(3):69.
  [2]赖仲荣.农村小学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8(7):55.
  编辑 高 琼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209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