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形势下“聚焦课堂 关注学生”教师有效教学行为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瑞娟 张叶 帖卫芳

  摘要:伴随着医学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提升教学质量成为教学改革成效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教师作为高校教育的主导者,必须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而推动教学改革进程。鉴于此,文章以“聚焦课堂,关注学生”为研究课题,分析了在教师有效教学行为中应该注意的几点问题,并针对医学学科对教师有效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行为;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4-0020-02
   一、引言
  医学专业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学科,在新时期高校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医学专业教学质量,培养更多专业型高素质的医学技术人才,成为高校医学专业改革的重中之重。这就需要各院校医学专业教师能够从自身专业技术水平出发,通过科研了解课堂教学中实际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落实医学人才高校培养目标,实现教学改革的推动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的注意事项
  所谓有效教学行为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的创新,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具体到医学专业的教学领域,课堂有效教学行为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引导与帮助。在高校医学类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对于一些医学理论知识,必须对学生引导、帮助。具体来说,就是帮助和引导学生,能够通过有效的教学设施和教学工具,搜集和整理医学理论知识,并对学生的错误观点进行纠正。例如在医学实践中,学生在实践、实验课堂中,必须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完成,确保学生操作的准确性。
  2.创境与设疑。所谓创境也就是在课堂中引入情境教学,在课程教学之前进行启发引导,设置课堂疑问,并引入特定的情境,采用语言、多媒体、PPT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主动寻找答案,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3.反馈与调控。课堂反馈简单来说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有效教学行为中的反馈,则需要教师能够结合课程教学重点、难点进行提问,并观察学生对提问的反馈,发现反馈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性地进行课堂讲解。需要注意的是,反馈与调控要能够把握互动的“度”和“频率”,明确反馈与调控的辅助课堂教学地位。
  4.有效的“讲”与“练”。对于医学类学科来说,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知识都是比较难以理解的,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合理地进行精讲,讲的重点应该是课本教材的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掌握扎实,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实践课程的讲解。另外是“练”,教师能够在确保课后作业系统布置的前提下,对一些专业技能进行练习,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技能都要逐一反馈,要重视“精”技能的练习反馈。
  5.反思与改进。通过课堂教学评价的方式,对学生反馈的教学成果进行反思,并总结日常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定期开展教师组的科研活动,互相探讨和分享教学经验,并提出一些创新教学方法,推动高校医学专业的教学改革。
  三、提升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的建议
  (一)更新教育理念,坚持以生為本
  一要引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传统“以教定学”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引入“以教助学”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理解,具体来说,就是要将课堂还给学生,以培养专业技术创新人才为目标,深入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二要重视学生医德素质的教学引导。对于医学专业的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对理论、实践知识教学任务的完成,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关注学生全面人格的培养,引入白求恩精神、生命意识和大爱精神,增加课堂的人文主义教学关怀。
  (二)强化有效教学的微技能培训
  对于教师来说,必须重视教研活动的开展,通过教研活动总结和归纳日常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并在正视自身不足的情况下,聚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技能培训:一是加强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的培训。对于课堂教学设计的培训,可以采用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的模式,年轻教师可以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请教,把握课程教学重点。二是创新教学内容形式的技能培训。现如今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也逐渐渗透到各个学科教学中。对于医学专业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来说,必须能够积极地引入,例如情境教学、多媒体教学、微课堂教学等,同时要针对实践教学内容,灵活转变教学方法,引入模拟实验、校企合作等模式。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教学创新的引入,必须以提高教师专业技术为前提,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培训,提高教师对教学改革的操作水平。
  (三)营造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
  有效教学行为,不仅仅是对教师专业教学水平的要求,还需要结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话语权,教师则需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并通过专业的医学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师在学生中的威望,不断加强课堂中师生的互动,缩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具体建议如下:首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有效教学行为就要注重“德”的建设,在确保专业教学技术的前提下,对自身进行高要求、高标准,始终保持对医学的科研精神,能够与时俱进,不断积累和丰富自身文化素养,通过端正的教学态度和科研精神,提高教师的德行,用人格魅力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其次,提高教师对课堂管理的公平性。对于日常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互动,必须给予学生平等的互动机会,避免重视优秀学生,忽视基础较差的学生。平等对待学生的起跑线,而且要重点带动基础较差的学生跟上整个班级的教学进程,不放弃也不抛弃任何一名学生。另外,对于实习阶段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一些实习经验和岗位。
  (四)建立课堂教学的反馈评价体系
  有效教学行为的判定,需要建立课堂教学质量的反馈评价体系,具体建议如下。
  1.积极开展课堂实践活动。对于课堂教学评价,可以引入师生、生生互动的评价,可以采用生生操作实践、课堂探讨等形式,让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提高理论实践能力。另外,还要积极开展多样性的教研活动,重视学生的参与性,选取学生代表参与到教师的教研活动中,并积极地听取和搜集学生代表的一些意见,进而提高教研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将科研成果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
  2.实施多元评价。所谓多元评价,就是要引入校领导、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具体来说,对于学生可以采用笔试小测、临床实践以及调查问卷的形式,反映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对于家长则可以采用家长座谈会的形式;对于校领导来说,则可以通过完善教师绩效考核指标来完成。总之,实施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能够得到多方面的反馈意见,进而创新教学改革,深入挖掘课堂中没有利用起来的教学资源。
  3.进一步完善教师反馈机制。进一步规范教师考核制度,并将考核与教师职称挂钩,在确保以往的考核指标基础之上,融入教师教学创新、教风建设、学生评价等指标。
  四、结论
  通过论述可以看出,在新时期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医学专业的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进而影响到对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这就需要教师能够进行有效教学行为理论的学习,深入课堂教学实践,发现课堂教学中内容、形式、方法和评价中的创新之处,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教学素养,通过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断推动高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屈洪兵,赵媛.近十年来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研究述评[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8,(02).
  [2]杨洁.我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现状、问题与突破[J].教育发展研究,2018,(09).
  [3]许婷,冯海英.大学教师有效教学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5,(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402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