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食用菌栽培学的综合性教学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孟俊龙 张敏 刘靖宇 常明昌 王术荣 徐丽婧

  摘要:食用菌栽培学是食用菌学专业的主干必修课程,课程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根据食用菌栽培学的教学目的和课程体系,作者对课程的理论、实验与实践教学进行了重新设计和内容丰富,提升了课程的整体性、连贯性和实用性,以期为食用菌学专业的综合性教学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食用菌栽培学;教学改革;系统性教学;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0-0099-03
   食用菌产业是利用农作物秸秆、牲畜粪、林业等农业废弃资源栽培的生态产业。近年来,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仅次于粮、菜、果、油的农业主导产业,同时也是世界第一大食用菌生产、出口和消费国。但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食用菌产业在产业关键技术研发、产业链构建与食用菌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因此,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实现我国由食用菌大国向强国转变的目标,是亟须解决的产业瓶颈问题,也是各食用菌專业人才培养单位的责任。食用菌栽培学是食用菌专业最为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食用菌栽培学的实际教学又与微生物学、真菌遗传学、真菌生理学、植物病理学、免疫学、发酵工程、细胞工程等课程的内容息息相关,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开设该专业的其他课程的教学效果。专业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教师获得理论领域知识和实践教学知识的过程。山西农业大学作为全国首个设立食用菌专业的地方教学研究型高校,紧紧围绕我国食用菌增产、增效和质量安全等重大需求进行研究,近年来,我们在努力提高食用菌栽培学教学质量的同时,对传统以传授知识为主体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了一些改革与探索,力争培养产业亟须的具有科学创新能力的科研人才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型人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就此与同行进行探讨。
  一、结合产业实际问题,编制教学方案
  (一)在教学内容方面
  1.作为食用菌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食用菌栽培学内容丰富,且不断更新,但现有的学时较少,因此,在有限的学时内,授课内容无法面面俱到,应根据专业特点对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对于地方本科院校而言,由于其培养的是地方性应用型人才,其课程体系具有实践性等特点,再结合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面向基层、紧贴行业,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服务”,显然区别于研究型高校或职业技术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不能简单地照搬现有教学大纲。我们的调整思路是课程大纲与我省的食用菌产业特色密切结合,修订后的课程理论部分包括食用菌基础知识、季节性食用菌栽培、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病虫害防治四部分,侧重点是食用菌的形态与特性、食用菌的生长及其控制、环境控制措施等。食用菌基础微生物学部分,在参考多种优秀教材的基础上,对其中核心基础知识进一步梳理,突出重点与难点,减少与其他相关课程的交叉重复的知识点。
  2.结合课题组成员三十多年来从事食用菌栽培的科研与生产实践,以及承担科研项目与合作企业的技术改良工作所获取的第一手教学资料,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把与产业相关的食用菌栽培学最新知识融入课堂,以食用菌产业实际生产需要及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需求为基础来确定课程内容,力争把最具有迁移价值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新成就、新思想传授给学生。
  (二)在教材选择上
  优秀的专业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必备条件和基础,我们以常明昌主编的《食用菌栽培学》为基础微生物部分的主要教材,同时还将黄毅主编的《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实践》及吕作舟主编的《食用菌栽培学》作为食用菌栽培部分的参考教材。
  二、寓“理”于“用”的理论教学模式改革
  (一)课程交叉知识点的理论教学方式改革
  关于食用菌栽培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知识点的讲授,教师采用建立知识点快速问答题库的方式精简该部分的教学内容,并利用在线教学软件统计学生的掌握情况,确定需要重点回顾讲述的内容。
  (二)注重学生专业素质提升的理论教学方式改革
  在食用菌栽培教学中引入“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也称作问题式学习模式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导,采用“问题启发”的方式,往往由教师确定与教学有关的问题,问题一般要求具有开放性和真实性,如针对食用菌发菌管理,提出“基于该食用菌种类的生物学特性知识怎样提高其利用培养基质的能力?”;针对目前出现的一种食用菌栽培新模式,提出“适用哪些具体食用菌种类?该模式的利与弊?”等思考题,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在具体教学的时间安排上,通过对增加重点知识点设计讨论环节,将学习者进行合理分组,兼顾优劣,并采用查询资料、小组讨论、团队观点分享和自我反思总结的方式来完成,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依托,老师则起到启发引导和监督评价作用,并将该部分计入学生的最终成绩,从而教会了学生查找、思考、分享及创新运用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专业理论知识,形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技能和自我主动学习的能力。
  三、以学生专业素质提升为目标的实验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一)实验与实践教学内容改革
  课题组采用假期选派专任教师赴企业生产一线进行实践锻炼,同时聘用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学校兼职教师,参与学校的教学研讨与实验实践教学,积极尝试校企深度融合,制定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的实验实践教学内容,提升学生运用专业技能和分析与解决实际生产技术问题的能力。
  (二)综合性实验教学和工作式实践教学方式改革
  1.在具体实验与实践教学中减少了部分验证性教学内容,增加了相应的综合性或设计性较强的“案例教学”实验内容。如将原设计实验内容“杏鲍菇软腐病病原菌的分子鉴定”与“常见食用菌细菌性病害的病原菌形态与生物学特性观察”,整合为“在食用菌实习基地寻找一种食用菌细菌性病害样本,并对其进行种属鉴定与生物学特性分析”;将“常压与高压蒸汽灭菌技术”更新为“对常用的栽培基质与材料采用不同灭菌方式的效果分析”等,并将“学生参与度”作为考核标准之一。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团队协作、小组讨论与制定方案等,不仅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还培养了其多方面的专业素质,如案例分析、专业技能、团队协作、科研思路整理等,从而便于学生能够在后续的实习与实践中对产业技术问题进行合理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并为其毕业论文选题提供思路。   2.深化校企融合,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传统教学中,由于对实际生产中环境和设备的感性认识不足,导致学生毕业后常常需经历较长的适应期。为此,课题组与位于学校所在地的山西鼎昌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相应的食用菌栽培学教学实训基地,与之建立了“专业认知+驻厂实践+科研训练+毕业实习”的培养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拉近了理论课堂与生产实践的距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与主动性。
  四、以承担项目任务为基础的任务驱动式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强化实验与实践技能的训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个有效手段。在食用菌栽培学实验与实践教学中,课题组注重以学生专业素质提升为目标的教学理念,侧重于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验实践教学的联系启发,引入了“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模式,采用“科研支撑教学”的形式,以学生的食用菌栽培综合专业技能提升为培养目标,以食用菌栽培相关项目为支撑基础,鼓励本科生参与研究生为首的课题小组或自拟课题组建科研小组的方式,参与任课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逐步形成了“任课教师+硕士生+本科生”的团队协作方式,从而实现了任课教师、专业研究生和各级本科生的多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与课堂实验大多数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并得出“正确结果”不同,科研项目往往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才能得到预期结果,经常面临“失败的结果”,通过参与课题组对错误结果的分析与解决方案提出的过程,极大地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拓宽了学生的专业视野,同时也初步掌握了科研课题设计和学术论文的撰写技能。项目实施期间,课题组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省与校级各类竞赛项目,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共计获得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2项、校级5项。
  五、结语
  近年来,我们基于食用菌栽培学的课程教学内容具有应用性较强的特点,课题组遵循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理论教学与能力培养的实验实践教学相结合、学生专业素质整体提升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课程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原则,经过对食用菌栽培学的理论教学以及实验与实践教学中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突出了理论教学内容对实验与实践教学的支撑作用,强化了实验与实践教学内容对理论教学的引导作用。在保持课程体系相对固定的基础上,强化了专业素质类项目和实践类项目,增强了课程的整体性、连贯性和实用性。整合教学资源、重组教学内容,探索构筑了分层次、重衔接的立体式教学模式体系;将教学效果的考核与评价延伸到日常教学与科研中,将食用菌栽培学课程教学打造成了产业亟须的创新型人才的培養平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食用菌专业2017届和2018届本科毕业生均实现100%就业,其中,平均考取研究生的比例达到50.1%,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获得了相关院校教师、食用菌企业及其他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当然,随着食用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对创新型人才内涵新的认识和对人才要求的提高,还需对食用菌栽培学的理论、实验与实践教学等环节开展进一步的改革与探索,力争培养更多具有复合、开放、创新特征的高水平、高素质、国际化的食用菌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兰良程.中国食用菌产业的战略地位及发展展望[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5):205-208.
  [2]张金霞,陈强,黄晨阳,等.食用菌产业发展历史、现状与趋势[J].菌物学报,2015,34(4):524-540.
  [3]Co?gun ?geyik,M.(2016).Investigating the impacts of previous and current learning experiences on student teachers' teaching experiences.Educational Sciences:Theory & Practice,16,1503-1530.
  [4]Barrows HS,Tamblyn RM.The Portable Patient Problem Pack:A Problem-based Learning Unit [J].Journal of Medical Education,1977,52(12):1002-1004.
  [5]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5):5-10.
  [6]王华荣.以案例教学推动大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育,2011,(4):62-64.
  [7]宋飞虎,李静,李臻峰,陈海英.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在“食品无损检测技术”课程中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大学教育,2016,12(24):83-8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416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