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解读文本阅读本质提高教学实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林翠黎

  摘 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设置多元化目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其掌握科学阅读方法,培养良好文本阅读习惯。但是,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中,仍然有着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文本阅读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办法进行探讨,以促使文本阅读教学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多元目标;共鸣;熏陶;层次性;核心素养
  
  一、 透过文本阅读现象,发现存在问题
  (一) 教学模式单一,目标不易实现
  在傳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小学语文的基础教育仍然以考试为主要的检测模式,所以,在小语阅读教学上,还大多是根据考纲要求进行教学,在教学方式上比较简单,并把提高应试能力作为教学上的主要目标。然而,众所皆知,小学语文的文本阅读则应该把文本作为依据来进行阅读教学。所以,时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就可能存在着相互违背的问题。如,“填鸭式”的塞知识模式,教师照本宣科把文本解剖得支离破碎,学生被动塞进知识,照抄笔记,死记理论知识,却无法灵活应用。这种简单的教学模式自然而然地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阻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无法实现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二) 浅、假阅读现象,教学效果不如意
  很多学生在进行阅读训练时,看似热闹纷呈大有效果,实则浅阅读、假阅读。什么是“浅阅读、假阅读”的现象?即,学生在阅读中兴趣低下,自觉性差,没有真正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从而收效甚微。在小学生的阶段生理特点显示出自制力差,自主意识弱,所以还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文本阅读教学时,只有进行充分准备的课前导入,才能够较大提高学生的兴趣,进而兴趣盎然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在阅读活动将近结束时,教师应该把焦点集中到教学的直接目标上——检查阅读题目的正确性,而不关注学生对文本阅读和理解的能力,导致忽视阅读过程,进而浅尝辄止、假阅读。比如说,我在教学五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时,给学生布置了任务:阅读后,归纳文章的主旨。未曾料到,很多学生直接跳过阅读过程就能回答出来——原来,这些同学怀有“武林秘籍”——参照参考书的参考答案。显然,这违背了教学的初衷,丢失了文本阅读的真正意义,于实现设置的教学目标和培养阅读能力没什么助力。
  二、 深入文本阅读本质,突破教学瓶颈
  (一) 多样情境,激发兴趣
  诚然,一切活动的前提在于兴趣。如果对事物没有丝毫的兴趣,又怎么可能投入高涨的热情?面对着这个未知的世界,小学生满满的好奇,对新事物都难免想要急切地去探知了解。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自然也不例外。在教学中,如果能善于采用合适方法激起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必然会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进一步使小学生的学习得到提高。
  各种相应的阅读情境的创设为语文阅读教学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提高阅读效率。在阅读教学中,只要积极创设各种相关教学情境,更容易使学生找到阅读的存在感,萌生兴趣,产生情感共鸣,融入到文本中,以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比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的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丝绸之路的视频,学生收到感染和熏陶,各个兴趣盎然,气氛融洽。在视频的触发中,我要求学生讲讲自己对于丝绸之路的了解,如,我市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等等。通过循循善诱,我向同学提问文中的丝绸之路是什么样,大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可见,在教学中,如能依托多媒体等进行创设生活化情境,对于激发学生潜在激情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由此,在文本阅读教学时,如果我们能抓住小学生对未知有较强好奇心这一特点,加以引导,激发兴趣,就会极大提高他们的自主阅读、自主思考。反之,增加了学生文本阅读的兴趣,有利于他们把注意力都投入到阅读中,更主动去理解阅读内容,并促进其在课余时间努力进行文本阅读,拓宽知识面,开阔新视野。
  (二) 多方并进,提高自主能力
  教学观念落后、理念陈旧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在文本将阅读教学中,我们常常占着课堂,努力唱着独角戏,而学生是受众,被动接受着。因此,学生的主动性总迟迟难以得到激发,于是对知识理解肤浅,掌握不牢固。
  学好语文的关键在于提高阅读能力,这也是语文教学中培养目标的重点。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学生个性阅读,努力让学生变为自主阅读者,提高自主能力,思维活跃。当有能力且习惯于自主文本阅读时,在课堂上就能够积极阅读,甚至会在课外开个小灶,并从中汲取所需的营养。经过一段时间后,阅读量库存慢慢增加,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武林秘籍,养成良好习惯,提升自主能力。如教学五年级下册《再见了,亲人》一课时,我采用阅读接力的方式,并对他们的阅读进行逐一点评,帮助其了解自身在阅读过程中所体现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我布置学生在课余多倾听名家阅读,拓展阅读面,丰富个性阅读体验。
  阅读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选择灵活性高。诸如,角色扮演法、阅读接力法等都是在阅读教学中比较常见。我们应该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择优选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其加深理解文本内容。
  (三) 精心设计,提高思悟能力
  学习任务中加强开放性、有层次性的特点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让他们积极探索。那么,我们要如何设计教学任务,才能够针对性,有效地促进阅读教学?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有时以学生的角度进行设计问题,这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有很大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文本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明确阅读目标,根据语文学科具有的所有层次性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并引导探究思考。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的文本时,我设计几个有层次的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思考进行有层次的阅读。如,“在你的印象中,春节是怎样的?”“你去过北京吗?”“试想一下,北京的春节又会怎样”三个学习任务逐步递进,调动了其生活感悟,强化阅读体验,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进而提高思悟能力。
  诚然,要提高学生的思悟能力,则必须提高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的参与度。这就要求我们能够进行有效的任务设计,以激发学生的激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 拓宽读写空间,提高核心素养
  拓展读写空间,建立交流平台,促使学生能够在读写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他人理解的独特之处,发现自身的不足点,并能够进行反思,从中得到启发,进而取长补短。在这种积极思维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中,学生的探究意识就会更加积极,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文本阅读能力的提高,还应该引导学生立足文本,从文本中挖掘出内涵,捕捉到学生所得到的真切感受,并能够拓展成读写空间,吞吐自如,学生将更有钻研力。在教学《中华少年》一课的“中华”部分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这样的氛围(学生眼中看到的是近代史的列强的入侵,耳中听到的是悲愤音乐)借此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感想。这个时候孩子们心中的悲凉、愤恨的感情达到极限,感悟从心头油然而起,胸臆诉诸笔端,把文本阅读与写作的融合巧妙而有效地实现了。同时,我还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班级微信互动平台,把自己写的《中华少年》读后感,传到平台上,大家交流各自的感想,这样一来,不但满足学生个体的倾诉欲望,也给其他同学带来新的思路、想法。
  三、 结束语
  文本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我们要改变不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提高主观能动性,善于读写结合,突破文本阅读瓶颈,最终实现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孟青兰.教师在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3(2).
  作者简介:
  林翠黎,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安溪县毓秀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729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