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实验与学生数学思维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小学高年级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更加深入多样的学习需求,小学数学教师利用数学实验能够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提升。文章主要围绕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实验与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展开研究,介绍了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数学实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以及培养学生应用思维等几种不同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实验;数学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当中,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逐渐产生对数学的高阶需求。教师在教學过程中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提升教学,使学生能够获得有关数学学习的深入训练,能够满足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更高层次需求。数学实验是运用实验的方式对数学知识进行验证的学习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大脑思考能力,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都有具有很好的提升作用。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认识到数学实验对学生数学学习的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数学实验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提升教学。
一、数学实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数学实验的产生是由于验证数学知识的需要,数学实验的开展需要提前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原材料,还要有一定的数学实验方法,在正确的数学实验方法的指导下,利用已知的数学知识进行推导,进而对未知的数学结论进行推导或者对已知的结论进行验证。学生进行数学实验的过程就是进行知识的验证过程。在数学实验过程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思考是有迹可循的,体现出一定的逻辑性。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性开展数学实验,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够受到长期有效的影响。
“圆的面积”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向学生讲述如何计算圆形的面积。学生在对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有一定了解后,教师指导学生对学习过的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公式进行回忆,使学生同时对三种计算面积的公式展开探究,开展探究面积公式的数学实验。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圆形与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联系,数学逻辑思考得到了锻炼。学生在数学实验中能够感知知识的前后联系,还能够对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产生感知,对学生的数学逻辑思考有很好地促进作用。
二、数学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数学实验是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的,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路是开阔的,没有受到限制。同时,数学实验是不断变化的,变化意味着新情况的出现。学生在动态发展的实验过程中很有可能出现很多的新想法,对数学实验进行改造,采用新手段进行数学知识的验证,这属于学生在数学实验过程中的自发行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有效锻炼。教师还可以在学生进行数学实验前对学生提出相关问题,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对数学实验进行思考,学生的数学思维在问题的引导下更加深入发散,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引导。
“比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要引导学生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在方格纸中根据已知正比例关系画出一定图像,根据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另一个量。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数学实验对正比例有关知识进行验证。教师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升国旗,但是你们知道旗杆的高度是多少吗?”学生在测量旗杆高度过程中使用了多种方法,没有局限在一种方法当中,创新思维得到引导,同时学生也对数学知识当中的正比例有关知识进行了学习。
三、数学实验培养学生应用思维
数学实验有理论上的实验,还有针对实践的实验,不论是理论实验还是实践实验,都能够对现实世界的生活产生指导作用,实践实验由于其本身的直接性而表现出更多的应用性。学生在实践类型的数学实验当中能够感受到数学实验与生活联系的紧密性,能够对学生的应用思维进行锻炼。学生在实践类型的数学实验当中得到的知识都是与现实生活直接相关,因此,学生也就能够得到有关应用思维的锻炼。教师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思考进行指导,帮助学生的数学应用思维更快进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多边形的面积”教学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对有关多边形面积计算的知识进行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动手实验,将多边形进行“切割”,使得多边形由原先不容易计算免得的形状转化为学生之前学习过面积公式的组合形状,方便学生对多边形的面积进行计算。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师带领学生开展的实验能够使学生掌握计算不规则形状面积的方法,学生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运用验证,数学应用思维得到很好锻炼。
综上所述,数学实验在小学高年级教学当中的开展,能够对学生的多种数学思维能力进行锻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里用数学实验能够对学生的数学逻辑思考能力进行锻炼,提升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对学生的创新做法产生促进作用,提升创新思维;能够对学生的生活应用能力产生影响,提升应用思维。数学实验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培养作用还有多方面,可以在教学实践当中探索。
参考文献:
[1]蒋亚燕.玩透“数学实验”,提升数学思维——以苏教版小学数学“空间几何”领域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2018(13):58-59.
[2]唐艳艳.实验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有效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11):7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747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