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高职学生英语翻译能力培养探研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玉婷
摘 要:面对国际化发展的时代背景,高职英语专业学生需要全面提高自身的英语翻译能力,掌握英语翻译技能,成为英语翻译专业人才。高职院校教师对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导致学生的语篇输出能力较弱。为改变现状,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英语翻译专业人才,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应该重视翻译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立足于英语课堂教学环境的創设,制定出合理的教学方案,培养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文章主要分析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现状,提出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培养高职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高职学生;英语翻译;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35-0012-02
随着国际化发展的不断深入,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其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想要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全球化发展,高职院校需要做好英语应用类人才的培养。当前,我国高职英语教学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教授,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不足,教学缺少实践性,教学方式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的语篇输出能力较弱。为了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英语应用类人才,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必须重视翻译教学,不断完善翻译教学方法,结合英语翻译教学现状与学生特点,制定培养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教学方案,提升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本文在分析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培养高职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有效措施,以期为英语翻译教学改革助力。
一、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现状
1.课程设计不合理
结合一些高职院校的英语翻译教学现状来看,所占的课时较少,教师的教学比较重视理论知识的教授。教师制定教学方案的时候,很难达到系统化教学要求,使翻译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一直处于边缘状态,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一些高职院校在教学设计中忽略了学生的专业性特点,忽略了学生的专业需求,只是单纯地一味对英语教材进行讲解,不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比如,就业方向为国际贸易岗位的学生,翻译能力是他们今后参加工作与发展的基础,而学校及教师并没有针对其需求制定非常专业化的翻译教学方案。在具体教学中,课程设置缺少实践性,教师只是将教材内容作为教学重点,没有灵活地增加翻译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教师在进行翻译教学规划的过程中,没有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不了解学生的行为特点和实际需求,只是通过英语能力测试来评价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而且在英语考试过程中,翻译只是作为一种题型出现,测试的重心仍然是固定的语法规则,这不利于高职学生翻译能力的提升。
2.教学方式过于传统
在高职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将自己作为课堂的主体,向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只注重对学生基础语言知识的教授。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只是按照英语教材中的翻译内容让学生学习,对句子的翻译主要是通过翻译课文原文来完成的,很难激发学生对英语翻译的兴趣,很难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在当前的时代发展背景下,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已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及社会的发展需要。另外,由于班级学生人数众多,加之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和课时的限制,教师难以顾及所有学生,难以帮助所有学生认识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无法将所有知识传授给所有学生,以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所以,教学方式的改革迫在眉睫。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制定专业化的、具有实践意义的翻译教学方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翻译人才应用实践能力培养为主,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为学生将来争取到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打下基础。
二、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培养高职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策略
功能翻译理论始于20世纪70年代,其反对翻译是纯语言间的转换,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译者不再只关注译文的语言转换,而是更多地关注译文、译文读者及译文的交际功能。在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翻译出来的译本具有一定的功能,且与原文本保持一定的联系,而保持什么样的联系是由希望或要求译本实现的功能(即翻译的目的)所决定的。功能翻译理论为英汉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现结合教学实践,对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培养高职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策略进行探讨。
1.优化教学内容
想要通过教学改革来满足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英语教师就要在翻译教学中引入功能翻译理论,全面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功能翻译理论的引入,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师可以围绕这一理论,设计出完整的操作框架,通过教学内容的改革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
首先,教师在翻译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翻译理论知识的教授,更要注重翻译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功能翻译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翻译实践,以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其次,教师在翻译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专业需要,有侧重性地选择翻译内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再次,教师在翻译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语言文化知识运用到翻译过程中,让学生对翻译内容中的问题进行系统化研究,使学生翻译出来的文本更具功能性,全面提高学生的问题认知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改革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翻译教学中,教师通常是通过字、词、句等让学生机械地进行翻译训练,为了让学生的翻译更加忠实原文,教师会采用自上而下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进行词汇、句式之间的对等转换。这种教学方式,实际上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学生的翻译水平得不到提升。
而功能翻译理论的应用,能够解决英语教学方式不合理的问题。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文本翻译的基本功能,然后结合文章情境让学生明确翻译的动机,并引导学生了解文章背后的文化背景。通常,翻译文本分为信息型、表达型和操作型三种。每种文本类型的翻译方法是不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掌握各类翻译方法。例如:信息型文本一般通俗易懂,所述事实包括信息、知识、观点等,注重信息的传递,英语词汇的使用较为简单,翻译时需建立语义对等,采用简单明了的翻译形式来进行翻译;表达型文本的语言通常具有美学特点,侧重于语言文字背后的情感体现,翻译时需再现原文语义内容,渲染出审美、形式与原文的相似性;操作型文本能感染读者,让读者接受并采取行动,翻译时要内容与形式并重,注重语言的说服力,使译文达到效果对等。学生在翻译文本时,需要在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根据不同文本类型进行不同风格的翻译,以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翻译文本的内外因素进行详细分析,让学生了解文本中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文本中比较能体现文化内涵的一句话拿出来,让学生们先试着翻译。如果学生对文本创作背景及其所代表的文化内涵缺乏了解,就会产生迷茫的感觉,难以准确翻译成汉语。这时,教师再进行适当引导,从文化内涵、句式、句法等方面加以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总之,教师引导学生在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进行翻译学习时,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易于接受的翻译情境。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英语翻译教学需要严格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注重学生基础语言知识的丰富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在入学初期,学习积极性较高,愿意主动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但随着英语学习难度的不断加大,一些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会逐渐丧失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需要引入功能翻译理论,制定出合理的操作框架,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运用适当的教学引导和语言知识的输入,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
参考文献:
[1]许敏.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高职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J].海外英语,2015(23).
[2]方佳.功能翻译理论视域里的高职《英语翻译》课程教学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
[3]李佳轩.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高职高专英语笔译教学[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4(01).
[4]王晖,刘峥.高职理工科学生翻译技能培养有关问题研究——以功能翻译理论在科技翻译中的应用析谈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
[5]丘晓芬.论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对高职应用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11.
[6]刘晓莉.试论功能翻译理论对高职高专院校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6(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796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