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全新的教育发展趋势下,基础教育研究工作者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教育理念的调整和创新,不断发现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并加以弥补。小学数学课程实践中,教师要紧密结合新课改需求,不断优化课程教学方法应用,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积极转变教育理念,使学生可以在获得数学知识积累的同时,提升思维品质,实现构建有效课堂的教学目标。结合参与教学实践的工作经验,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展开研究,希望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提升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教学方法;分析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可以正确思考、合理思考的能力。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对其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对学科教学质量提出新的要求,以及对培养学生素质的要求更加严格,都使得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成为重要的教学任务。数学学科本身就体现了很强的逻辑性,因此在组织数学课程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就要将逻辑思维培养的教学目标融入整个教学活动中,旨在促进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提升。
一、狭义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1.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无论是从狭义还是广义的角度分析,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都应该建立在学生的主体作用基础之上,需要教师有意识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程教学实践活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的选择都比较单一,激发学生兴趣教学目标的实现也很不易,因此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选择教学模式的时候可以贴近学生兴趣,如构建生活化教学模式,为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提供契机。
2.实行专项训练,刺激学生的逻辑思维
组织学生实施专项训练,能够对学生形成思维上的刺激,一般来说就是我们所说的熟能生巧,学生在熟悉某一定义的前提下,结合大量的与之相关的训练,深化对数学定义和原理的理解。在指导教学实践活动的时候,教师在具体的训练方案制定上可以选择抢答游戏、限时计算等,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渗透数学思维方法,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3.从细节做起,循序渐进
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实现的目标,需要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指导教学实践活动的时候,教师不要引导学生盲目拔高,而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选择合理难度的训练内容。不要让学生过于偏重机械记忆,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推导过程,从细微的地方着手,逐步引导学生思维发展,提升其思维灵活性。
二、广义逻辑思维能力的加强
1.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数学阅读能力是一个综合性定义,其代表了學生对以书面形式呈现的数学问题的理解和解析能力。数学阅读能力要求学生在数学问题、概念的相关文字阅读中,能够及时提取有效信息,形成综合性分析,最终能够整体上把握数学问题的关键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提升,使学生更擅长建构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到数学问题中蕴含的规律和哲理,实现举一反三。如应用题:“第一季度用水15 吨,第二季度用水22吨,第三季度用水30吨,第四季度用水25吨,则每月用水多少?”小学生在阅读理解环节,容易忽略“每月”,因此解题就不顺利,这个过程主要是提示我们引导小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要端正态度、更加细心,提升阅读理解水平。
2.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
知识积累是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逻辑思维培养过程中,教师首先就要强调学生的知识记忆和基础夯实,如一些需要记忆的公式、法则等,学生只有形成系统记忆,在解题应用中才能够灵活应用,才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人本教育理念看似和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没有关系,其实如果教师没有人本教育理念作为指导,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就难以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包括学习能力、思维水平等,以成绩论英雄影响不同阶段学生的自信心建立和学生的思维训练针对性[1]。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方法分析
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基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我们在实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目标的过程中,也应该切实将学生作为活动主体,构建以学生为本的小学数学课堂。如在“三角形的认识”的相关知识教学中,我在课前准备了大小、色彩不同的结合图形(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等),将让学生进行图形分类操作作为本节课的导入。在学生分类操作结束之后,我向学生提问关于分类标准的问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有的学生说道:“按照图形的形状进行分类。”也有的学生说:“我是按照图形的颜色进行分类的。”之后,我按照学生提出的分类标准检查学生对图形的分类情况,可喜的是学生的分类基本上是准确的。但是也由于小学生思维局限,他们在三角形特征总结上明显能力不足,因此我就在这个过程中强化引导,我将提前准备好的火柴分发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构建三角形,学生利用拼接、折断等方式,构建不同的三角形。生本理念下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构建活动中,这样的教学活动氛围下,学生真正发挥了自身的主体作用,对其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2.引导学生明确逻辑思维的含义
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逻辑思维能力的含义,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逻辑思维的具体解释并不清晰明确,会使学生在这个工程中产生困惑,因此基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我们建议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利用实际案例引导小学生逐步理解逻辑思维能力的含义,这更利于教学活动针对性地开展[2]。例如,在“时、分、秒”的知识教学中,我首先为学生讲解小时和分钟之间的关系以及换算方式,然后结合刚才的知识内容,引导学生自己推算分钟和秒之间的关系。然后推算秒和小时之间的关系,顺利缕清时间单位的换算思路。之后我总结思路:“刚刚大家推算秒与分以及秒与小时之间关系的思维步骤就是逻辑思维,所谓的逻辑性就是指科学的步骤,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步骤就是逻辑思维”,利用这个简单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逻辑思维的概念,为后续的逻辑思维培养奠定基础。 3.激发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小学生的思维层次比较浅显,且缺乏自主思考意识,这时候逻辑思维培养其实还是依靠具体思维作为支撑,引导学生逐步摆脱具体过渡到抽象思维阶段[3]。这就启示我们在指导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的时候,要遵循由浅入深的规律,做好引导工作,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使学生逐步参与到逻辑思维训练中,体现对学生的思维潜力激发和自主意识培养,使学生逐渐摆脱机械式的思维模式,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提升,在长时间的自己学习中形成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魔术师刘谦的视频,介绍刘谦的资料呈现出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从这里引入百分数的概念,导入课程教学内容。之后,依然是结合多媒体,我呈现动画游戏情境,利用摘苹果引导学生认识百分数和计算百分数,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重视问题的引出
问题提出和解决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提供了契机,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实践中,学生在开展思维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问题意识,关注问题提出。在日常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我结合不同年级小学生的思维水平,引导学生关注数学问题,提升对数学问题的敏感度,希望学生能够结合演绎归纳以及抽象概括等方式,学会解决实际问题[4]。例如,在“位置与方向”的相关知识内容教学中,我就结合教学内容提问学生:“你们每天从家里到学校之间往返,那么你们可以描述一下你们的家在学校的哪个方位上吗?”结合我提出的问题,学生联系自己的活动轨迹,描述位置关系,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这个过程就是学生逻辑思维发展的过程。
5.注重动手实践,开发大脑思维
學生的逻辑思维培养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实践操作环节,因此在指导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还是应该积极致力于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升[5]。例如,在“观察物体”一课的教学中,我结合小学生喜欢的积木游戏,引导学生搭建积木,要求学生搭建出形状之后从不同角度观察,引导学生从形象的物体观察到抽象的观察结果描述,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搭建想象空间。这样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化,其在操作活动中,思维能力也逐步得到提升,为数学逻辑思维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综上所述,小学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需要学习主体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作为支撑,但是对小学生来说思维能力不足是非常正常的现象,这种现象本身对小学生的数学成绩是有很大消极影响的。小学数学教师在针对性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中,要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深化思维训练,避免打击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只要教学工作者能够采用合理的方式应对,为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提供契机,则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将会得到提升。因此,笔者在下文着重分析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促进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升的关键方法,旨在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苏秀敏,张慧佳.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8,11(43):122-123,126-127.
[2]曹静,李降价,王丽佳.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1(18):180-181,183-184.
[3]潘虎,王立辉,刘天佳.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简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2(2):112-113,115-116.
[4]翁耿锐,张金龙,张慧佳.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策略[J].高考,2018,32(2):547-548,550-551.
[5]韩久红,张慧丽.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学周刊,2017,10(2):1105-1106,1108-11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814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