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金融文秘人才产教融合培养体系创新策略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职业教育改革的总趋势下,高职金融文秘专业敢于转变校企合作思路,切实追求学校、企业、学生协同创新发展,完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依托教育品牌优势,合理利用特色资源,融入现代学徒制核心要素,依据产教融合深化改革的具体目标与要求,在人才培养体系方面针对高职文秘教育教学体系中的不足环节,优化其人才培养中的组织机制、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师资队伍、评价标准等,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效。
  关键词:金融文秘;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50-0257-02
   作为职业教育文秘专业的一个重要分支,高职金融文秘专业的提出正是契合了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坚持学校经过长期积淀形成的金融教育品牌的特色,结合国家乃至地方经济金融行业的强烈需求,我们设计并实践了基于学徒制与产教融合目标要求的高职金融文秘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获得了企业与学生的一致肯定。
  一、高职金融文秘人才培养体系推出的背景
  当今社会,新的技术层加迭代、日新月异,正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发展,其必然影响了各个行业生产方式和工作手段的深刻变化,也影响了各企业岗位人才需求的标准提高,从而也引起了高等教育以及职业教育体系的内部改革。信息化时代的要求使文秘专业人才培养的部分教育教学弊端凸显了出来,表现出了一些明显不同于理工科专业,甚至与其他文科类专业也有所不同的特征。
  1.课程门类丰富,但缺乏行业特色。在我国的各类企事业单位中,特别是中小企业,秘书岗位是不可或缺的,文秘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是很巨大,但文秘专业却缺少相对应的行业依托。在高职文秘专业的教学内容设置中,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合格的行政文员等,要求具备相当水平的办文、办事、办会的能力,相对应的课程门类涉及了写作类、事务类、通识类、素质类等十几种,不乏丰富性。但由于先天的行业依托缺失,文秘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不乏一些诸如《应用文写作》、《会议管理》、《办公室事务管理》等实训强的课程,但大部分课程呈现的特点是通用性强,专业度不够。
  2.教材特色明显,但内容缺乏实用。现今高职教育各专业教材种类繁多,基本上都标注“规划教材”、“高职高专教材”、“应用型教材”、“新型态教材”等,其职业教育特征显著,理工科专业的教材尤其明显。
  3.教师队伍优秀,但来源结构单一。高职院校文秘专业的专任师资队伍在职称职级、学历素质上都配置合理,层次分明,都要求具有“双师型”的特征。但来源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文学类相关专业毕业的,大部分缺少企业工作经历或背景。虽然也有企业挂职锻炼等教师发展实践培养环节,但由于秘书的各种素质与技能需要长时间的培育,所从事岗位的新要求也变化较快,不是几个月就能完成的,以至于参与深度不够。其他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兼职教师虽然具有豐富的岗位经验,但又缺少必要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教学方式与教学组织缺少规范性。
  4.实训设施完善,但实践内容单调。针对高职文秘专业教育教学的这些弊端,金融文秘的人才培养体系就要取长补短,融入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合理要素,发挥出产教融合的优势特征,凸显金融行业与企业的个性,突出金融文秘岗位的专业性。
  二、高职金融文秘产教融合培养的基本原则
  1.以互利互赢为人才合作培养基石。深化产教融合、加快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共同的需求,也反映了国家与社会对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促使产业高速发展的深层次要求。因此,寻求合适的金融类企业,取得对产教融合的正确认知,取得校企之间充分的信赖与支持,取得共同一致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结果,便成了金融文秘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石。
  2.以学徒制模式为主要人才培养形式。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虽然在技术类专业中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比较合适,但文科类专业就稍显欠缺。从实际情况分析,单个金融类企业细分性强,专注于某个细分领域的深挖,综合性的金融集团也是由各个细分领域的分公司或子公司组成。各个岗位的技术技巧性较强,讲求一专多能,既要求对本企业的相关业务熟识,更要求对本岗位业务精通,也需要相当的经验,其中大部分是文案合作与事务性工作,与高职金融文秘专业的培养内容契合度高,因此采用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方式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三、金融文秘人才培养产学融合创新策略
  1.加强顶层设计,组织机制创新。(1)金融文秘专业学徒制订单班。根据企业所需岗位以及人才的需求标准,以文秘专业学生为主体,适当吸收经管类专业学生。(2)设立校企合作专项资金。此专项资金由三部分构成:专业申报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立项项目资金、学校出台的对产教融合与现代学徒制改革的专项补贴、合作企业出钱设立专门的保障资金。其中,企业设立的保障资金占据了整个校企合作资金的大部分,包括订单班学生的奖学金、实习津贴、业务提成、安全保险、交通补贴、餐饮补贴等,其人均总计金额超过了该企业正式员工的一般标准。这一措施弥补了由于学校财政政策的局限不能充分保障产教融合培养学生效果的缺失,也极大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优化团队配比,师资结构创新。按照国家与学校的相关规定与要求,组建由校企双方人员精选构成的教学培养团队。根据培养人才的规模,金融文秘专业的学业导师与企业行业导师的人数按照1∶3的比例构成。学业导师从金融文秘专业中具有与时俱进的职业教育理念、相当丰富的实训教学经验并有一定的社会服务资历与能力的教师中选出。行业导师则由企业经过综合评估,抽调思想可靠、业务精湛、乐于奉献并具有相当表达能力的部门高管组成。两方导师事先都进行深度磨合,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与产教融合培养方式等方面求同存异,建立了科学完善的沟通与协作机制。
  3.优化教学内容,课程教材创新。(1)保障学生职业素质与企业文化的教学优先。从一开始就通过推进“课程思政”,将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相结合、技能培养与价值观教育相结合。在培养过程中,时时强调学校的诚信文化、金融文化的内涵渗透与现实呈现,结合“务实、精湛”的企业文化,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忠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等,使每位学生的三观真正地在社会现实中内化巩固。(2)合作开发实用教材。根据该类金融企业的业务类型与内容,学业导师与行业导师系统深入沟通,根据高职教材的普遍特点与金融不同岗位的实际需求,保质保量完成活页式实用性教材的开发,在授课过程与工作过程中实时补充修订,保证了教材的时效性与实效性。(3)重新设置课程体系。按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和金融类企业的实际业务需求,调整了学校原先的课程表,增添了若干门真实可用的课程。
  4.改变教学模式,教法学法创新。(1)改变课堂教学方法。采用真实环境中的教学帮带,先集中两周时间学习每个岗位都必需的法务财务知识,然后各自分配行业导师,尽量采用“一带一”的师徒模式,集中讲授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抛弃大量枯燥无味的理论阐释,以企业目前从事的真实案例为基础,通过分享经验、解读概念、思考提问、真实操作的步骤,促使学生尽快进入岗位角色。(2)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这不仅实现了教学场所的改变,从校内课堂转换到了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更重要的是学生从原先教材中的死记硬背变成了现实工作的灵活记忆,从易忘健忘变成了理解运用,从之前学校课堂的一知半解变成了主动求解。可以明显地看出,学生的学习兴致与学校动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改变考试方式,评价机制创新。通过产教深度融合,将考场从原先的课堂教室转移到了真实企业岗位,按照企业考评机制的要求,加强阶段性任务考核的要求与比例,以实际业绩导向进行课程评价,使该岗位业务能力的考核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结语
  实践证明,金融文秘人才模式的改革创新不仅加强了与企业深度融合,加强了学徒制培养模式的改革深度,也改变了高职文秘专业教育教学的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促使了高校对企业的有效供给。这一产学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促进了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办学路径的创新,也加强和优化了高校社会服务方式、人才培养效果和绩效评价制度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刘帅,张伊轲,吕滢,魏康.“校企合作”模式下“产学融合”的探索与实践[J].经济研究导刊,2018,(26):125-126.
  [2]谢冠华,詹勇.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产学深度融合的机制与路径研究[J].高教学刊,2018,(1):42-4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914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