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环境下的高职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研究分析了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的可行性,并从教学任务设计与制作、线下学习及课堂学习等方面阐述了具体的实践过程,提出了有效实施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翻转课堂;计算机教学;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0)01-0106-04
  研究背景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模式、发展方向,教育行业也不例外。2007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所高中,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Jonatha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把授课内容录制为视频后放到网上,用来帮助缺课的学生补课。这是翻转课堂最初的教学模式,随着其产生的效果,翻转课堂的研究和应用开始风靡教育界。与传统课堂相比,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需要在更多的精力设计和准备授课,但同时给予了学习者更多的学习主动权。这种主动的学习更易于引起学习者对知识的内化,因为内部动机比外部刺激具有更持续的作用。笔者针对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展开了研究,以期能够提出更有效的教学对策。
  可行性分析
  1.翻轉课堂
  纵观相关研究笔者发现,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都是实现知识的传送和内化,但实施过程是颠倒的。如下页图所示,翻转课堂中新知识的学习在课前,学习过程中的主动者是学生,课堂不再是教师主导,而是师生协作完成知识的内化,学习的主动权更多时候掌握在学生手里;传统课堂中新知识的学习在课中,由师生共同完成,而知识的内化是在课后由学生独立完成。
  由此可见,翻转课堂更易于强化学习过程,能更好地完成知识的内化。相比传统课堂,翻转课堂的实施条件为:首先,教师为准备学习内容,需要查阅并准备大量资料;其次,教师在准备图片、视频等学习资料时要不断学习各种技术;再次,学习内容的发布及在线的协作学习要有合适的网络平台支持;最后,学生自主的学习也需要合适的网络平台支持。
  2.“互联网+”环境
  在“互联网+教育”环境下,不论是正规教育还是非正规教育,信息技术都为其带来了各种便利。一是平台的便利,各种新媒体支持数字形式的泛在化学习,开放的平台可以分享或发送学习内容,还可以通过公众账号订阅随时查看所关注的领域;二是及时学习的便利,只要有网络,学习者就可以利用各种终端设备随时随地获取知识,完成学习,同时完成学习反馈;三是更广范围的协作性学习,互联网中汇集了教育的众多领域,借助不同的新媒体平台可以实现对学习资源的共享和互动,还可以把不同地域的学习者组建为学习小组实现协作学习。
  3.实施背景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的基础公共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与专业技能,要求学生能系统地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熟练使用Office办公软件,培养学生获取计算机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该课程实践性很强,主要是综合分析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但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往往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学生自身情况。该课程的授课对象主要以大一学生为主,由于学生在进入大学前接触计算机的程度不同,所以学生自身的基础水平存在差异,教师在传统授课中很难照顾到全部学生,因而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
  第二,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学生提前做好预习,教师提前备好课,由于教学时长有限,教师主要以讲授为主,面向的对象为占据班级大部分人数的中等水平的学生,这样很难顾及到全体学生。
  第三,课程的特性。该课程是综合性较强的实践应用性课程,因而教师要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注重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才能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而传统课堂教师很难做到这一点。
  翻转课堂在课程中的实践
  1.教学任务设计与制作
  (1)教学内容分析
  本研究中由于研究对象基础薄弱,进行探究学习的能动性不强,依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目标要求,笔者将实际操作技能教学内容进行了翻转课堂的设计。首先,将实际操作内容分为三大模块,即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Office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主要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Internet的基本操作;其次,根据内容的易分解性和易操作性对每一模块细分,细分到录制微课时要求的微单元。例如,Word2013的应用,具体分解为文档的制作(文档的创建和保存、文本的操作、多窗口间的切换),字体及段落格式的设置以及格式刷的使用,页眉、页脚和页码的插入、修改及删除等,页面的设置、分栏应用及打印设置,文本框和艺术字的插入及设置,图片和自选图形的插入及设置,表格的插入及简单设置(具体编辑结合Excel讲解)。
  (2)教学设计
  此次教学主要是借助微课,让学生在课前展开自主探究式学习,课上教师根据教学反馈进行强化。为了使学生更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笔者对课前学习这一过程的教学设计主要以任务形式展开。任务单主要包括学习指南、学习任务、问题设计、建构学习资源及练习、问题档案、学习反思。例如,在Word中插入表格,其任务单设计如下:学习指南——学习主题为表格的插入及设置,达成的目标是学会在Word中插入表格并且美化表格;学习任务——重点为表格的制作及基本设置,难点为表格的美化;问题设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通过课表的制作由易逐渐变难,激发学生兴趣,突破重难点,完成学习任务;建构学习资源及练习——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录制微课,以及录制表格制作过程中常见错误问题;问题档案——在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记录学习疑问、讨论学习及建议等的空间;学习反思——通过平台让学生随时提交学习反思。
  (3)微课的制作
  本次微课录制的软件主要为Camtasia Studio 6.0,形式主要为录屏和讲解,录制过程中的短视频时间严格控制在7~10分钟,内容以前期分析构建的微单元为主,过程为完整的课堂教学过程。除了基本要求外,还遵循了以下几点:首先,新课题学习时切入迅速,并且主题清晰明了;其次,学习过程中线索清晰,恰当地结合操作;再次,教师的语言得体,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最后,课后的小结简洁,有极强的概括性。   2.线下学习
  微课的学习主要是学生根据教师要求自主学习的一个过程,由于大一学生刚从高中学习生活转入大学生活,一切处于适应状态,学习的自觉能动性不是非常强,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习效果。为了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笔者让学生自由组合分为学习小组,并自行选定学习小组长,教师加入每个小组的群内随时解惑答疑,并抽查学习过程,每次学习任务结束前小组长整理好组内学习疑惑并提交给授课教师。另外,在每次学习前,教师借助班级QQ软件和微信群的通知栏及时发布学习任务,督促学生做好学习前的相关准备工作。微课和微练习的发布同样是通过班级的QQ群和微信群发布,学习过程中要求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讨论中,组长做好记录,教师随时抽查学习进程。
  3.课堂学习
  翻转课堂中新知识点的学习是在课前,由学生在教师的督促下自主完成,课堂学习中教师以指引者和辅助者身份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和提升。在本研究中,课堂实施教学过程主要由两部分组成:首先,每个小组在课堂中分享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其他小组帮助解决,教师根据实施学习情况启发引导;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在微课学习和微练习提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现场示范操作进行答疑。在一个系列的学习后期,以项目形式将已学内容作为练习进行展示和探究,对所学知识做到综合应用。在学习中,学生从被动接受者变为了主动接受者,教师从课堂主导者变为了指引和组织者。翻转课堂中,学习为主动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实践效果分析
  本次实验选择了同一名教师授课的计算机专业的两个班级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同一名教师授课的学前教育专业和会计专业为实验班和对照班。经过为期两个半月对两个微系列的学习(Word2013和Excel2013的应用),选取了2名任课教师和8名参与学习的学生进行了访谈,并对实验班级和对照班级的考核成绩做了比较。通过访谈和成绩的比较可以发现,翻转课堂实施后整体教学效果良好,考核成绩也有了整体的提高,具体表现在:
  一是学生反馈分析。實验班级对翻转课堂这一新的教学方法认可度较高,并表示在平时的课堂学习中教师很难顾及到学生的差异性,处于两头的学生表示课堂学习中没有积极性,课前及课后很少有有效的学习互动。通过翻转课堂的实施,根据自身情况提前学习,借助新媒体平台与同学和教师频繁互动,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宽松的学习环境中,提高了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可以自由控制学习进程,在学习中随时查阅学习资料,与同学讨论合作,在自由的学习中逐渐开始探索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是教师反馈分析。通过比较发现实验班级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稳固,在综合问题的解决中应用知识点更为灵活;遇到新信息和问题时,不依附于别人,能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并能积极地动手操作;在合作性的学习和解决问题中,合作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合作能井然有序地展开;在课堂学习中能积极地形成有效交流;搜索信息时思维活跃,方式多样,能快速地找到所需信息;学习态度逐渐从被动性转为了主动性,从接受性的学习逐渐转为了探究性的学习。
  三是学生成绩及作品反馈。两次测验中,第一次实验班级的平均分略高于对照班级,第二次明显高于对照班级。实验班级中每位学生的成绩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了提高。通过两个综合项目的作品可以反映出:实验班级完整地达到了项目的基本要求和附加要求,对照班级只是完成了基本要求;在作品的美观性方面,实验班级的作品基本美观,对照班级在美观方面顾及较少;实验班级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小组成员参与积极活跃,而在对照班级中较为被动。
  总结
  通过本次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使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的应用研究,可以发现,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优化了整个教学效果,其教学成绩提升比较显著,有效地激发了学习动机,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是学生,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自由学习,在学习中能及时和师生互动,极大地激发了学习兴趣,其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学习,操作能力、合作意识及沟通能力也有了显著提高。教师在学习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从主导者变为了策划者、组织者,在教学中能做到因材施教,并能及时关注到学生的学习动态,对学习中的问题能进行针对性地指导,优化了整个教学过程,同时也培养和加深了师生之情,更加利于教学活动的实施。
  在高职实践类课程中实施以翻转课堂为主的教学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使其为教学带来更为显著的效果,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前,要有有效的教学活动设计和组织办法,要有针对性的学习视频及学习任务。在前期需要大量的人力对教学设计和学习资源进行开发,开发过程中要预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准备,不能简单地复制课本。
  其次,参与组织开发和实施教学的教师要有极高的信息素养和创新素养,还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及教学能力。施教教师还应有极强的组织能力和把控能力,随时应对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适时监控和记录整个学习过程,并及时反馈给学生。
  最后,学生要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师发布学习任务及学习内容后,及时自觉地进行学习。学生还应具备探究的能力,在遇到问题时与学习小组和教师合作交流,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
  参考文献:
  范文翔,马燕,李凯,等.移动学习环境下微信支持的翻转课堂实践探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5.
  作者简介:张思慧(1986—),女,汉族,甘肃人,硕士学位,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马炅(1963—),男,回族,宁夏人,教授,硕士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新媒体技术与学习。
  基金项目:2017年度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互联网+’下甘肃高职院校的翻转课堂实践研究”,项目号:2017A-29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953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