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包括酒店餐饮、金融保险在内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而酒店行业的发展也使得酒店管理人才的缺口日益扩大。高校作为培养各个行业紧缺高素质人才的摇篮,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更要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办学理念,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机会,这对于提升高校毕业生的求职竞争力、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题也有一定的帮助。因此,探究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已成为当前相关高校教学工作的重点。该研究重点探讨内蒙古高校优化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
[关键词]酒店管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0)01-0160-03
2015年8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確规定相关院校要改善专业结构和布局,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促进理论教学、工作实习和学历教育互通互转。校企合作模式作为校方和企业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一种办学模式,一方面可以为高校学生提供顶岗实习机会,有助于其提前了解专业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企业用人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因此,积极有效地实施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既能提高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又能降低企业用人成本和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素质。文章以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为例,首先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校企合作模式,随后指出了当前内蒙古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结合个人经验提出了几点优化建议。
一、现行的几种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
(一)洛桑模式
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是全球历史最悠久、专业声誉最高的国际酒店管理人员培训学校,始终坚持“将书本知识的教授与实际操作的指导相结合”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一套体系化的教学模式,具体体现在:第一,在任课教师的选择上,所有教师都需要经过层层选拔,在选拔阶段不仅要考察应聘者的专业理论和教学能力,而且是否有丰富的从业经验也是考查的重要内容。酒店管理专业的任课教师,绝大多数都曾经担任过知名酒店的高级管理人员,而且允许、鼓励教师在酒店中任职。第二,在课程设置上,理论课和实践课相互搭配,实践课采用实景教学的形式,而且要求其内容贴合行业发展趋势。每周为学生安排一次专业实践作业,从最基本的餐厅服务、大堂清洁做起,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二)订单培养模式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作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秉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宗旨,自建校以来,先后与省内的杭州、萧山、温州以及周边的江苏省、上海市等地的近200家酒店签订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协议,为本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实习机会。该学院还实施订单培养模式,根据学生大一、大二期间的表现情况、专业学习情况以及学生自己的意愿,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挑选学生组成定向培养班。根据企业的业务需求和人才需要,学校为定向培养班的学生制定单独的教学计划,并邀请企业的管理者、专家来校授课,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深化专业知识,又可以向学生讲解授课教师所在酒店的运作模式。学生经过最终考评合格后可直接到该酒店就业。
(三)工学交替的校企合作模式
工学交替的校企合作模式就是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其形式有很多,比如“2+1”或 “1.5+0.5+1”等,即学生利用一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和掌握基本专业技能,又利用一部分时间分散到学徒签订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这种模式有较强的实践性以及多样化的形式,有利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
(四)双定生模式
双定生是指企业与高校签订协议后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学生。双定生的独特之处是定向培养学生但不一定是定向招收学生,其就业率极高。
很多高校都在积极寻求多种多样的深化校企合作的模式,但是因为有很多方面的制约,比如支持力度不够,资金投入较少等,从而使我国酒店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仍存在比如校企合作形式单一、师资力量有待加强、缺乏实习考评机制以及学生参与兴趣不浓等问题。
二、当前内蒙古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校企合作形式单一,办学模式有待优化
现阶段内蒙古许多高校虽然都开设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但是从实际教学来看,还只是停留在基础运作层面,例如学校与本市酒店签订实习协议,然后安排符合条件的在校学生到酒店顶岗实习。而学生到酒店后具体完成了何种实习任务,以及实习结束后取得了哪些成效等,校方却没有给予明确的说明。仔细审查双方签订的实习合同后发现其中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甚至有学生抱怨酒店安排的实习任务过重,有时还存在加班加点现象。除此之外,虽然学生到酒店实习需要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但是适当接触一些管理上的知识和学习一些管理技能也是必要的。很多酒店只是将实习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并没有给予学生学习管理的机会,久而久之也会影响学生的热情,甚至对酒店管理专业就业感到失望,从而导致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转而从事其他工作。
(二)师资力量有待加强,“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
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双师型”教师不仅在专业教学上有很深的学术造诣,而且具有酒店管理从业经验,因此他们对行业发展有更好的把握,也比较重视实践教学。但是根据粗略的统计结果来看,内蒙古各个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大多没有大型酒店的任职经验,这对实际的专业教学质量产生了不好的影响。此外,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人数也明显不足,尤其是随着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新生数量增加,师生比严重失调,根本无法达到合理配备导师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每位教师要负责两三个班级的实训任务,就难免会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 (三)缺乏实习考评机制,学生参与兴趣不浓
内蒙古高校目前还是采用学分制的评估方式,学生如果修不够学校规定的学分,不仅会直接记录在个人的档案中,而且将会面临无法毕业的问题。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学校方面只负责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而对学生在实习中学到了什么、知识转化率的高低则没有进行系统化的考察。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学生不能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在酒店实习过程中得过且过,不珍惜实習机会,从而影响了其实习质量和专业能力的提升。同时,由于学校并未将学生的实习成绩纳入考评体系中,这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际效果因此被大打折扣。
三、内蒙古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优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校企合作作为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在高校各个专业中都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为了确保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开展,向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内蒙古高校还需要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优化模式,这也是实现高校自身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
(一)成立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
校企合作虽然是一种合作高校和酒店共赢的模式,但是在具体开展过程中仍然面临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合作过程中学生的安全问题、实习任务安排问题等,这些内容都需要在校企合作合同中进行明确说明,以保证学校和企业能够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内蒙古高校和酒店可以分别抽调人员,比如辅导员、优秀教师、企业高管和技术骨干等,组建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双方经过充分讨论和协商,确定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流程,制订细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还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实习环境,为校企合作的继续开展奠定基础。
(二)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升其教学能力
内蒙古高校在开展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时,必须高度重视教师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内蒙古部分高校也要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尽快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其主要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内蒙古高校提高酒店管理专业教师招聘门槛,除了要求教师具有教学经验和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外,还必须有一定的酒店管理经验,以便于其入职之后能够更好地开展“工学一体”的教学。此外,内蒙古高校也要为酒店管理专业在职的青年优秀教师提供定期的培训机会或定期组织在职教师在假期及其他灵活时间到企业学习,提升实践能力,完善知识与技能结构,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能力,为校企合作教学能够更好地开展提供教学支持。第二种是内蒙古高校可以从合作的酒店聘任管理者作为高校的兼职教师或专家,定期到学校开办讲座,或是担任专业教学工作。也可以不定期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以及行业内知名的从业人士到校为学生讲授酒店行业信息、专业操作技能以及培训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让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市场需求,以使学生能够了解到酒店管理的前沿知识和理论。第二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短时间内充实高校教师队伍,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有明显帮助。
要充分发挥酒店外引人才的作用,就需要建立双导师制,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学校在职教师和酒店技术人员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双导师制的最大特点是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以更好地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与现代教育理念。一方面,让学生直接参与生产,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推动校企产学研结合;另一方面,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这是在充实人才资源储备的同时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
(三)建立健全配套的评价体系
在“校企合作,工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师不仅要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还要重点思考如何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必须有一套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构建的多元评价体系。多元评价体系由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组成。通过建立一套具有普适性的评价机制,将学生的实习情况和实习结果纳入学期的考评成绩中,以此来激励学生珍惜宝贵的实习机会,确保学生能够从中学习到丰富的经验。例如,学校方面可以安排数名实习督导教师,每名督导教师负责20~30名实习学生,对这些学生在酒店实习期间的表现情况进行记录。这个过程性评价由酒店师傅、顾客、酒店同事共同完成。另外要求每批完成实习的学生,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考核,这个考核结果可以直观地反映学生在酒店实习的成果,因而可以作为终结性考核。考核采用比赛、实操、问卷调查、笔试等多种形式。可以对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多元化评价。通过建立类似的评价体系,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内蒙古高校校企合作的教学成效;另一方面,在长期的多元考核中,酒店企业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知人善任。
(四)拓展校企合作的范围
近年来,酒店管理行业发展呈现出多元化趋势,高校为了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场合的工作要求,除了与本地的酒店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外,还要关注其他模式的实习机会。例如,在2017年举办的第九届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某高校由于经常与运动会举办方联系,就获得了安排80名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参与本次运动会的餐饮接待工作的机会,从而锻炼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内蒙古高校还可以积极选择其他形式的合作模式,为本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习机会,让学生在实习中检验理论知识,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而不断改进和完善,确保在毕业后能够顺利找到一门专业对口的工作。
四、结论
酒店管理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专业,为了培养酒店行业紧缺的管理人才,高校一方面要通过优化师资力量、完善考评模式等方法,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又要通过校企合作模式,积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联系,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机会,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实现个人专业综合能力的提升。这样一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就会显著增强,对高校今后的招生和发展也能起到积极作用。 内蒙古高校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对于校企合作模式在观念上已经非常重视了,但是对于如何深化其开展并让其保持可持续发展,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一些高校内部没有设立专门的校企合作管理部门,都是由酒店管理专业所在学院自行寻求与各酒店的合作,签订协议。学校无法对校企合作进行实质性的有效管理也缺少对酒店的监督。在高校外部,需要建立长效的企业动力奖励机制。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如果能够得到财政、政策上的一些优惠,就有可能让更多优秀企业积极加入到跟高校的合作中。因此,要想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需要政府积极制定及落实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大支持力度。
[ 参 考 文 献 ]
[1] 巴佳慧. 高职酒店管理專业“双导师制”育人模式研究[J].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5(2): 54-58.
[2] 戴晓丹,于庆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为例[J].亚太教育,2016(11):221.
[3] 李文秀. 酒店管理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商论,2015(27): 175-177.
[4] 葛玲妹. 现代学徒制“四维立体”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研究:以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职教论坛,2017(11): 53-57.
[5] 马艳国. 内蒙古东部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对外经贸,2016(7): 156-157.
[6] 欧钟慧,贾桂康,李英策.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理念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18):97-100.
[7] 邱莺平.浅析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及WBL(Working-Based-Learning)课程改革[J].经济管理:文摘版,2016(10):116.
[8] 王美娥. 高职涉外酒店管理专业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 88-90.
[9] 杨红波.高职教育酒店管理专业“HOTEL”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9):78-81.
[10] 赵燕.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策略[J].教育探索,2013(4): 61-62.
[11] 张志纯,陈文知.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深度实践与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7):4-5+7.
[责任编辑:庞丹丹]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089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