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变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罗建国 王宇强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发展,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也在不断发生变革,如何探索出一条适合国情的人才培养道路,一直是广大学者研究的问题。文章通过对教育信息化的特征研究,再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并在教育信息化这一大教育改革环境下,提出了现阶段适合我国高校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对师资力量、信息化平台、教学方式三方面的改革,对于进一步推进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培养高技术、高素质的信息化、国际化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3-0200-05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教育信息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国民素质提高的基础,不论对于国家还是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而教育的核心要义就是对于人才的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需要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信息化的教育模式下,人才培养体系的变革更趋于国际化。教育信息化作为现代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方向,需要高校重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加大公共教育资源的共享力度,同时也要加强信息化的管理力度,实现高校的智能化管理,还应当着眼于师资力量建设,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不断地提高信息化、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水平,不断地突破现有的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方式,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突破传统信息化设备运用的束缚,真正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人才的培养。在新时代下,随着高新技术行业的发展,企业对于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高素质、国际化的人才越来越得到各个国际企业的青睐。而高校在教育信息化这一大的教育环境下,进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体系将创造出巨大价值。罗红娜基于过去的沿用至今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现代的人才培养需要,提出新的高校教育模式。
  一、教育国际化和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教育信息化特征
  作为21世纪最鲜明的两大特征——全球化和信息化,世界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日益频繁,高校的教育国际化已由早期的引進外籍教师资源以及公派留学生,转变为现在的高校教师海外进修,国内外高校间学生的联合培养,以及校企合作办学或者中外合作办学等多样化人才培养形式,为高校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提供了众多有价值的参考,对于高校研究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人才培养有重大意义。叶琳,王增涛基于高等教育管理和国际商务两种不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研究得出目前较为简单的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念框架,简单介绍了框架包含的内容,并根据框架研究了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形势。
  教育信息化作为现代高校教育努力的方向,依靠不断革新的信息技术进行国际化人才培养,在教师资源、教学内容以及高校的信息化管理有着重要变革。通过“互联网+教育”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域链等高新技术来革新教育的形态,改变人才的需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紧跟世界的教育信息化步伐,通过国家政策的推动,以及各个高校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巨大成果。高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明显提高,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也逐步完善。而党的十九大也在新的时期对于我国高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愿望。新的时期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强调以能力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而教育信息化的诸多优势为这一理念的推行铺平了道路。
  “互联网+教育”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正是高校教育信息化推动下提出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信息技术对人才进行科学的管理与教育。秦如祥基于社会对于教育信息化认识不深的问题,详细介绍了教育信息化的本质,有助于社会对于教育信息化的合理运用,但对于人才的培养形式并没有多做介绍。在信息化的教学中,依靠互联网技术将实现对于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变革。学生将作为主体,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与活动中,总结吸收当前所学知识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冯霞敏基于对于信息化的基本概念介绍,分析了信息化教学的特点,给出了信息化教学的实现方式并考虑这个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将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化素养,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课下教学资料的共享,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
  教育的信息化使得信息的传递大大加快,网络化的学习,更使得学生仅仅利用一台计算机就可以轻松地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随时随地地去学习,不再受时间环境的限制,而且获得信息所需的成本也大大降低,有利于信息的传递;教育信息化使得高校依靠计算机互联网传递一些优质教育信息。通过网格直播式的教育,可以实现优势教育资源的区域内共享,使得学生找适合自己的优秀教师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对于直播过程中学生所遇到的共性问题可以实时简答;教育信息化最大的特点是对于平台的建设,为师生和学生间提供一个可供交流的平台,实现信息在平台的传递。传统的教学是主要依靠教师,由于课程与课时的安排,教师也很难有时间与学生进行课堂交流,即使有时间,也只是对于个别同学的问题单独进行解答,学生人数众多,难以全面解决问题。而在信息化的教育模式下,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一些教学资源的上传与分享供学生课下学习,也可以利用网络技术给学生提供一对一式的视频教育,针对学生的个别问题加以解答与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教育信息化本质上是基于传播感知载体和方法变化前提下的实体行为形式和内容的变革,是知识技能传递与获取的途径和形式的变化,是能力和素质训练和获取方式与途径的变化。
  二、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背景下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架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直重视教育的发展。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使得全社会统一了科技和教育振兴国家的方针,人民对于教育的重视力度也在逐渐提高,国家的科研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增强了国家的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人才战略的实施,进一步将国家的工作重心放到了发挥人的作用上来,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依靠科学的人才培养方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一直以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紧跟世界高校人才培养的脚步,不断进行着发展与蜕变,一直探索着优良的人才培养模式,积累着人才培养的经验,为国家和社会输送着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在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背景下,教育作为发展的重点一直受到国家的重视,对于教育的投入力度方面也在不断加大,基础教育设施不断完善,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不断缩小,在人才培养方面也是成果丰硕。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教学模式作为新兴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高校面临的各种难题迎刃而解。随着国家公共资源进入高校,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共享,“超星慕课”“尔雅通识选修课”的引入,使得可供学生学习的内容大大增加,而且由于都是网络课程,学生现在也能够做到足不出屋就可以,而且所选课程都是名师授教,教学的质量也可以保证,随着后续系统的完善,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能够在网络上实时交流,实时解决问题,减轻了教育资源使用的压力。虚拟实驗平台的搭建,使得一些简单的教学实验能够通过网络进行完成,学生也能够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说明。
  因而,高校发展信息化教学,对于学校、教师、学生都是受益良多,对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具有重大意义。信息化教学是全球性人才培养的趋势,信息化作为载体,作为人才培养的工具,应当积极去探索利用。但是,由于信息化教学在中国起步较晚,对比一些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需要我们加强对于信息化教学的研究。
  三、教育信息化助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变革的实现
  随着全球各国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中国也紧跟教育发展的趋势,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步伐,信息化技术与设备在广大高校得到了推广与使用,教师通过运用信息化技术的手段,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模式,课程安排更加趋于合理,与以往的课堂教学形成了明显的对比,依靠信息化平台的共享,学生对于课程的预习、学习、复习更加容易,学习内容也更加多元化,创新了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张竞基于教育信息化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影响,提出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并介绍了实现人才培养的有效方法。信息化时代,涌现出一批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对于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高校作为人才的输送基地也应该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革新人才培养的方式,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育,在加强学生必修课程学习基础上,还要积极引导学生运用信息化平台进行学习,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发扬创新精神,培养创新思维,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强化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新时代国家和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目前,国内诸多学者对于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人才的培养也提供一些可供参考学习的途径。
  (一)助推变革的可行节点
  1.学习思维的改变。信息化技术作为一种学习的手段,主要是对于人学习思维与方式的转变,不论是“知网”的引进,还是全球性网络学习平台“慕课(MOOC)”的走进高校,都使学生在答疑解惑方面获得较大提升,通过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学生获得新知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通过对于“知网”上文章的下载阅读,创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打开了科学的大门,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思想,主动去学习,积极去寻求答案,并在收集的过程中学会对于知识的归纳与总结,形成自身独特的认识。
  2.学习资源的海量扩大。信息技术最突出的优势就是信息的全球范围内共享,通过信息化的技术与手段,人在获取学习资源上变得更加轻松便利,而学习内容也是全球范围内优质学习资源,而且资源的共享,使得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将自己的学习资源进行共享,使得全球性的学习资源更加庞大,这一点对于高校师生的学习更加有利,有利高校师生的终身学习。
  3.教学模式的改变。信息技术在高校的运用与推广,对于高校传统人才培养的革新具有重要意义,人才培养方式更加灵活多变,突破了课堂学习的禁锢,更加提倡“网络+课堂”的学习模式,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开放性学习,通过互联网,学生甚至可以向不同院校的教师与不同地域的人进行相互的交流与学习,真正地实现教育的公平。
  (二)助推变革的有效途径
  1.加强教师信息化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质。在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中,教师队伍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首先要熟练掌握和应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汲取知识,培养创新能力,时刻站在科学发展的前沿。为此,高校应该加强对于教师的信息技术的培训,定期在高校内开展一些培训活动,放眼于全世界,积极向其他各国高校取经问道,强化本校的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同时,高校积极引进一些具有国际信息视野的年轻教师,通过将自身所学到的信息技术应用到所带班级,通过一系列信息化手段,针对国际科技前沿进行教育教学,以此来提高人才培养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加强国际化的学习。
  2.加强高校智能化、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提高学校的管理能力。高校作为一个教育的系统,系统内部结构复杂,部门分级较多,部门间信息传递速度较慢,影响着教学改革的步伐,对于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以及高校对于师生的管理也是极大的阻碍。而校内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可以轻松解决这一问题。通过高校内信息平台的搭建,信息传播速度可以明显加快,提高了高校对于师生的智能化管理水平,对于加快教学改革步伐具有极大的作用,而且通过这一平台的搭建,校内部门之间也可以相互沟通与联系,协调配合提高办事效率。
  3.加强高校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丰富高校的教学方式。在当前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模式变革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高校教师除了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以网络课件的形式将自己所要讲授的知识呈现给学生外,还可以通过一些教学个人网站或者博客等方式,将自己的一些教学视频、教学课件、科研成果等资源不断地跟新传送给学生,供学生参考和学习。网络学习作为高校师生新的学习方式,合理运用,能够提高师生的学习质量,依靠信息技术通过精品课程的开发对学生进行教学成为高校信息化教学的必然趋势。曹祥瑞基于现代信息化教学的独特表现,强调了数字教学资源与课程结合的必要性,给出了两者结合的类型以及实现的方法。   (三)助推变革的基础条件
  1.政策基础。教育信息化作为全球性的人才培养趋势,全球各国也不同程度地进行教育信息化的改革,中国作为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后起之秀也紧跟世界信息化的趋势,发布了一系列国家政策进行教育信息化的推广与运用,加强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得教育信息化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巨大的影响,深化教育的改革,依靠信息技术,改革高校的教学模式,推动着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2.硬件基础。全国高校在经过长期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在信息平台的建设和运用能力上得到了巨大的提升,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校园网络实现了全面覆盖,公共优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也相继建立,公共教育管理平台也在不断完善,都使得高校师生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有了便利的条件,对于高校师生认识和使用信息化平台提升自身的素养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创新了人才培养的方式,使得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更加灵活多变。
  3.人员素质基础。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应用,手机智能化速度的加快,互联网技术走进千家万户,人们对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力明显加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在通过计算机来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没有人能够脱离计算机而单独去学习,这就为教育信息化改革创造了良好氛围,为高校信息化教育铺平了道路。
  四、教育信息化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变革的实效性评价
  1.教学资源评价。在信息化不断推进的高校,信息资源也是不断地推陈出新,多媒体素材、多媒体课件以及一些网络课程、网络图书资源等,教育资源丰富庞大,对于师生的终身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高校的信息化改革过程中,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因而对于高校信息化运用能力的评价,首先要对高校教育资源进行评价。
  2.教学方式评价。高校教育信息化最突出的变化就是教学方式的革新,对比以往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更加灵活,教师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对于课程学习的安排更加合理,可以参考一些优质教学资源精简课堂所要讲授的内容,并提供一些相关教学视频供学生课下学习,做到教师辅助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给予学生一定的主导性,自主地学习、探究,启发学生的创新性学习思维,对于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因而,教育信息化下,需要加强对于高校信息化教学的评价。
  3.教学效果评价。过去,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往往最终会落实到试卷考试质量上,对于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较为片面,而且当代的教育旨在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学习成绩作为其中的一方面并不能代表教学的全部。教育信息化下,还应当考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的安排能力,对于优质学习资源的判断能力等,这些对于学生以后步入社会进行工作和学习都有巨大的影响,对于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教学效果的评价作为教育信息化下人才培养的最终测试,对于高校的教育信息化改革力度评测有着明显的效果。匡中芹基于各个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程度的不同,提出了对于高校教师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的评价指标,评价内容较为全面。
  五、结束语
  教育信息化是全球高校教育发展的趋势,我们应当响应国家的教育信息化政策,积极推动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注重可行的环节,提升高校师生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加紧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平台建设,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共建,提升高校信息化管理能力,加强高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校园网的全面覆盖,鼓励和提倡高校师生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学习的方式,创新高校对于人才培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高校学生走出校门,迈向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
  參考文献:
  [1]罗红娜.大数据环境下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12):27-28.
  [2]叶琳,王增涛.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一个类型框架与评价[J].比较教育研究,2018,40(05):43-52.
  [3]秦如祥.教育信息化的概念、特征和目的[J].理论探索,2004,(03):63-64.
  [4]冯霞敏.信息化教学的本质与要素[J].江苏教育研究,2017,(03):14-16.
  [5]张竞.基于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04):149-151.
  [6]曹祥瑞.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教学资源与课程问题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26).
  [7]鲁砚青,张玉岭.基于教育信息化应用技术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人才资源开发,2017,(18):83-84.
  [8]何克抗.教育信息化与高校教学深化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7,(10):64-71.
  [9]王珠珠.教育信息化2.0:核心要义与实施建议[J].中国远程教育,2018,(07):5-8.
  [10]匡中芹,KUANGZhongQin.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5,(7):23-26.
  [11]陈琳.中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与路径选择[J].教育研究,2012,(4):50-56.
  [12]何克抗.智慧教室+课堂教学结构变革——实现教育信息化宏伟目标的根本途径[J].教育研究,2015,(11):76-81.
  [13]吴淑珍.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1(24):186-188.
  The Reform of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LUO Jian-guo1,WANG Yu-qiang2
  (1.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chanical & Electrical Department,Beijing 101601,China;2.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Graduate School,Beijing 101601,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ization,the talent training syste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lso undergoing continuous changes.How to explore a talent cultivation path suitable for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has always been a problem studied by scholars.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of talent training mode,and in the context of education reform,this paper proposes a feasible method for the informatiz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The reform of the three aspects of teacher strength,information platform and teaching method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further promoting the informationization constru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cultivating high-tech and high-quality informationized and internationalized talents.阿
  Key words:Educational informationization;Information technology;Talent training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398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