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导学案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新一轮的课改中着重强调“关注学生”,因此,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将原本的属于教师的“一言堂”交给学生,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求师生双方能够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主分析解决问题和讨论合作能力等方面都产生了显著的效果。本文探讨在初中化学概念及原理课、计算课和实验课中运用导学案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以及老师的教的课堂效果。
  关键词:教学模式;学案设计;初中化学
  化学导学案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而设计出优秀的导学案并能够合理地使用,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结合我校学生实际学情的基础上,将新课改理念以及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结合后,我尝试着改变了导学案的设计,鼓励学生逐渐地适应了在新的学案引导下进行化学的学习,课上积极的发言和展示,在尝试了半年后发现,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不再排斥,也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教与学的效果。
  一、在化学概念及原理课中化抽象内容为具体化
  化学概念和原理本是由前人经过长期的努力摸索而得出,如果机械地让学生进行记忆,虽也能达到知识传授的目的,却忽略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地通过相关的实验现象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从而进行思考和总结,让原本抽象的原理变得具体化和直观化,教学过程也变得顺理成章而不是生硬地灌输。
  我在《质量守恒定律》一课中,为加深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以及对实验的思考和总结,我设计导学案在课前的预习中安排了与质量守恒定律相关的视频资料,资料中包括书中的实验演示和问题的思考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的简介,引发学生思考的同时也让学生通过对历史的了解開阔视野。
  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在学习时,为了区分,应找出他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例如,在讲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时,我设计的导学案将其与原子质量的概念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初中化学的概念与原理教学可以说是化学基础知识的精髓部分,只有清晰地掌握概念和原理知识才能学好化学知识,才能形成正确的观点和方法。
  二、在化学计算课中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化学计算课是初中化学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每年的中考题中计算类的题目是必然出现的,而每年的最后一道大题几乎都是关于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并且初中的计算大题是要求学生写出具体的计算步骤的,具体的步骤占有具体的分数,而初中化学所涉及到的计算课可以说是以后高中学习化学计算的基础,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主要是将已经学习过的质量守恒定律内容、相对分子质量内容以及化学式的计算等的内容与化学方程式内容结合在一起,理解起来并不难,但需要同过计算过程锻炼学生思维的严谨性。
  例如,在“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中的合作探究部分,我在导学案里设计下列计算题:
  1.加热分解99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2.通过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可以制取工业上所用的氧化钙,反应同时有二氧化碳生成。请试着计算,若要值得14t的氧化钙,则需要在工业上煅烧石灰石多少吨?(要求写出具体的计算步骤,步骤不全,扣除相应分数)
  在拓展提高部分,我在导学案里设计下列计算题:
  l.硫粉能够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则若将32克硫粉完全燃烧,需要消耗的氧气质量是多少呢?燃烧后能够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是多少呢?
  2.实验室通过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可以制取氧气,现在实验室需要制取36克的氧气,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需要消耗的高锰酸钾的质量是多少才行?
  3.实验室中有一份不纯的氯酸钾样品,为了测得该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某同学向该样品加入二氧化锰并混匀后加热,加热前固体总质量是6g,其中加入的二氧化锰的质量为1g,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是4.08g,试计算(1)生成的氧气质量是多少?(2)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3)样品的纯度为多少?(均要求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能力,依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设计导学案教学。尽量做到,每讲一类例题,都让学生进行同步练习和跟踪练习,务必讲清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让学生做一道会一道,另外,重视解题技巧,教会学生做到难题巧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化学实验课培养探究、设计实验的能力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因此,实验课对于化学教学来说是犹为重要的,在三维目标的指导下除了要掌握实验步骤和操作要领,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还需要学生能够通过一个个的实验、实验的操作、实验的设计等来培养学生自主动手的能力,创新设计的精神,提高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二氧化碳制取》一课中,为了让学生快速地抓住本节课的关键内容并对该内容产生兴趣,我设计导学案在预习环节中的视频中给出了氧气的制取、氢气的制取相关实验的回放,同时分别给出了能够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多个化学反应现象,让学生自主地去思考哪一种方法更适用于实验室中二氧化碳的制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证明了,该方案是可取的,一部分同学在课间的时间就放出了老师给出的视频资料,并展开了讨论,每个人都能想到不同的因素、也提出了很多的问题,同学们在课间玩耍的同时就完成了思考的过程,轻轻松松地抓住了课程内容的关键,只等上课时和老师的进一步的梳理。
  这节课的导学案从学生的自主预习到讨论,实验等所有的步骤都隐含在其中,与其拘泥于死板乏味的程序,不如让学生自主去体会和总结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整个课堂均以学生不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为主线,把问题以引导的方式抛给学生,在弄懂了诸多的问题后,学生也就真正地掌握了课程内容。
  实践证明:在结合实际教学环境下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减少了许多学生学化学难、兴趣低的情况的出现,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998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