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医专业高校课堂教学改革体会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艾碧琛 肖碧跃 易亚乔 郜文辉 刘娟 雎世聪 喻嵘

  [摘 要] 中医既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又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高校中医专业为研究主体,分析中医专业的教学现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改革教学模式的几点建议,希望在某些方面为中医专业教学提供思路,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關键词] 中医专业;高校课堂;教学改革
   素质教育背景下,原有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教学形势的需要。信息技术逐渐走入课堂,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信息技术所衍生出的教学模式为师生共同交流、探讨和提升教学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实践证明,无论是对中医还是其他专业而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当引起教育界的重视。
  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中医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西医的引入对中医带来了极大冲击。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以及教育界、卫生界的努力下,中医得到很快发展,为适应中医发展的新形势,促进中医人才的培养,改革中医专业培养体系被提上教学工作的日程。
  一、高校中医专业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高校中医专业课堂教学面临如下问题:教师将自己视为课堂的主导,忽略学生的参与性,在教学过程中并未与学生进行互动,导致学生无法融入课堂,教学效果不佳。虽然以多媒体为代表的教学工具已经在高校课堂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但并未取得预期成效。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教学模式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教师主动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压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生积极性无法充分调动,长此以往,不仅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要想扭转当前的这一不利局面,有必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
  二、高校中医专业课堂教学改革探索
  (一)结合专业特点
  由于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和运用医学知识的机会少之又少,学生入学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来了解这门学科。中医知识庞杂且学习难度较大,每门课程都需要学生进行熟读记忆,要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学生的努力和教师的引导不可或缺。中医专业学习是连续、循环的过程,课程环环相扣,知识大量交叉,如何提高基础学习的效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医,是教师必须思考的主要内容[1]。只有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重视课前准备
  中医专业学习的传统方式,主要是阅读和背诵中医典籍。在信息化社会,中医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慕课等平台,在教师的指引下,对教学视频进行选择,从而完成跨校、跨学科的学习,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脉络的掌握,而且为学生自学提供了条件。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任务,一是及时答疑,帮助学生扎实地掌握专业知识;二是因材施教,制定并实施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提高其自学能力,为中医专业教学的改革奠定基础。
  (三)突出临床教学
  中医思维大都是在解释客观现象的过程中形成的,例如,误服麻黄会使人出现平喘、利水的情况,由此推断麻黄具有平喘宣肺、利水消肿的功效。由此,在中医教学时,教师应重视实践,以临床教学为切入点,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
  课堂互动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以讲授为基础,穿插小组讨论、病例分析等活动,在发散思维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兴趣。目前,多数高校都已经把多媒体作为主要教学工具,在教学过程中对其加以运用,如何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成为教师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一方面,教师应利用多媒体设备对课件进行制作,整合搜集文本、短片和动画,突出课堂的生动性,以更直观的方式将枯燥的中医知识呈现给学生,降低学习难度。例如,在对“六淫”致病知识进行讲解时,可以播放六气特征、变化等内容,引导学生将六淫致病和自然界的六气相联系,再对相关病因进行分析。另一方面,教师不应过于依赖多媒体,而应将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对于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理解消化的知识,教师可以借助教学板书,对其进行深入讲解,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五)巧设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中医专业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成多个小组,要求每组成员围绕特定专题或病例展开讨论,独立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实践证明,分析病例能够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探究、处理病证的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在选择病例时,教师应重点考虑所选择病例是否贴近实际。病例分析主要是将理论和临床相结合。例如,在对内科学的“胃痛辨证”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寒邪客胃、肝气郁结等不同病例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快速掌握与胃痛症型相关的知识。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科研方向,为其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平台,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探索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2]。
  (六)借助互联网平台
  信息化社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盛行,教师可以将学习平台由课堂向互联网延伸,要求学生在空闲时间利用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深入学习,真正做到资源共享与交流。这种教学模式具有简便易行、内容丰富的优点,可以使学习氛围更加活跃,不仅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增强,学习质量也会有所提高。首先,教师应建立QQ群、微信群,为学生提供实时交流和互动的平台,随时解决学生的各种疑问;其次,学生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提出自己遇到的问题,例如,腹部不同部位疼痛分别对应何种病征,由教师在线辅导并答疑,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实时交互等方面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最后,教师应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章、视频发送至所建立的互动群,减少学生找寻知识的时间,使学生的知识储备更加丰富。
  (七)完善现有的考核体系
  科学、有效的考核体系应当综合多种评价,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与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在移动设备上建立全题型题库、多媒体题库,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使课堂学习、课后练习更富有趣味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对课程评价系统进行完善,充分利用问卷调查等方法,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指导。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明确实践的重要性,在空闲时间主动跟随医师前往医院坐诊,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不仅可以让学生对中医知识理解得更准确,还能提高学生的临床水平,使学生成长为理论扎实、能力突出的中医医师。
  三、结论
  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的差异,直接导致学生的认知差异。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采用固定教学模式,其效果往往难以达到预期,只有做到因材施教,结合学生情况和中医专业特点,将多种教学模式进行结合,才能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娟.浅谈中医专业高校课堂教学改革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12):23-25.
  [2]田春雨,吴范武,李继安,等.基于中医思维培养的中医药特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20):27-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141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