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二本院校毕业生就业心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分析二本院校大四学生认知评价与就业焦虑之间的关系,为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提供依据。对南京360名二本院校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大学生就业认知评价问卷和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对大四学生进行测评。结果显示,二本院校毕业生认知评价及就业焦虑在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二本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焦虑显著高于大学生常模。
  关键词:二本院校;认知评价;就业焦虑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22-0142-02
  一、对象
  南京市二本院校毕业生360人,其中有效调查问卷中男生226人,女生110人。测试时间为2017年12月16日至2018年1月9日。
  (一)工具
  大学生就业认知评价问卷用于测量大学生的就业认知评价内容,该量表由伍明辉编制,共19个条目,该评价指标分为三个维度,分别为威胁性评价、挑战性评价、胜任力评价。
  状态—特质焦虑量表由斯皮尔伯格和高萨奇编制,该量表由状态焦虑量表和特质焦虑量表两个独立的自我评价问卷组成。该问卷包括20个项目,评估人們在“这一刻的感受”。
  (二)数据处理
  数据由Excel录入,采用SPSS17.0进行分析。
  二、结果
  本次调查的是南京市二本院校的文科、理科、工科三个专业2019年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发放问卷360份,回收有效问卷336份。
  (一)二本院校毕业生就业焦虑基本状况
  通过考察本次所调查的二本院校三个专业方向毕业生的就业焦虑与一般大学生常模之间的差异可以看出,二本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状态焦虑、特质焦虑与一般在校大学生常模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二本院校毕业生在状态焦虑与特质焦虑两个方面均显著高于一般大学生常模。
  (二)人口学变量对二本院校毕业生认知评价和就业焦虑的影响
  1.性别方面。考察不同性别二本院校毕业生的认知评价和就业焦虑及各维度的差异。调查显示,二本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认知评价方面,在挑战性评价与威胁性评价两个因子方面男女生存在差异(P<0.5),男生在挑战性评价与威胁性评价两个因子方面低于女生。在状态焦虑方面,男生跟女生存在显著差异(P<0.05),男生的状态焦虑得分低于女生。这与伍明辉(2008)对高校毕业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女生的状态焦虑显著高于男生,女生的就业焦虑显著高于男生的调查结果一致。
  2.专业方面。通过单因子变异数分析考察二本院校不同专业毕业生在就业认知评价和就业焦虑及各维度上的差异,结果显示,二本院校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在威胁性评价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而在挑战性评价和胜任力评价上没有显著差异。不同专业的二本院校毕业生在状态焦虑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不同专业大学毕业生在特质焦虑上也存在显著差异(P<0.5)。
  3.就业意向方面。通过本次所调查的二本院校毕业生在不同就业意向因素方面进行的比较显示,他们在挑战性评价因子上是有差异的(P<0.5),以既考研又找工作的学生为就业意向学生的挑战性评价低于找工作的学生。而不同就业意向的二本院校毕业生在就业社会支持和就业焦虑方面没有显著差异。这与伍明辉(2008)对高校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毕业意向方面的研究结果一致。
  4.大学期间担任学生干部情况方面。在挑战性评价与胜任力评价方面,二本院校中担任学生干部情况不同的学生之间存在差异(P<0.5)。在状态焦虑因子上,二本院校毕业生担任学生干部不同情况的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二本院校毕业生在特质焦虑因子上,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也存在差异(P<0.5)。
  5.家庭经济状况方面。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二本院校毕业生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在就业认知评价各维度、就业焦虑各维度都不存在差异(P>0.5)。
  三、讨论
  (一)二本院校毕业生就业焦虑状况
  研究结果显示,二本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焦虑与大学生常模比起来,明显高于大学生常模,说明二本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承受的压力较一般大学生多,这与以往的研究一致。
  (二)二本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认知评价、就业焦虑在不同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1.性别方面。对南京二本院校三个专业方向的毕业生就业认知评价和就业焦虑的研究结果表明,男生对就业的威胁性评价低于女生,男生的状态焦虑低于女生。用人单位在男女生同等的条件下,或者女生稍优的情况下,会优先考虑男生,绝大多数专业技术类岗位用人单位在招聘简章中明确标注只招男生,这使得女生在就业过程中处于劣势。但是,虽然男生在找工作过程中存在诸多有利因素,但男生对就业的挑战性方面的评价却低于女生,这可能是因为男生在忍耐性、韧性方面普遍低于女生,在面对就业时,他们更多看到的是就业能给他们带来的不利因素。
  2.专业方面。研究结果表明,二本院校工科类毕业生对就业过程中的威胁性评价高于文科生,尤其是状态焦虑显著低于文科类毕业生。主要因为,第一,文科类专业在就业竞争过程中不占优势,不是该专业的学生也能与其一起参与就业竞争。而工科类则不同,工科类的专业技术性强,社会对工科类专业的需求大,招聘单位对工作类型的招聘信息也有较强的针对性,不是该专业的学生无法与其竞争。第二,文科生在大学期间相比较而言课业较轻松,他们的课程设置与工科类相比不强调实践类课程的重要性,对学生没有较高的动手操作能力的要求,所以工科类学生在学校中所学到的知识、技能是文科类学生无法替代的。相对于工科生,文科类学生就业前景十分悲观,对就业的威胁性评价也会增多,焦虑水平相比较而言也较高。
  3.就业意向方面。研究结果显示,二本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分为考公务员、找工作、既考研又找工作。其中,既考研又找工作的学生与仅仅找工作的学生比起来在对就业的挑战性评价上存在显著差异,既考研又找工作的学生得分低于找工作的学生。对于二本院校毕业生就业意向为既考研又找工作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目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一边考研一边找工作的二本院校毕业生担心自己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所以,他们认为如果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还可以继续深造;二是部分二本院校毕业生对自己目前所学的专业特别感兴趣,希望能够继续深造,但考研的竞争十分激烈,他们会担心考研失败。所以,相对于一门心思找工作的二本院校毕业生来说,毕业意向为既想考研又想找工作的学生对于找工作的信念不坚定,他们不同于一门心思找工作的学生,他们更多关注的是考上研究生后所能给自己带来的成长、发展。   4.大学期间担任学生干部情况方面。研究结果显示,二本院校毕业生担任过学院或校级学生干部的学生在挑战性评价、胜任力评价上,得分显著高于担任过班级学生干部及没有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第一,与非学生干部比起来,二本院校学生干部具有更多的锻炼机会,他们的沟通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在学生会工作中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这是用人单位所看重的;第二,与非学生干部比起来,二本院校学生干部人际交往的范围大得多,他们能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得更多的就业信息,就业途径也相对较多,所以他们对就业的焦虑也较非学生干部轻。
  四、结论
  第一,二本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焦虑显著高于大学生常模。第二,基于不同人口学变量的分析表明,二本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社会支持总分在性别、担任学生干部情况方面存在差异,其中威胁性评价在性别上存在差异,挑战性评价在性别、毕业意向、担任学生会干部情况方面存在差异,胜任力评价在担任学生会干部情况方面存在差异;状态焦虑在性别、专业、担任学生会干部情况方面存在差异;特质焦虑在专业、担任学生会干部情况方面存在差异。
  参考文献:
  [1]伍明辉.大学毕业生就业社会支持、认知评价与就业焦虑的相关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8.
  Analysis of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Graduates' Employment
  in Second-batch Universities
  JI Xiao-ming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1169,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gnitive evaluation and employment anxiety of senior students in second-batch universities to provide basis for targeted intervention. In this study, 360 graduates from second-batch university were surveyed, and the fourth-year college students were assessed with the employment cognitive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 and the state-trait anxiety scale.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emographic variables in the cognitive evaluation and employment anxiety of graduates from two universities. The employment anxiety of graduates from these two universities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llege students' norm.
  Key words: second-batch university; cognitive evaluation; employment anxiety
  收稿日期:2019-07-20
  作者簡介:纪晓明(1983-),女(汉),山东烟台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359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