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学的活动”为抓手,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能学科,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一定要经过语文实践活动的历练和渗透。张志公先生说过:“语文应该上成语文活动课”。基于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尤其要注重“学的活动”,要巧妙设计好“学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走进文本、体悟文本,在亲身体验中学得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语文教学在初中教学活动中逐渐受到了重视,各校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水平和质量,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仍存在模式僵化、内容碎化、活动盲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效率。
  新形势下的课改对我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初中语文教学活动高效的关键在于教师。在新课改推动下,教师应该及时转变思想观念,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在教学中以“学的活动”为抓手,真正实施有效教学。
  1.切准目标,注重“活动”的效度
  “学的活动”必须切准教学目标,要考虑好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学目标的定位首先需要教师依据课标,在了解文本特点、深度解读文本的基础上预设。此外教师要摸清学生知识能力基础、分层情况、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做好准确的学情分析。基于这堂课,学生有哪些疑问,想要掌握什么,最需要掌握什么,应是设计语文学习活动时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一教师在教《父母的心》时,确定了目标之一:通过关键词句的分析深入理解父母的心,并反复诵读理解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据此教师安排的活动是:首先根据屏幕中出示的五个词语:“衣衫褴褛、难割难舍、无精打采、失魂落魄、痛哭失声”,简洁概括文章内容。并借此归纳出小说的主要情节:三送三悔。最后反复诵读品味这五个词语,触摸人物的内心情感。这样的活动对准课本中最有价值的内容,把字词讲授、文章脉络、小说情节、诵读想象、体验感悟不着痕迹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能深刻透彻地领悟父母的心。
  2.适合全体,追求“活动”的广度
  课堂教学中“学的活动”要能面向全体,要考虑好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教师设计的问题、开展的活动、安排的练习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想积极参与。要分层次设计不同的活动内容和学习形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个个有机会、人人有意愿来思考来参与。开展活动时,要善于引路子,驾梯子,指点学生迷津,让学生拾级而上。
  原来我试上《孔乙己》时,曾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孔乙己是个怎样的人?分析孔乙己悲劇的原因。”学生虽能较顺利地完成活动,但并不出彩,我感觉学生并没有真正沉入文本,学生虽似有话语权,但对文本的体验和感悟蜻蜓点水,一闪而过,归纳的人物形象似是贴标签。上公开课时我做了一下改动,设置了活动:“为孔乙己写一则寻人启事,并思考课文中谁愿意做启事的联系人呢?”学生根据孔乙己姓名、相貌、年龄、口头禅、技能等方面写启事的过程,既深刻地理解了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又熟练掌握了写启事的方法。但是在写到寻人启事的联系人时学生犯了难,经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基本排斥了掌柜和酒客,在是否选择“我”———小伙计时犹豫不决,我让他们不要急于判断,引导他们从文章中找理由———找有关“我”对孔乙己态度的语句。此时学生热情高涨,纷纷从文中圈画语句找依据,通过大家努力找到了如下语句进行分析:①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而且我们掌柜也从不将茴香豆上账;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的答他道,“谁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等级观念也侵蚀了“我”的幼小心灵,小伙计对孔乙己是轻视和厌烦的。)②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在别人眼中孔乙己是可有可无的多余人,这里的别人也包含“我”)③“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明显看出“我”和孔乙己的感情不是很深,并不关心他的生死。)④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孔乙己身心备受摧残,腿也被打折了,我并没有把酒送到他的手上。)学生自然得出:“我”也不愿做联系人,连一个涉世未深的小孩子都这样冷漠,可见当时社会世态炎凉。这样通过写寻人启事联系人的活动,学生掌握了如何品味语句的方法,明白了没有任何人愿意做这则启事的联系人,没有任何人关心孔乙己的死活,学生真正懂得了文章的主旨:一般社会对孔乙己这个苦人的凉薄。
  在这过程中,教师发挥好组织、引导、点拨作用,放手让学生阐释、质疑、提问、回答,学有余力的学生引领同组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感知、品味并充分展示,中等学生有榜样可追,基础差的也有言可发,乐于合作交流。在老师激励、同学互帮下,课堂活动就不再有被遗忘的角落。
  3.激发兴趣,提升“活动”的温度
  “温度”是指课堂气氛,适宜的温度是语文课堂高效的前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采取相应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使语文课堂气氛融洽,而且要真正使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内心有一种触动,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文本、老师三位一体展开心灵对话。
  我在教《夏》这篇课文时,请学生概括夏的特征,一学生回答:“热烈、紧张、急促。”一些学生认为他的回答不妥,排列顺序不对,教材中第一段的顺序是“紧张、热烈、急促”。我善于捕捉到学生的这个“兴趣点”,并把“兴趣点”转变成“着力点”,让大家说说哪一种排列好。大家各抒己见,最后认为从前后照应的角度来说,应该是“热烈、紧张、急促”。因为课文二、三段是表现夏天热烈,第四段写夏天紧张、急促的旋律。这样的活动安排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打开了学生思维,整个课堂春意盎然。
  4.关注生成,挖掘“活动”的深度
  开展学习活动时教师既要注重课堂预设,也要善待学生的意外生成。在教学中不能拘泥于预设内容,应灵活弹性地调整、处理。课堂上在梳理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在分析重点难点时,学生有时即兴提出的质疑、不经意的错误都是深入文本的出彩点,面对不偏离目标的“节外生枝”,教师要适时挖掘,把意外生成化作一颗颗小石子高明巧妙地投入课堂这一池春水,激起学生思维的层层涟漪,在观点交锋、思维碰撞中让“活动”走向深入,这样“学的活动”才真正有效。
  我教《我的叔叔于勒》时,发现学生在对菲利普夫妇进行评价交流时,有了冲突与矛盾,大多数学生对菲利普的共性认识是自私势利、爱慕虚荣,但我也听到一些学生认为菲利普突遇于勒内心不安,怀有极大的失望、无奈、痛苦,此时,我适时补充课文中删去的写菲利普一家生活异常拮据、非常痛苦的两段语句,机智巧妙追问,展开对菲利普夫妇的分析,从而对这两个典型的人物形象有了更客观更深入的认识。学生恨他们躲于勒的无情,但也感受到小人物生活的艰难和辛酸,在批判他们的同时抱以同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因此面对课堂意外,教师要因势利导,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
  总之,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追求“学的活动”设计的科学性与实用性,是教师在一线教学中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尽力创设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围绕学习目标科学合理地设置学生活动的台阶,把握好一个个活动契机,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深入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语文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启东市天汾初级中学,江苏南通2262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510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