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环节微课应用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微课是一种创新型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它的应用促进了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但由于微课内容相对单一,资源往往是单向度开发的,资源产出也缺乏连续性,造成学生自主应用的空间有限,学生整体性学习视野容易被割裂。这些困局倒逼教师重新审视微课资源建设,拓宽微课资源开发路径,构建更优的拓展性微课资源库,真正有效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环节微课的应用探讨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环节;微课应用
   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中,我们首先推荐使用微课教学模式。微课是一种简单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能利用课堂的一小部分时间进行大容量的内容贯彻,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内容,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建设高效的数学课堂,能够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现阶段,不管教师有没有接触到现代信息技术的熏陶,学生在信息技术的使用和评价方面都已经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微课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中,非常有应用的必要性。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数学教学枯燥乏味的问题,让数学课堂更加充满生机活力;第二,缩短课堂的授课时间,有效利用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第三,体现出课堂教学的高效性,用更短的时间让学生学习更多的内容,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自主学习小学高段数学中现有的问题
   教育基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的高段数学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时期,怎样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呢?答案是自主学习。在基础的小学时期,学生刚刚开始有自己的抽象思维,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锻炼,因为时间的关系,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有限,所以需要学生自己利用空闲的时间自我锻炼。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信息技术日益成熟,微课早已成为重要的教学方式,但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一点一滴中磨炼出来的,它受到学习条件、主动性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方法不完善、自我约束能力差、学习习惯不健康等因素仍存在于小学高段数学的教学中,这些因素都可以成为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拦路虎。
   三、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环节微课的应用
   (一)合理制作设计微课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环节中要想有效应用微课,教师首先一定要合理制作、设计微课视频,明确自身的教学对象是小学生,按照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制作、设计微课视频,这样才能满足小学生自主学习需求,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制作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微课是辅助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工具,不能本末倒置,将整节课变成微课的展示课。为了确保微课制作与设计的合理性,我认为需要遵守以下几点原则。
   1.明确微课主题与内容。在为小学生制作微课视频时,教师一定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数学教学内容明确微课主题,就某个知识点进行选题,微课内容最好是热门考点或教学重难点。
   2.在微课制作过程中,对于PPT排版最好要具有一定的美观性与针对性。例如,字体在进行设计时一定要保持统一,而字号则需要具有层次性。一般情况下,字体颜色不能超过三种,在讲解时可以借助拖动鼠标这一方式明确自己讲解的具体位置。另外,还需要做到动静结合、图文并茂,最好符合小学生的审美需求,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3.语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性。在微课视频制作过程中,讲解语言的使用要正确,发音一定要尽可能地标准,使用规范的普通话为学生讲解知识。讲解的内容一定要尽可能地通俗易懂,毕竟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还有待提升,若是过多使用专业术语,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自然会明显降低。
   4.微课视频在录制时,要保持安静无噪音,可以配上具备良好音质的麦克风,最好是在单独空间进行录制,这样就能有效减少噪音,让微课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二)设置在线课后作业,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目前“家长做作业”的现象十分普遍,为了保证学生作业习题的准确率常常自己扮演做作业的角色,没有给学生足够自我思考的空间和机会,不仅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让学生更加依赖外界的帮助,不会主动思考答题思路。对此,教师需要利用有效的方式既保证学生的作业完成率,也要保证学生作业的真实性。基于此,在学习立体图形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利用搭建微课的平台布置在线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某个时段内完成作业,并进行人像检测,保证作业的真实性。为了保证基础薄弱的学生也能有信心完成作业,教师需要对完成作业的时间进行区别设置,保证时间的合理性,不能因时间限制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最后,通过微课的自动化功能让学生自检自测,及时发现不足。利用微课的重复性继续学习自己不足的知识点,不仅突出了学生的重要学习地位,也能让学与问两个环节有效闭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利用微课帮助教师进行创建框架
   微课除了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外,还能帮助教师进行教学框架的创建和梳理。微课是利用最短的时间讲清楚最重要的知识点。因此,每个微课的创建都是重要知识点的体现,教师要明白何时可以利用微课进行教学。教师要利用微课教学的特点,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对每一章节,每个课堂,都要构建完整合理的知识框架。例如,教师在教学“面积”这一章节时,可以先教学“面积”的定义,再以微课的形式让学生认识不同图形的面积代表的部分。然后,深入学习特殊图形面积的计算方式,从整体到部分进行教学。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四)利用微课增加师生的互动性
   由于教師和学生年纪相差很多,教师很难把握学生的心理想法,在课堂上不能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教学。,引入微课教学方式,可以将不同声音、视频、图像带入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和学生探讨微课内容、进行智力游戏、搭建场景教学等方式,加强和学生的沟通,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要多进行课后调查,了解学生对上课形式的接受程度,多听学生的看法,并将学生的想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让学生也参与到教学方式的创作中,以学生的角度进行课堂教学及微课的应用和创作。    (五)微课在课前预习中的有效性运用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不仅能够有效保障课堂教学效果,还能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增强学生学习素养。教师科学有效地帮助学生对于即将学到的知识进行有效性预习,并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不仅有助于学生课堂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更重要的是还能让学生科学地掌握学习方法,有效增强其个人素养。因此,在小学数学知识与技能教学中,教师不妨积极利用微课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教授学生钟表相关知识时,教师在讲授相关知识之前,可以先对简单钟表制作以及钟表知识等进行整合分析,并制成相关的视频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视频中的内容以及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复习,进而明确自己已经掌握的和未掌握的知识内容,从而为在课堂上进行针对性地学习和研究做好准备。教师还可以构建网络交流平台,让学生就预习内容进行交流探讨,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素养。
   (六)微课在知识整理中的有效性运用
   所有的学科知识都具备一定的系统性,其都具有一定的知识脉络,小学数学知识也是如此,而将微课运用到小学数学知识整理中,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脉络,明确数学知识学习规则,有效完成数学知识的系统性构建。例如在进行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教师可以将所有的微课视频发送给学生,让学生按照先后顺序对所有知识进行全面的整理与复习,从而帮助其科学完成所有学过知识的全面性复习和系统性构建。另外,在考试与复习之前,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以此为依据,从而科学有效地进行查漏补缺,进而科学完成所有知识的系统性全面性掌握。
   (七)强化微课的“实物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例如,学习立体图形的面积表达式时将知识点中的图形经过处理,在微课视频中用立体的形式表现出来,辅助学生建立空间实物感。除此之外,也可利用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立体实物进行演示,通过真实有趣的物体不仅能保证学生更好地认识事物的本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意识,并鼓励学生自主实践探究。将微课的整体基调设置得轻松,让学生有兴趣学习,并跟随课程的指引进行自主探究。
   四、结束语
   小学阶段是打基础的重要时期,学生不学习和不会学习等问题影响了小学高段的数学教学,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完善学生学习方法方式、增强自我约束能力和学习方法等方式优化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谢电梳.试析微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小学五年级数学为例[J].考试周刊,2019(64):96
   [2]韦象.微课在小学六年级学生数学课后复习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
   [3]卢媛.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微课的应用探讨[J].新课程(上),2019(01):139
   [4]童星.微课中数学教科书插图的应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8
   [5]汪妍.基于微课的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6]温兴诚.小学高年級数学微课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
   [7]滕雪梅.小学中高年级几何微课设计制作的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
   [8]杨黎敏.小学数学微课的设计及应用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294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