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线上教学平台的选择:教学技术还是技术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叶洋 王琰 王铁英 王强 王文兵 陆荣柱

  [摘 要] 抗击新冠疫情背景下,各高校的线上教学工作陆续展开。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一方面阐述并比较几大常见线上教学平台的特点,为同行提供参考,同时,我们也就教学内容与教学技术等开展了相应的教学思考。
  [关键词] 新冠肺炎;线上教学;教学技术;技术教学
  [基金项目] 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医学技术类重点专业建设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资助课题(2013JSJG030,2015JSJG140);江苏大学教改研究课题(2017JGYB033)
  [作者简介] 叶 洋(1986—),男,江苏泗洪人,博士,医学院预防医学与卫生检验系副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植物化学物的肿瘤预防与分子标志物研究;陆荣柱(1967—),男,江苏灌云人,博士,医学院预防医学与卫生检验系主任,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神经毒理与肿瘤预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3-0298-03    [收稿日期] 2020-03-12
   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教育部下发了2020年春季延期开学的通知,要求各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线上教学工作[1]。于是,广大一线教师响应号召,主动学习、运用各类平台,如期开展线上教学,开辟了非常时期的教学改革热潮。与此同时,所有学生也积极按照要求,下载安装线上教学平台,主动适应线上学习[2]。
  线上教学在全国高校中已开展数周,从反馈来看,普遍反映良好,教学平台技术的实际应用已经取得成效。但我们也不应忽视其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首先是教学平台软件种类过于繁杂,学生对不同课程、不同教师的线上教学模式应接不暇。此外,网络速度、持有电子设备传输能力、听课学生人数的差异,更让多数非计算机专业背景出身的教师使用起来无所适从。
  师生都在思考,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学习和使用技术来指导教学,还是为了开展教学来研究技术?这个非常时期催生的线上教学,为我们提出一个新话题,即是教学技术,还是技术教学?二者的中心语不同,侧重点也不同,为此,我们仅从高校教师本身的教学过程和经验出发,就目前常用的中国大学MOOC、雨课堂、腾讯课堂、腾讯会议以及QQ群直播课堂为例,分析现有平台的特点,为平台的选择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直播功能
  上述的五个平台均可实现知识内容传递的基本功能,实现教学目的,其中,中国大学MOOC是含课程视频、课后作业、在线考试、讨论区BBS的一站集成式平台,而其余四个平台的优势是直播教学模式。但据部分听课学生的反馈,直播模式显然更受青睐,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生对主动表达及互动的渴求强烈。现今高校本科生主要为95后到00后群体,与年长的人群相比,其成长条件整体优越,见识广阔,表达能力与意愿更为强烈,直播模式的交互优势对这一新生群体具有较好的吸引力和适应度。
  2.对注意力集中时间和强度的要求不同。一站集成式平台的功能全面而强大,但对注意力集中度要求最高,甚至高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因而在无约束的氛围下很难持久。
  3.现有慕课视频的教学内容主要依托视频制作高校本身的教学内容,除了每个高校有自己的特色外,同一门课程对于不同专业在教学学时和教学内容也有所差异,因而如何结合实际安排利用好慕课资源成为一个挑战。如不能及时引导学生,就相当于让学生学习两门课程,增加学习负担,在时间上无法保证学习效果;有部分学生反映看慕课不知教学重点,对疑难问题不能及时讨论,得到老师指导,长时间会影响学习兴趣,这可能也是学生喜欢直播的原因之一。
  反之,由于学生已经在慕课中学习了相关知识,如何在直播中吸引学生注意力,区别慕课内容,教师就需要下功夫,如增加习题、讨论和交流,不能完全照搬原来的内容,阶段性穿插教学,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将网络资源和教学目标有机结合。
  二、网络稳定性
  网络稳定是保障教学效果的前提,直播平台对网络环境的要求较高。我们先就开展的一个现场测试实验进行一番客观叙述:
  1.测试设备。测试笔记本电脑:联想Thinkpad X230i(2013年购);电脑端耳麦:漫步者(EDIFIER)H265P;测试手机:华为P20 pro(2018年购);家庭网络带宽:中国电信100M;无线路由器:TP-LINK TL WDR7500(2015年购);wifi信号放大器:TP-LINK TL-WA933RE(2018年购)。
  2.测试环境。测试电脑所在位置为家庭北卧室,距路由器约10米(隔两堵墙),距信号放大器约3米(隔一堵墙),电脑显示无线网络信号为4/5格,手机显示无线网络信号为4/4格。为避免干扰,手机距离电脑约一米。
  3.测试结果。电脑端即模拟教师端安装好雨课堂、腾讯课堂极速版、腾讯会议、QQ群,分别打开开课收集声音模式,同时手机模拟学生端分别打开上述平台的链接,经电脑端耳麦喊话,测试手机端接收效果。结果显示,雨课堂与QQ群均存在明显回声,手机端若直接点击链接以网页版形式进入腾讯课堂与腾讯会议也存在类似的回声,而手机端以腾讯课堂或腾讯会议APP的形式进入链接后,无回声,声效相对较好。除声音外,我们也测试了画面显示情况,以上四平台经测试均表现良好,无卡顿,无过长延时。
  虽然以上测试是网络信号一般状况下的个例测试,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不同平台对网絡的要求。因此,从本环节来看,腾讯课堂与腾讯会议在网络信号一般的情况下,声音画面接受度相对令人满意。
  三、操作简便性
  网络教学平台的操作简便性是师生的第一要求,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大的老教师。从一线教师以及学生的使用反馈来看,中国大学MOOC和雨课堂的操作相对复杂,特别是课堂教学以外的内容,如习题测试等功能,教师普遍觉得需要很多精力去适应学习,熟练使用则更加困难,摸索耗时耗力。而雨课堂教师端的直播权限开通必须经系统长时间审核,因而也就会限制教师的使用积极性。   1.腾讯课堂界面简约友好,操作较为简便易学。
  2.腾讯会议与QQ群则更为简约,操作简单。
  3.与前述几平台相比,QQ的装机自带属性更省去了额外插件或APP的安装环节。
  因此,从操作简便性的角度来说,中国大学MOOC和雨课堂相对复杂,腾讯课堂尚可以接受,个人认为,腾讯会議与QQ群最为简便。
  四、互动效果
  教学内容是教学的核心,而互动则是提升教学效果、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环节[3]。很多教师在开展线上教学时,最大的担忧是对其教学效果的质疑,其中的主要原因即是源于对互动性的担忧。其实很好理解,教师普遍习惯了传统面对面的线下教学,不用说提问与回答,即使是师生彼此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次微笑,都能反映课堂效果,教师也能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在传统课堂中,老师能看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能及时提醒问题学生。
  但因受制于各种软硬件局限,目前任何平台都无法完全做到像线下教学那样的所有师生音画同步互动,但仍有些新的互动形式值得采用。笔者经过对上述几个直播软件的反复摸索,发现以下两种形式值得推荐:
  1.弹幕式
  弹幕是雨课堂相较于其他几个软件的“独门绝技”,但可能学生端只能发送弹幕而不能发语音。这里笔者推荐的做法是:雨课堂播放含弹幕的PPT,同时结合QQ群的语音互动即可。之所以不推荐结合使用微信群作语音互动,是因雨课堂学生端本身即属微信小程序,从实际操作来看,如果搭配微信群使用的话会导致微信内部界面来回切换过于繁琐耗时。此外,亦不推荐结合腾讯课堂或腾讯会议语音互动,因为学生需额外安装两个链接软件,这无疑增加了学生端的操作负担。
  实际教学中,我们也注意到有部分同学反馈,担心弹幕滚动扰乱听课注意力。所以该方案是否启用,还请根据实际状况,审慎选择。
  2.评论板式
  该方式可实现屏幕左侧的常规演示幻灯片与屏幕右侧的学生评论板同时显示,这样可以在教师正常讲解的过程中,有效收到学生的反馈。我们的实际体会是,相对于语音互动,学生普遍更愿意在评论板上通过文字的形式留言。
  具体操作方式是:启动PowerPoint后在主界面上依次选择“幻灯片放映→设置放映方式”,在打开的对话框中选择“观众自行放映(窗口)”,即可实现在非全屏窗口模式下的课件自定义动画演示,这样屏幕右侧可留出足够空间,放置腾讯课堂、腾讯会议、QQ群的评论板或聊天窗口。
  除了文字互动方式外,针对不同软件的语音互动特点我们也进行了比较。语音互动模式上,腾讯课堂是学生点“举手”后必须经教师确认后才可语音作答,腾讯会议与QQ群可实现学生随时“开麦即答”,当然教师端均可控制使学生端全部静音。语音互动人数上,腾讯会议与QQ群均可实现多人同时语音作答,但腾讯课堂似乎不可以,当然多人开麦的话杂音会更明显。
  五、记录痕迹
  这一点主要是针对各高校教务部门倡导的“留痕教学”,即希望线上教学能留有记录或有回放功能。从功能上来说,以上软件除腾讯会议外均可实现回放。
  针对所谓的“留痕教学”,笔者单纯从教学效果的角度来看,对其主张仍持保留态度,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易使学生产生惰性与依赖性。有了回放功能兜底,部分学生易促生对听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容忍度,甚至迟到、早退这种线上教学本就容易存在的问题会进一步加重。
  2.不利于教师的讲授积极性与开放性。教学本身需要一定的包容开放度,知识观点在相对宽松的氛围里更加容易激荡出火花[4,5]。回放功能的存在,易让教师觉得自己的授课存在被监控甚至被盗用的风险。
  六、总结及建议
  五大教学平台特点不一,各有千秋,笔者主张根据各自的实际教学情况酌情选择,必要时适当组合,取长补短。尤为重要的是,我们的根本目标是力求好的教学效果,包括但不限于音质画质稳定,满足互动需求,操作尽量简便(尤其是学生端)。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多数广大一线教师并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不宜因过度追求功能的“花哨”而牺牲操作的简便性。
  笔者始终认为,内容为上,形式为下,不论再新再好的工具,都是为了服务于教学内容本身,须做内容的王者,不可做工具的奴仆,我们追求的本质应是技术教学而非教学技术。在此,我们感谢相关平台供应方、所有师生以及相关部门,为线上教学的顺利开展所做的努力。同时我们也呼吁,各大软件商能更加重视一线的实际需求,补齐短板,完善自身。我们衷心希望,无论是在抗疫的特殊时期还是疫情结束后,线上教学都能以其最适合的方式服务于师生,为我们的教学工作添彩。
  参考文献
  [1]焦建利,周晓清,陈泽璇.疫情防控背景下“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0(3):106-113.
  [2]吕海侠,王渊,刘文彬,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PBL教学活动的挑战与应对策略[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2).
  [3]马爽,王玉伟.互动式教学在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学实践应用探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4):196-197.
  [4]赵永亮.新时期大学课堂教学氛围活跃的新型技巧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11):83-84.
  [5]孙武安.“《学习手册》制”与思政课课堂 教学氛围的改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126-12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399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