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游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冰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语言教学的情境性和实践性日益突出。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游戏作为一种可以提高学生兴趣,增加学习动力,促进交际交流,形成良性协作和竞争氛围的手段,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课堂上。就应用游戏在英语教学中,许多教师已经做出了成功的尝试,但还有很多没有获得令人满意的体验或者感受到对课堂和学生的有效引导,此外,一些教师处在进退两难的境地,困惑于游戏的使用带来的好处和弊端导致的后果。本文从英语教学中对游戏的定义和特征分析、游戏的选择、课堂中游戏的组织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游戏 英语教学 应用
  
  一、游戏的定义和特征
  Gibbs在Dictionary of Gaming,Modelling and Stimulation一书中所提出,游戏即“an activity carried out by cooperating or competing decision-makers,seeking to achieve,within a set of rules,their objectives.”从这份定义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游戏具备的活动、协作、竞争、参与者、目标、规则这六个要素。涉及英语教学,至于游戏需要如何理解还得在此基础上做些调整。
  首先,游戏包含一定之规。就像踢球,如果仅仅漫无目的地踢来踢去,就只能说是在玩,而一旦添加了必须怎样踢,以及踢到了什么地方(如设定一个物体:两球柱之间),这时踢球就成了一种游戏。将之应用于教学中,我们就能看到学生是怎样被鼓励为着某个目标使用语言而进行游戏的。只要他们对游戏感兴趣,就必然会竭尽所能改进技术以便更好地玩下去。
  其次,游戏中应用的技巧与语言学习的相关性,即适用性,以及此技巧使用时对游戏结果产生的不确定性,即所谓的凭运气而非实力获胜的几率。例如,下棋本身是一种不错的游戏项目,但不适合应用于语言教学。因为它几乎不需要言语的交流,甚至排斥过多人员的参与(就像“观棋不语真君子”所说的那样),而是智力的较量、沉静思考战术战略的过程。这正和语言的学习需要的环境和要求背道而驰。虽然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但凡是与语言学习相关度低的游戏在没有做过必要的修改前仍然是不适合被选为英语课堂教学手段的。另外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在做游戏时靠运气取胜的可能性。在语言教学中,少数的几次凭运气得分可以给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带来信心,激励他们有勇气和斗志奋起直追,缩小差距,并为课堂加入一些新鲜血液使其更吸引人、更刺激。然而,度的把握很重要,因为几率过多或过少都会带来负面影响,学生或者失去兴趣,或者注意力更多地分配游戏本身而不是语言内容,造成主次混淆,从而使游戏仅仅流于形式,而成为课堂时间的无聊填充物或者浪费道具。
  再次,游戏是一个呈环状的封闭的活动过程,也就是说它有明显的起点和终点标识。对于语言学习来说,这是一个相当关键的特征。因为有了它,学生就能够清楚地知道游戏什么时候结束或他们距离达成目标还有多远,因此,也就能自发地指导自己做出相应规划。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某些游戏本身就具备自我组织的功能,这样教师就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学生表现的监控和在语言方面给出适当适时指导上,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游戏的辅助教学作用。
  最后一个要素是游戏的参与者。在传统的课堂中,经常可以发现学生在被要求回答问题或表达想法的时候,都会习惯性地看着教师(也有个别由于胆怯而低头),而对学习同伴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了“视而不见”,这就严重影响了语言的交际。游戏的导入正可以改善这一状况。因为不可避免的协作和竞争把学生们联系在一起,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使用语言完成交流互动。
  二、游戏的选择
  年龄、受教育背景、语言水平、兴趣等都是选择游戏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首先,学生的年龄和受教育背景对于游戏种类的选择和学生的期待值及接受情况都产生明显的影响。比如,让高级政府官员去做一个类似“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是不合适的,让小朋友们完成较为抽象的概念性带有假设元素的游戏同样也是不合理的。而青少年可能是所有人群中最难以选择出恰当游戏使之充分参与其中的。这时,明智的做法应该是尽可能避免使用游戏“game”一词,取而代之使用活动“activity”,因为这样他们才不会因为感到自己被当做小孩子而心生不满,从而降低参与度。此外,成年人倒是经常容易从游戏中获得强烈的愉悦,只要并非矫揉造作、言行不得体地被一些过度热情的游戏操纵者近乎强加于他们身上就行。总之,敏锐地感触课堂上的气氛并准确依据其判断是继续进行还是终止这项活动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兴趣对游戏形式的选择也起到关键性的指导作用。若学生好奇心强、喜欢猜谜,这时则可以设计猜谜游戏。如利用定语从句练习造句描述班级的某位同学,然后让其他同学猜猜他是谁。每个学生都热切地想知道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如何,也都想抓住别人的特点,活灵活现地加以呈现。学生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既可以活用语言知识,又可以加深相互的了解,教师也可以因势利导,既教书又育人;若学生好胜不服输,则设计竞赛式游戏有利于他们在竞争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继续努力的激励和动力并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协作互助;若学生“自我表现”意识强,设计表演游戏的话则既能大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全方位地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如课本剧的表演可以把课文中某些内容改成对话或话剧等,组织学生表演,变讲台为舞台,使学生增强参与意识,各自进入角色,置身于生动的亲身体验中,引起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得到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掌握知识并提高英语交际运用能力;若学生爱唱歌,设计唱歌游戏寓教于乐则是很好的。当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游戏的形式多种多样,还有讲故事、演讲、耳语传话、脑筋急转弯等,不一而足。
  无论在选择游戏时需要考虑多少因素,最终作出恰当选择的责任都落在教师身上。教师有责任挑选活动并调整对它们的组织方式以便满足学生当前的需要、能力水平及期望,并且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们进入一个更加具有挑战性和抽象语言学习领域。
  三、课堂中游戏的组织
  依据当前实际情况,绝大多数课堂仍然属于大课教学,所以班级人数多成为采用游戏进行辅助教学的一个绊脚石。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产生两种现象:一是提供材料供两人一组进行“pair work”则对教师的组织课堂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且在实践中教师确实很难做到,这大大超出了教师的能力范围从而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二是进行教师控制下的“team work”,相对“pair work”来说,这种活动更加便于操作,但问题是学生的参与度将大大下降。
  在游戏的使用过程中,前期的准确指导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意味着确保学生已经按要求分组并获得所有游戏所需的材料,更重要的是他们要明确要做什么。教师不能简单地以读或发放书面材料的方式告知学生规则如何,而要加以解释(若能进行简便易行的操作演示则效果更好)。在介绍游戏规则时,可在必要时适当使用母语。
  教师的点评对游戏的效果也将产生重要的作用。因此公平公正的判断,中肯贴切的评价会更加激励参与者。
  总之,在每一次妙趣横生的英语教学游戏中,学生们总是情绪高涨,课堂上既有紧张的思考,激烈的竞争,又有开心的欢笑、愉悦的享受。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但能充分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但我们也要意识到游戏只是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的一种手段,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只有善用它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因此,如何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出富有价值的游戏活动,仍是一个需要继续探讨的课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984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