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曾建聪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语文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知道写什么,为什么这样写,还要知道写得好不好,并且要跳出阅读材料之外对阅读材料各方面,运用自己的眼光进行冷静思考与鉴赏,发表独立见解,尤其是带有批判、创造性质的独特感悟。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也朝此方向作了改变,而前几年漳州、泉州、厦门等市的中考语文试卷就出现了要求学生就所提供材料的某一角度提问并自答的题目。可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理性思考已经引起了教育界有识之士的重视。
   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呢?
   一、鼓励学生挑战权威
   教师鼓励学生不盲从权威,不迷信书本,开展探究性学习,这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的环节。一般情况下,教材中所选的作品大多是经典名篇,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其注释经过许多专家学者审订。但相信不等于迷信,名家作品中也会有一些不合语法习惯表意不明的句子,或注释不准确的条目,也有不少篇章受到特定时代和地域的影响而有所局限,同时文学本身往往带有多义性,任何权威、典籍、大师都有可能出错。因此,阅读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敢于发现问题。如有学生指出《〈指南录〉后序》中的“指南”,课本注为“指南,向着南方”。显然,这样解释仅是就字面意思而言,并未讲清此词的深层含义。文天祥以“指南”给他的诗集命名,有更深刻的含义。据其《扬子江》中的诗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来推究。“指南”不仅是“向着南方”,而且是面向祖国,忠于祖国,誓死不屈的意思。这些看法很有见地,也是学生不盲从权威、不迷信书本的结果。有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信陵君窃符救赵》时,提出:司马迁是以肯定的态度来写信陵君的。你是怎样来看待信陵君这个人物的?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学生认为这是信陵君情义的表现;有学生反对,认为信陵君的行为是不对的,因为这种行径的本质意味着为一了个人的亲情和所谓的“信义”可以置对国君、对国家的忠诚于不顾;也有学生认为要联系战国时背景来理解。教师的巧妙点拨,引出了学生如此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思考。由此可见,如果教师有意识放开手脚,引导学生大胆反思与批判,我们就会常常惊喜于学生耳目一新的见解。
   二、鼓励学生挑战思维定式
   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无疑处生疑,打破思维的定式,改变单一的思维方式,力求得到合理而又新颖的与众不同的思维结果,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例如对愚公为什么不移屋的思考,就是对思维定式的一种挑战。《愚公移山》是通过“移山”来表现古代劳动人民不怕困难、人定胜天的坚定信念。当大家都围着“移山”与“不移山”两个观念打转转时,有些学生却能跳出这个圈子另辟蹊径,提出是“移山”还是“移屋”的问题。当然,愚公“不移屋”而“移山”是有他的道理的。从历史角度看,环境不允许,还有“安土重迁”的乡土观念的影响;从题材看,本篇是神话故事,只是表明古代人民崇尚“见难思变”,鄙视“见难思迁“的思想意识。但这毕竟是一种有益的探索,有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对深入理解课文也大有好处。善于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来考虑问题,提出问题,可以使阅读课真正起到锻炼思维、培养创造性阅读能力的作用。
   三、鼓励学生挑战从众心理
   我们在课堂上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让学生回答问题,一个或两个学生回答了以后,再让后面的学生回答,老师满怀希望地想听到不同的答案,但后面的学生往往会说:“我和某某是一样的看法”。这就是思维的从众定式,即从众心理。在语文学习中,老师应该有意无意地弱化学生的从众心理定式,要鼓励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允许和鼓励学生对课文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从众,不人云亦云,不要强求学生答案的一致性。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更加活跃,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技能。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出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和“古来万事东流水”的态度,应如何评价和应如何看待“入世”与“出世”的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起点、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培养独立的思维。
   四、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
   认知心理研究表明,一切思维活动都是从问题开始。陶行知先生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并且是以处理问题情境为目的的。学生善于提出问题正是批判性思维的体现。只有具备了质疑的前提,学生才有机会磨炼自己的批判性思维。然而,目前很多学生还不具备向教师提问的勇气。教师要给学生创设提问的空间和时间。“提问的空间”指的是教师不要什么事都把答案过程给学生讲得一清二楚,而要重在指导科学思维方法,过程留给学生自己去完成;“提问的时间”指的是每一节课都要留给学生思考、提问的时间。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质疑环节,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内部认知矛盾的冲突,不断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可以通过新知识与旧知识的矛盾等引发学生的质疑心理,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如新教材将《荷塘月色》中原来删去《采莲赋》这段内容补全。在教学时,请学生思考哪一种选文好。有学生认为,对采莲人和采莲生活的描写都是自由快乐的,而本文的感情基调是“不宁静”的“淡淡的哀愁”,两者不太吻合;也有学生认为作者引用《采莲赋》描写采莲时热烈活泼的生活,本身就说明他因内心的苦闷而产生的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反衬出对现实生活的失望,因此,此段不该删去,与课文中心是吻合的,更体现了一种暂时的愉悦。一个巧妙的问题,就能使学生产生思维的火花,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培养和强化。因此,在学习方法上,教师要善于运用艺术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积极思索,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伯莱希特说过:“思考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朱绍禹教授说:“批判思维能力,从低年级起就应开始培养,并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增强要求。教师有必要了解这种思维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展开评论乃至争辩。”在崇尚“批判性思维”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应该看到传统的“记忆型教学文化”的局限。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营造一种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型的教学文化,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为宗旨,鼓励学生进行有益的怀疑,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努力寻求问题解决的合理性,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目的。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培元中学(362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6336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