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之我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想
一、重视阅读课的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
阅读教学是锻炼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阵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从阅读课上下功夫。阅读课上,首先要把学习的意动权全部交给学生。课堂上,第一课时:你想怎么学习?学习什么?自主制定学习目标、自主探究学习。第二课时:学生展示自己所学成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加强思想交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和体会也是各不相同的。
当然,教师也不能什么都不做,什么也不说,只由学生的个体理解。学生毕竟是学生,由于阅历的不足和思想感情的单纯,他们往往对作品的思想内涵缺乏深刻理解或理解有偏差,这时就需要教师的纠正与指导。当然,教无定法。不同的阅读材料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多方位地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仅仅靠阅读课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配合大量的阅读练习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重视课外阅读练习,进行有效的阅读训练
阅读训练犹如登高,坡度太陡,使人无法攀登,但如果坡度过于平缓,也会让人无法领略克服困难的愉快而丧失攀登的兴趣。因此,训练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而定,“跳一跳”便“摘到果子”。讲究“梯度”就是要引导学生拾级而上,一步步登堂入室,因文而异,因人而异,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步加大训练难度,以便最终达到学“一篇”而读“一类”的目的。讲究“力度”就是“除非不练,练就要练得学生一辈子忘不了”,训练起点不要高,但要求要严,训练要实,讲求实效,在七、八年级的阅读教学阶段,我们要紧扣课本编制试题或导读提纲,进行按部就班的阅读能力训练。第一步,教师为学生示范:如何将深广的阅读知识、阅读理论、阅读方法,充分运用于阅读的具体过程中,示范课文可以是各年级教材中的自读课文。第二步,对学生彻底放手,积极鼓励并耐心引导他们根据教师示范,通过有意识地运用阅读理论和方法来自编阅读提纲,自学自读课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因人而异的点拨。在此基础上,便开始实施阅读能力培养的第三步:适当选编有一定难度的课外阅读材料,其来源主要是近几年的中考题,因为这些阅读材料及试题是经过许多专家精心选择和设计编制的,完全能够较为准确地测试学生的阅读水平,也于我们对初中阶段的阅读教学查漏补缺,对这些阅读材料和测试题,学生阅读解答时要真正消化阅读知识和阅读理论,要熟练运用阅读方法;教师讲析时,要举一反三地讲透讲深,要着重分析三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具体运用。实践证明,初中阶段如能对学生进行这三个层次的基本训练,其阅读能力是能够得到真正培养的,阅读水平也是能够得到较大提高的。
三、重视读写结合,以写促读,提高阅读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把读书笔记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文老师要重视读与写的结合,要求学生每人都准备一个积累本或者叫读书反思,并自取一个名字,记下课外活动阅读中的理解感悟,积累阅读中遇到的优美文辞,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应组织学生定期相互交流赏析,老师在指导学生的时候也要注意督促检查,使学生能够持之以恒。只要学生有了习惯,有了毅力,通过一年或几年的训练,就一定会积累下丰富的素材,下笔流畅、妙笔生花。我们还应帮助学生解决书籍少的难题,书籍少,客观上限制了学生的阅读。通常,中学的图书馆只对教师开放,即使对学生开放,也是有限度的,有的只许学生阅览,不能借出;有的借阅只限于教学辅助一类的书;有的图书馆成了“藏经阁”,仅仅为摆设,对于广大农村学生来说,如果连学校都不能给他们提供起码的阅读条件,他们还能去哪儿寻觅呢?作为语文教师,应尽可能地与学校联系,让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多给学生一些方便。也可在班内,发动全体同学的力量,建立一个班级图书角。向学生介绍好的读物和新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推荐优秀书报、期刊等。提高农村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有很多,老师们也许有更好的办法,这里仅仅只是我个人的一点肤浅的看法。但是提高农村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我们每一位农村语文老师的职责和义务。希望我们携起手来为提高农村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而努力奋斗。
(作者单位 陕西省黄龙县白马滩初级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271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