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高俊华
摘 要:作为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健康、愉悦的学习环境,把学生领入神圣的艺术殿堂,自主地去接受并创造音乐,从音乐体验中感受艺术的魅力、在音乐享受中感受现代文明,从而得到性情的陶冶、精神的冶炼。
关键词:想象力 音乐教育 音乐素养
音乐教育是一门基础学科,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音乐这门听觉艺术,去反映社会人文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为学生创造健康文明的审美氛围,让学生具备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和初步的鉴赏、创造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从而使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塑造“创造型”的人才。
一、激发情趣,在愉快的氛围中得到美的启迪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在教学中我采用听听、想想、唱唱、跳跳、演演、比比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如:在学习发声练习时,首先让学生“听”旋律,增强感性认识;其次启发学生“想”:公鸡/唱歌/喔喔喔,鸭子/唱歌/嘎嘎嘎,边说边形象地模仿公鸡呜叫、鸭子唱歌的动作,从而激发学生用同样方法模仿其他动物的叫声和生活中的声音:“小羊/唱歌/咩咩咩、小牛/唱歌/哞哞哞、青蛙/唱歌/呱呱呱、电话/唱歌/铃铃铃、钟表/唱歌/铛铛铛、风儿/唱歌/呜呜呜……”;再次,进行模声练习,“比一比”看谁模仿得生动、形象。把以上的声音采用师生对唱的形式在C1-
C2之间进行半音向上或向下移调模声练
习,力度控制在mp,唱得不到位的可重复
模唱。
二、教书育人,在健康文明的学习氛围中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音乐教育的最大特点是通过美感教育来启发学生的道德情操,并将音乐课的思想教育与音乐艺术的美感巧妙地融会贯通,来启迪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健康文明的氛围中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音乐教材中的大多数歌曲都是久经考验、百唱不厌的优秀作品。如:《国旗国旗真美丽》,在教唱这首歌时,我先让学生在安静、严肃的课堂气氛中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讲述革命先烈董存瑞的动人事迹,同时出示国旗飘扬的图片,并结合学校每周的集体升旗仪式、想象在电视中看到的中国体育健儿夺得世界冠军时升国旗奏国歌的情景,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及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引导学生认识到:国旗是我们国家的象征,是人民心中伟大的旗帜,并告诉学生在升国旗时应注意什么?如何向国旗敬礼等。最后教师小结:国旗是我们国家的象征,我们爱国旗、尊敬国旗,就是爱国家,爱我们自己。
三、创设情境,在和谐的活动氛围中发挥潜能,展示才能
音乐教师要在教学实践和音乐活动中,为学生创设和谐的活动氛围,从形象、直观出发,让学生自己听音乐、自己去感受音乐、自己去理解音乐、自己去想象音乐,把听到的音乐用自己的手、脚做动作自行发挥、自我表现,从而得到美的感受和联想。
如赏析著名钢琴家的小夜曲时,不妨抓住一个角度、一个重点,即从夜曲本身的介绍这一角度出发,让学生懂得夜曲多指钢琴小曲,通常有宁静、沉思的抒情特色,浪漫气息浓厚;然后再重点让学生了解,肖邦虽然一生苦多于乐,但他生性纯真、浪漫,能够在痛苦的体验中创作出高雅、快乐的音乐作品。在学校举办国庆大会时,同学们各显其能,编排了舞蹈、相声、女声重唱、二胡独奏、手风琴合奏等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表演才能和天赋,我们只提了些改进性的建议,虽然每个节目仍存在某些不足,但这是同学们的“心血”之作,我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骄傲和自豪。
作为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健康、愉悦的学习环境,把学生领入神圣的艺术殿堂,自主地去接受并创造音乐,从音乐体验中感受艺术的魅力、在音乐享受中感受现代文明,从而得到性情的陶冶、精神的冶炼,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热心参与,相互合作、乐于交往、善于应变,更好地适应社会,在未来国际竞争的大潮中成为一代革新、创新的“弄潮儿”。
作者单位:山西省阳泉市郊区职业高级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613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