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指导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探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课外阅读除了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到的语文知识外,也可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能够学习更多的生字新词,吸收更多的语文养分,从而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养。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课外阅读 素养提高
通过课外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读物,一方面可以增广学生的见闻,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理解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阅读课外书不但能加强学生的语文能力,也能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对事物的看法。所以我们经常鼓励学生去阅读课外书籍,以促进他们的语言流畅性,增强他们的文学底蕴。然而在高中阶段,其他学科占据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因而,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也成为一个要点。下面就谈谈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在这方面的一些实践做法和经验,权作管窥。
一、换位思考激发兴趣
现在,有部分语文教师认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必须读名著。然而,中学生的主要阅读兴趣仍停留在形象的感知阶段,还缺乏深层的抽象思考的自觉和爱好。在这个知识多元的时代,学生更乐意捧起卡通漫画、通俗故事、流行杂志。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把学生手中的爱书拿走,塞一本名著给他,学生是不可能接受的。即使他们“阳奉”卖你老师面子,也会“阴违”把海明威、吴研人丢到宇宙黑洞里去。这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引导过程。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首先,应注意不要一味地反对学生的浅层次阅读,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他们的确需要一些“不用脑子”的书籍来调节情绪。一竿子打死,只会激起他们的逆反心态,导致阅读兴趣失落。更有甚者,会随身准备几本作文选编,作为写作文时的“灵感来源”,那更是得不偿失。不妨换位思考,去看看学生所阅读的内容,了解他们喜欢的文字世界。告诉学生你知道“犬夜叉”对他们的震撼性,绝对要比你介绍毕淑敏给他们的知识性来得记忆久远。同时,也可以很好地拉近师生距离,在心中,学生更愿意接纳你介绍给他们的书籍,他们会相信,喜欢着他们喜欢的故事人物的老师推荐给他们的文字,不会“难看”。
二、去伪存精搞好选择
如果单纯强调课外阅读而忽视了与课内学习的联系,必将影响甚而丧失课外阅读应有的效应。因此,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课外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才能达到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深度、提高形象思维水平的目的。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都达到了一定程度,他们懂得自我选择阅读材料,而非绝对服从教师的安排。因而,在认同学生已有阅读水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作深层次的思考,才能带动他们更大的兴趣,最终达到提高阅读能力和思维水平的目的。
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因势利导,让他们知道他们喜欢的书籍之间的区别,比较出什么样的文字更优美、什么样的语言更值得去品味、什么样的作者能写出值得我们推敲的文章。
让学生在这样的选择中自我意识到去伪存真,排斥掉那些语句粗陋的文字,把精力集中于优美的语言环境中――在有限的时间内吸取有益的养分,那么,即使只是“浅层次的阅读”,也可以让他们在文字的世界中得到能量。
三、放开视角拓宽层面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学生的要求也很多:要求阅读材料形式的多样,要求内容的新奇,要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很多学生不喜欢议论文、说明文单元,对论证方法、说明方法、论说层次之类的分析更是深感厌烦。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需要适当调控,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多方面的阅读兴趣,使他们接受不同文体的作品,同时也学习多种写作方式。这就要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当然,学生的阅读兴趣受多种因素影响,处于变化之中,在教学中必须时刻关注,适时改变教学方式,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阅读教学效果。
四、授之以渔巩固乐趣
“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要让学生自觉自愿地参与到阅读中,成为阅读的主人,就要让他们感知到阅读的成果,要让他们体会到阅读带给他们的快乐。做语句摘录、写读书笔记等是比较惯用的手法,这些方法的确对阅读有很大帮助。同时,教师应注重课外阅读与课内学习的联系,发挥课内对课外阅读的指导性。“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正如那句名(下接第11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76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