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白宏太

  在古城泉州,相比于很多百年老校,创办于2001年的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显得很年轻。然而,建校10年,学校的教育质量迅速跃居全市前列。这样的跨越式发展,着实令人称奇!
  2011年3月,刺桐花开的季节,记者走进泉州实验中学。透过一连串闪光的办学业绩,看到了十年如一日对育人规律的自觉遵从。在这里,教育者倾力传递给学生一生受益的素养。
  学校发展的第一块奠基石
  建校10年,实验中学有一项持之以恒的做法,每学期的首月,被确定为学校的“行为规范教育月”。
  10年前,实验中学刚开办时,仅有300多名学生、18名教师。起初,因教学楼还没盖好,只好借用别的学校教室,教师们挤在一个屋子里办公。准确地说,当时的实验中学,还不是一所完整意义上的学校。但即便如此,他们对学生的教育一点儿也不含糊。办学之初,学校就明确提出,从行为规范入手,打造优良校风。
  “优良校风是一所学校的第一品牌,就像人际交往中的第一印象一样,非常重要。”实验中学校长魏献策对记者说。这样的办学初衷不难理解,有了优良校风,才有百姓的口碑,生源也就有了保障。
  如今,实验中学已拥有5 000多名学生、300多名教师,不必再为生源发愁,但学校对行为规范教育仍不放松。其深层的含义很显然,如果将10年前的实验中学比做一座刚刚破土动工的大厦,行为规范教育则是这座大厦的一块重要奠基石。
  在行为规范教育背后,是学校对育人的一贯重视。
  “我教了18年书,当了6年班主任。现在我越来越觉得,这6年的意义与收获,远大于之前的12年。”这是初三(1)班的班主任庄美红在采访中说的第一句话。
  几年前,庄美红第一次做班主任,学生毕业时的成绩很优异,但她心里却有些遗憾:“学生很怕我,跟我一点儿也不亲近,我总觉得他们太冷漠,不懂得感恩。”不久后的一件事,让她改变了看法。那一年教师节,她的手机从早到晚响个不停,毕业的学生或者打电话,或者发短信,纷纷向她表示感谢、倾诉思念。那天,她流下了幸福的眼泪。感动之余,作为教师的她不禁反思:“并不是学生不懂感恩,而是我们没有给他们创造表达感恩的机会。”
  新学期,面对新的班级,庄美红决定做一些新的尝试。班会课上,她讲了自己教师节的经历,深情地对全班学生说:“同学们,只要用心去发现,生活中充满了感动。老师希望,经过三年的初中生活,大家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学会感恩、学会生活,成为一个情感丰富的人。”
  教育,因为有了爱,有了情感,变得格外动人。而如何在教育中激发学生爱的情感,需要教育者用心去创造。
  用一生的时间备一节课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位有着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他的课讲得非常出色,以至于听课教师都像学生一样听入了迷,忘了写听课记录。下课后,一位教师问:“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那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
  多年前,当同为历史教师的林建来读到这里时,心里不禁一震。一节课为什么要用一辈子来准备呢?他似懂非懂。
  那时,林建来初为人师,工作中充满了热情,也很期盼自己的课能让学生如此入迷。每次备课,他都很认真,生怕遗漏一个知识点,课堂上更是尽心尽力。可他失望地发现,自己在讲台上讲得很起劲,学生在下面却昏昏欲睡。一节课下来,自己累得够呛,却体验不到一丝成就感。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了?他百思不得其解。
  一天,在教学《先民的智慧与创造》这节课时,林建来讲到先秦时期李冰父子修筑都江堰的故事。他教5个班,在一班上课时波澜不惊,到了二班,突然有学生发问:“老师,岷江水势湍急,石头丢下去就被冲走了,都江堰怎么能修建起来呢?”嗯?林建来一下子被问住了。教材里没提及这个问题,他也从未思考过。碰到此类情景,老师可以敷衍几句,搪塞过去。但林建来没这样做,他稍一思索,笑着对学生说:“哎呀,这个问题问得好,老师也是头一回听说。这样吧,咱们一起去寻找答案。”
  一下课,林建来赶紧回办公室,上网搜集资料。其实,这个问题在古代史书中有详细记载,找到答案并不难。弄明白以后,他很想马上跑去告诉学生,但他随即想到了一个更好的方式。
  到三班上课时,林建来提着一个竹篮走上讲台。“老师,你拿着篮子干吗呢?”有学生问。“暂时保密。”林建来故意卖关子。又讲到都江堰时,他把二班学生的问题抛了出来。可想而知,能把老师难倒的问题,学生更答不出了。看着大家一脸疑惑,林建来把竹篮摆上讲台:“刚才有人不是很好奇吗?现在请问,竹篮有什么功用?”
  “装菜。”“盛粮食。”“运泥土。”学生们七嘴八舌。还有学生问:“老师,这两个问题有什么联系吗?”
  “老师再提示一下,四川盛产竹子,类似这样的器具,当时能做什么用呢?”林建来并不着急,继续启发学生。
  “哦,我知道了。”有一个学生兴奋地说,“他们把石头装进篮子,再沉入水中,这样就不容易被冲走了。”
  “你们觉得是这样吗?”林建来笑了。全班都恍然大悟,一起为这个学生鼓掌。这时,当林建来再点明这节课的主旨时,学生们都对中国古人的智慧与创造,有了最直观的认识。
  再回到二班,林建来又换了另一种方式。他把篮子交给提出问题的学生,让他自己去思考。按照他的提示,学生上网搜索,很快也找出了答案。林建来就让他把答案讲给同学们听。
  问题圆满解决了,但这件事却为林建来打开了一个教学新境界:“以后上课,我不再拘泥于教材,也不再满堂灌,而是更注重于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如今,林建来在课堂上越来越游刃有余。比如,讲唐代的科举制,他可以旁征博引,从唐太宗的“昭陵六骏”讲到唐代的服饰、饮食、社交、习俗,说明科举制的产生与“大唐盛世”之间的内在联系。
  像这样上课,备课的工作量自然大大增加,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甚至同一节内容,在不同的班级可以有不同的讲法,不断地有新的灵感补充进来。然而,林建来累并快乐着,也慢慢地想清楚了,为什么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准备一节课。
  用“心灵鸡汤”打开学生心结
  在实验中学,如果评选“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答案可能出乎很多人意料。学生最喜欢的,不是语数外,也不是音体美,而是一门校本选修课――团体心理辅导。
  “报名选修这门课的学生,每学期都超过了300人,但按要求,我们只能招收30人。”授课教师之一的郑凤霞告诉记者。她本是学校的政治教师,几年前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眼见学生群体中心理问题日渐突出,就向学校申请开设了这门课。随后,心理学专业毕业的刘智佳也加入进来,组成了课程开发小组,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如今,每周一节团体心理辅导,成了学生们期待的“心灵鸡汤”。
  这门课为何受欢迎?走进课堂看看就明白了,专用的活动室里,没有一张桌椅板凳,只有一些坐垫,师生们或坐或站,或成排或成圈,或三五一组,可以随意走动,也可以畅所欲言。上课也没有教材,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主角,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心理小游戏,在欢声笑语中受到教益。
  最初给初一年级上课时,刘智佳注意到,一进活动室,男生和女生就会自动分开坐,中间隔得老远。她有意把学生们打乱性别,分成若干小组,很快又发现,在每个小组内部,男女生之间依旧阵垒分明。从这样一个细节中,刘智佳洞察到学生们微妙的心理活动。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性别意识开始觉醒,他们渴望了解异性,又怕同伴嘲笑,于是故意用一些怪异的行为来掩饰。但同时,这个时期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常常是因为人际关系上的困惑造成的。
  有这样一节课,学生们至今记忆犹新。在课堂上,刘智佳设计了一个“蜈蚣翻身”的游戏活动,每个小组的学生站成一排,后面学生的手搭在前面同学的肩上,然后,排头的学生带着整个队伍绕到队尾,依次从两个学生之间的缝隙中钻过去。一开始,刘智佳发现,轮到男生要从女生中间穿过时,他们就绕过去,当女生要从男生中间穿过时,两个男生故意站得很紧,不肯让女生钻。
  发现了问题,刘智佳并不点破,而是想了一个新办法:“咱们来比赛,看哪个小组做得最快。但如果绕过不钻,就算犯规。”
  一轮比赛下来,有的小组顺利完成,有的小组因为犯规排名垫底。排名垫底的小组不服气,要求重赛。这一回,为了取胜,每个小组都认真按要求去做,男女生之间配合默契。第二轮比完,有的小组仍对成绩不满意,于是再比第三轮。这时候,学生们心中只有取胜的念头,早已忘了男女之别。
  活动结束后,刘智佳看到,学生们回到各自的小组,男女生之间的鸿沟悄然消失了,她不禁心中暗喜,让她最高兴的是,这节课后,学生小黄在心得体会中这样写道:
  过去除了爸妈以外,我从没有这样和别人近距离接触,一开始很不习惯,但慢慢地,我心里的紧张感消失了,仿佛有一个结被解开了。上初中以来,我第一次在学校里有了一种安全感。我想,这节课以后,我晚上再也不会睡不安稳了。
  学生在团体心理辅导课上的变化,让校长魏献策对课程有了更深的理解。“课程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让学生考出好成绩,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为他们提供更多发展可能性。”(摘自《人民教育》2011年第12期)
  □本栏责任编辑 周瑜芽
  E-mail:jxjyzyy@163.com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87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