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三维视角话“有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康永军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而提出的,是目前得到教育界普遍关注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师的基本价值取向。但是,要想追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有一个正确的教学有效性的指标。那么,什么是教学有效性的指标呢?我们可以从一个非常经典的隐喻讲起,它是这样的:
   企业之间的竞争就好比穿越一块玉米地,穿越玉米地比什么?第一,比谁穿越得快。比从玉米地的这一端穿越到另一端谁用的时间最短。这比的是速度。第二,比穿越玉米地的过程当中,谁掰的玉米多。这实际上是效益,是一个企业最核心的指标。第三,比在掰玉米的过程中,你的皮肤被玉米的叶子划破的伤口的多少。也就是还要考察你受伤的情况。这是现在衡量企业的有效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杠杆和指标,就是安全。速度、效益、安全,就是现代企业有效性三个相互关联的层面,必须综合考虑。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单纯追求一个指标容易,难的是综合。
   通过这个隐喻分析我们对应考量教学的有效性,同样有这三个方面的指标:第一个指标是教学效果,也就是隐喻中的谁掰的玉米多的问题;第二个指标是教学效率,也就是隐喻中的谁穿越玉米地用的时间短的问题;第三个指标是教学效益,也就是谁穿越玉米地更安全的问题。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要从这三个维度来综合考量。
   一、“效果”好不好――“教学预设”引发“学生生成”了吗
   教学效果是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这个视角主要考虑教学是否“走得对”的问题。虽然,对一节课我们进行了精心的“预设”,但在课堂上还是会出现多种结果:其一是事先的预设比较顺利地“生成”了;其二是由于引导不得法,出现了“预设未生成”的尴尬局面;其三是虽然教学中出现了“意外”,但是教师通过巧妙的引导,获得了“非预设生成”的意外收获。
   新课程提倡生成性,实际上是由人的本性、新的课程观、新的教学观决定的。所以,这个生成性就不像传统教学当中的那样仅仅表现为教师的一种机智,表现为善于捕捉和处理课堂中的一些偶发事件。生成性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性、基本价值追求,它要从原来的“特例”走向现在的常态。
   新课程强调“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意味着教师在课前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种教学可能就不好“教”了,为了推测课堂上的种种可能,以便在课堂上顺利指导学生完成探索课程,教师必须非常仔细地研读教科书,查阅更多的相关资料。
   然而,强调生成性并不意味着否定教学预设。预设是必要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对教学目的、任务和过程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课堂上也需要按预先设计开展教学活动,保证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有效性。
   教学预设与学生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
   1.准确定位教学预设,提升学生生成的质量。
   第一,教师首先要深入钻研教科书,读出教科书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科书的精髓和难点,把教科书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具有走进去的深度和跳出来的勇气;其次教师要拓宽知识面、丰富背景知识;最后教师要研究学生心理和学习心理。这三点是教师在课堂上有效地激发生成、引领生成和调控生成的基础。
   第二,要强调教科书的基础性地位和主干性作用,超越教科书的前提是源于教科书,必须对教科书有全面准确的理解,真正弄清楚教科书的本义,尊重教科书的价值取向,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学生经验和时代发展去挖掘和追求教科书的延伸义、拓展义,去形成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第三,要强调精心预设,课前尽可能预计和考虑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种可能性。
   2.明确指向的学生生成,提高教学预设的各种性能。
   第一,指向学生生成的主体性,提高教学预设的针对性。“教”是为“学”服务的,它意味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规律进行预设,想学生所想,备学生所想,从而使教学预设具有针对性。
   第二,指向学生生成的随机性,提高教学预设的开放性。学生生成是师生的“即兴创造”,是“无法预约的美丽”。因此,预设要有弹性和开放性,给生成腾出时间和空间。
   第三,指向学生生成的动态性,提高教学预设的可变性。学生生成具有动态性,这就意味着上课不是执行教案而是对教案再创造的过程;不是把心思放在教科书、教参和教案上,而是放在观察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并与学生积极互动上。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能拘泥于课前的预设,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设计作出有把握的调整、变更。
   二、“效率”高不高――“学习所得”与“教学所耗”比值如何
   教学活动是一种精神性生产活动,沿用经济学概念,可将教学效率表述为: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入,或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教学效率高不高”主要指教学产出与教学投入的比值大不大(比值越大效率越高),这个视角主要考虑教学是否“走得快”的问题。就一节课来讲,它的时间是固定的,因此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要课上得简洁而有活力,扎实而有吸引力,在单位时间里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对教学资源来说,要从实效出发,做到经济、合理,不浪费、不摆形式。关键在于,这种“效率”不是以“完成任务”为指标,而是以更好的学习状态、更多的学习收获为指标的。
   有效教学课堂的实质,是教学与学习的高度一致,是教师的教学进度与学生的学习接受度高度一致,是教师教学任务和学生学习结果的高度一致。有效的教学应该是教师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学习接受度乘积的最大值。这个乘积的最大值不是指其中某一项的值与另一项相比差值很大。也就是说,当在教学进度与学生接受度是固定值的时候,比如两数的和为10时,两个因数的值相差越小乘积越大,相差越大乘积越小。比如教学进度是9,学习接受度为1,乘积仅为9;而教学进度是5,学习接受度也是5时,乘积却是25。所以,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教师的课堂,教师全力以赴地教学,学生也倾情投入,可是课堂教学却是低效的?因为,要想使课堂达到高效,不仅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努力和投入,而且在教师和学生投入一定的情况下,要相互照顾对方的“度”,将教师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学习接受度和谐地统一在一起,才能让课堂效率最大化。这就像齿轮一样,要想对外输出最大动力,不仅仅需要每个轮子都尽力地转动,还需要轮子与轮子之间的协同转动,如果轮子各顾各地转动,往往是内耗动力而不是外输动力。
   教师本职工作并不是赶超教学进度,而是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的学习结果更理想。所以,教学进度应该主动照顾学生的学习接受度,这样才能实现高效教学。然而,影响教师教学进度的因素很多,如,课程标准、教学设计等。因此,大多数教师认为,教学进度是一个必须完成的指标,完成教学进度是一节好课的重要指标。但实际上,真正决定教学效率是否高的指标是学生学习的接受度,可见,真正决定教师进度的应该是学生的接受度。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教学的智慧,善于调整教学进度适应学习接受度,实现教师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学习接受度完美共生。

   在大多数学校的管理者看来,确保教学进度是判断教师是否合格的最低标准。学生的成绩不佳,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教师根本就没有教完要考的内容,另一种是学生缺乏理解所教内容的能力。前者是教师的过错,后者是学生的责任。这就决定了教师是被动地服从来自教室外的教学进度安排,而不是主动顺应来自教室内的学生学习接受度。学校管理者应该给教师决定教学进度的权力,以使其适应学生的学习接受度。但将教学进度的决定权授予教师,并不意味着学校就不再对教师教学进行控制。此时,学校管理者对教师的管理,将更为宏观,更为长远,不在于一时一课,也不在于眼前的成绩与表现,而在于对教师教学计划的审核和指导,对学生长远发展的预期与推进。
   三、“效益”长不长 ――“眼前效果”与“未来发展”怎样兼顾
   教学效益是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具体说,是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及吻合程度的评价。“是否吻合”是对教学效益的规定,“吻合程度”是对教学效益的把握。这个视角主要考虑教学能够“走多远”的问题。
   学校是帮助学生学习得更好的地方。学生学习得更好有两种理解:一是学生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了;一是学生越来越喜欢学习了。如果只是对学生的短期学习成绩负责,前者肯定是更重要的;如果是对学生的长期发展负责,对学生的终身学习负责,后者远比前者重要。诚然,学校肯定要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负责,因此让学生掌握越来越多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学校只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负责,尤其是只对学生短期的学习成绩负责的话,难免就会以牺牲“学生越来越喜欢学习”为代价。一旦牺牲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最终的结果恐怕只能是既没有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没有让学生掌握越来越多的知识。
   当教师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快的掌握学科知识点时,对学生进行训练和教学就成为理性的选择。可是,虽然训练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快的掌握学科知识点,但却留下了两个无法弥补的缺陷:一是让学生执著于单一的学科知识点,而无法对学科知识点进行有效的整合;二是让学生逐渐丧失对学科学习的兴趣。其实,教育不但是慢的艺术,还是长远的艺术。只有教师不再斤斤计较于一两个学科知识点的得与失,学生才可能站在学科高度来审视与整合系统化的学科知识体系;只有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从培养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出发,才可能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有持续的动力,而且显现出越是学习越有兴趣的态势;只有教师不断地开拓自己的教育视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才能兼顾学生发展的眼前效益和长远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15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