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走进科学探究》说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高妍 陈立

  一、说理念
  初三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化学,而学习化学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新课程理念提倡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从而逐步培养科学方法。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的八个要素中猜想与假设环节是学生顺利进行探究的前提。不会猜想便无法提出假设(假说),运用自己的合理判断确立假说才能让学生将想法深入研究下去,进而提升学习能力,为形成创新思维打下基础。
  二、说教材整合
  基于上述理念,我设计了一堂实验探究课,让学生通过生活中最熟悉的蜡烛燃烧产生的现象感知科学探究过程,有利于学生感受研究化学的重要的科学方法。根据我校教学特点。化学实验室对学生开放,学生经常主动探究生活中的一些神奇的问题,已经初步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在质量守恒定律之后,学生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化学理论。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最佳时机。所以,将本节课放在第四章之后。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如观察、猜想、提出假说及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2.过程与方法。教师通过层层设疑追问,帮助学生强化有依据的提出问题的意识。指导学生合作解疑;引导学生间、师生间相互质疑、合作解疑。由此实现学生探究思维的逐步深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不断质疑中体会解决问题的成功和自信。培养科学探究思想,树立合作探究意识,为形成创新的思维方式埋下伏笔。
  教学重、难点:
  1.猜想能力训练和确定假说的方法。
  2.科学探究思维的培养
  四、说教学方法
  教师采用质疑――交流――启发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进行科学探究。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我设计了两个教学活动。让学生对蜡烛燃烧产生的“黑烟、白烟”加以研究。
  活动设计(一):
  猜想蜡烛燃烧产生“黑烟”的成分,以训练学生的“猜想能力”o
  猜想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循序渐进的,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设计了两个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思维:第一个问题“当你看到黑烟时,你想到了什么?你认为这是什么物质?”第二个问题“你能提出足够的理论依据证明你的假说吗?”这样剥茧似的问题串引发学生的质疑一思索一合作解疑。
  以学生目前的实验操作能力,通过观察蜡烛的燃烧可以顺利发现“黑烟”。而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判断力,学生在猜想黑烟的成分时,多数同学能想到黑烟是碳,也有一些同学可能会受到干扰,认为黑烟是黑色物质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更可能会有同学错误的认为是二氧化碳或是碳酸。如果遇到这样的问题。我将让不同意见的同学之间相互发问提出质疑:“你为什么认为是碳,你为什么认为是二氧化锰?”在信息交流和思维碰撞中去伪存真,由元素守恒的理论出发,生生合作解疑确定合理的假说。
  整个环节中教师是问题的引发者,却不是解决者,是教学难点的引导者,却不是思维通路的开辟者,学生务必主动参与开放探究的过程,主动思维才能获得成果。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就这样活跃起来,学生粗浅的感受猜想与确定假说的探究过程,知识与技能目标也初步顺利的完成了。
  杨振宁教授曾经说过:“当你的想法与他人不一致时,这是一个最好的学习机会。必须抓住这个机会,通过对直觉的修正,达到新的境界,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世界。”教师的作用就是给学生创造充分的学习机会,所以。接下来又设计了更深入的探究过程:探究蜡烛燃烧产生的“白烟”成分,让学生更自由的发表自己的猜想。
  活动设计(二):
  探究蜡烛燃烧产生的“白烟”成分。以训练学生猜想能力、确定假说合理性的能力及验证思路。
  教师依然通过层层设疑追问,帮助学生强化有依据的提出猜想的意识,进而通过实验验证假说的合理性。确定假说能力是学生获得创造能力、探究能力的大前提,是学生获得成功、自信的基石。
  验证猜想的关键是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实效性。为了让学生跨越障碍。我们针对性的设计了两个实验任务:导白烟和点白烟。不但增强趣味性,还巩固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也锻炼了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
  在小组合作完成两个实验后。能猜想白烟是石蜡蒸气、或是一氧化碳,也有可能猜想是水蒸气。这时的猜想合理多了。明显猜想能力在提升。如果学生的猜想只有石蜡蒸气,我就要引导学生广泛猜想,白烟能被点燃应该具有可燃性,你学过的可燃性物质还有别的吗?如果学生的猜想很多样,那教师就可以直接引导学生再深入讨论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这个环节学生的自由度非常高,他们可以随意使用教师提供的实验仪器验证猜想。如果学生能分析清楚石蜡蒸气的特点,那么他们就可以想到“冷凝白烟”若此时导管的另一侧仍能有可被点燃的物质。说明“白烟”中有一氧化碳;若不能被点燃,说明“白烟”是石蜡蒸气;而水蒸气判断的依据是看长导管内是否有水珠。
  这一环节实验成败并不重要,教师更关注的是学生操作时的思考和反思。这样小组汇报的共享就显得特别重要。教师这时就以共同学习、分享成果的角色参与进来,和学生一起回顾实验过程,探究分析实验成果所显示的结论。
  整个探究过程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学生倾注全部热情,在快乐合作、和谐合作中习得了知识,提升了思维。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完成了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再一次提升。
  回顾学生探究“白烟”的活动过程,学生多次经历了教师设计的三个环节。在三个环节的重复过程中,更进一步完成了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培养。并且在学生思维螺旋式上升中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对科学过程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从低级到高级,从粗糙到精细,从片面到完整。
  六、说教学反思
  新课程理念呼吁全体教师积极转变角色,我们不再是课堂的主宰,学生才是课堂中真正的主人。同一个教学内容,教师换一种呈现方式也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本节课中,教师通过质疑――学生合作交流――生生解疑――再质疑――再交流――再生生解疑或师生解疑的教学方式,完成对学生科学探究思维的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身份不断转换,可以是引导者或表演者,也可以是参与者、合作者,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共同实验、共同解疑,目的是永恒的,希望能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一定的收获,能够为学生轻松学习、主动学习、快乐学习、有效学习奠定基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21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