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教育科研要质量 靠教育科研上水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林成生
【摘 要】教育科研是中小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加强中小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对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推动学校特色的形成,提高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育事业要发展,教育科研需先行。教育科研对于推动教育改革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向教育科研要质量,靠教育科研上水平”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关 键 词】教育发展;教育科研;教育质量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1)06-0016-02
教育科研是中小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向教育科研要质量,靠教育科研上水平”在我们教育科研工作者中已经达成共识。中小学校应在各级教育科研立项课题研究的基础上,以其中的重大课题研究为引领,狠抓课题研究的科学管理,大胆进行教育科研实践,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质量,以质量求得学校的生存与全面发展。
一、勇于改革,树立“科研兴校”的意识
校长及主管教育科研工作的副校长不仅要切实担负起对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领导责任,还要通过教育科研的实践,使教师走出教育科研只是专家、学者、专业人员的事、是高深莫测、高不可攀的误区;中小学教师要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洪流之中,大胆改革,勇于实践,努力探索,锐意进取,从传授型、经验型向学者型、科研型转变,牢固树立“科研兴校”的意识。
二、科学管理,打造“科研兴校”的教师队伍
教育科研工作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中小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对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中小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根本着眼点应该在于“科研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在于探索、构建科学的教育科研管理运行机制,使教育科研的生命活力能够得以充分地焕发,从而加速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中小学校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能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中小学校应当走“科研兴校,全面育人”的科学发展道路。教师不仅仅是“科研兴校”的实践者,更是“科研兴校”的主力军。而教师队伍建设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教师的“转型”:从传授型、经验型向研究型、创新型转变。为此,可以采取“六化”的举措:
(一)工作任务课题化
中小学校要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的研究,并要以其中的重点、重大课题为引领和突破口,要求每位教师紧密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和兴趣特长,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选1~2项规划课题进行研究。应该说,这是帮助中小学教师转型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因为教育科研不但为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广大中小学教师努力掌握了科研知识,积极地开展教育科研实验,而且教育科研成果在实践中得以验证、转化和推广,这将激励中小学教师更积极、更自觉地向更高的层次攀登,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二)课题研究网络化
首先,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的网络化。中小学校把“科研兴校”设为一把手工程,自然是一把手主抓,下设科研室、科研组、课题组,形成了“校长主抓,科研室具体抓、课题组长协助抓”的扇形管理网络。
其次,课题研究内容的网络化。由于中小学学校的课题种类繁多,因此必须把这些科研课题作为学校的校级课题,各课题组、教师选子课题进行系统研究,全校上下形成合力,互相学习、相互提示、相互反馈、互相交流,信息成果共享。
在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要努力做到六个结合,即: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普及性研究与提高性研究相结合;大课题研究与小课题研究相结合;老、中、青教师相结合;集体和个人相结合;领导、教师、专家相结合。这样,调动了科研积极性,使教师、学校的方方面面在教育科研中提升。
(三)科研活动系列化
教育科研成功的标志,决不仅仅是写出一份“研究报告”,教研为科研提供研究课题,科研又促进教研的发展。只有把科、教研紧密地结合起来,科研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为防止教研与科研脱节,学校要以科研为主题,以教、科研汇报课、评优课、课题研讨会等形式为载体,深化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转化或推广研究成果。
(四)科研培训全员化
要积极开展分层次的、多渠道的、进行全员参与的教育科研培训活动。根据不同的对象,或教给教育科研的基础知识、研究方法、科研理论,使之具有较扎实的教育科研知识功底,或引进、汲取最新的教育科研信息动态,借鉴他人的教育科研研究成果进行创新。
教育科研培训的方式和途径要灵活:一是专题辅导;二是专家讲座;三是参加总课题组的培训;四是课题组内自学与交流;五是外出学习考察。
(五)科研管理微机化
教育科学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教育科研管理的创新,微机化是教育科研管理创新的必由之路。现代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后,信息化又成为现代管理的一大特征。微观深入和宏观控制,都要把科研管理的微机化提到重要的议程,进而推进教育科研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科研室作为中小学校的一个教育科研业务管理部门,其兼顾了参谋、管理、研究、宣传、指导、培训等职能;为兴有效科研,还需要把各项职能相融合。基于这一要求,各中小学校就要设想构建“学校教育科研网”,进而有利于集约化管理和过程化指导、利用网络盘活专业引领资源、实现校内合作与资源共享的平台,从而推动学校教育科研的信息化发展。
(六)科研成果效益化
众所周知,强化师资力量,繁荣学术交流,提高教育科研层次,推广优秀科研成果,这是当今中小学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社会声望的重要途径。教育科研成果的数量、质量和档次,不但是评价中小学教师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准,同时也是评价中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小学科研成果不在于评多少个奖,而在于它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能否发挥实效性。因此,在中小学校教育科研管理过程中,做好科研成果的收集、整理、统计、评估、转化和推广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锐意创新,健全“科研兴校”的保障机制
(一)组织保障
组织保障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决策机构,建立以校长为首的教育科研领导小组;二是执行机构,学校设立科研室,并设科研室主任,专职专责,指导操作;三是实践机构,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并设课题组组长。
(二)制度保障
在课题研究操作过程中,学校要严格坚持“一个明确、二个原则、三个结合、四个要求”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
一个明确:即明确自己所承担的科研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采取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转化、边提升的方针,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
二个原则:一是教师全员参与的原则,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力求通过每个科研课题研究,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促进每个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个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研与教研相结合;研究过程与日常科研管理相结合。
四个要求:一是明确课题研究目标,掌握经验科研方法;二是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大胆改革,用理论指导实践;三是笔耕不辍,写反思、案例、随笔、论文;四是认真收集、整理课题研究过程材料,不断积累经验,突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三)经费保障
教育科研经费的投入是学校教育长远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教育科研经费的投入若不足,中小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就不能有效开展,课题研究也就不能顺利进行,会直接影响到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中小学校要加大教育科研经费的投入,要做到逐年提升。
(四)激励保障
中小学校要建立教育科研评价运行机制,建立健全科学的教育科研工作管理制度和评价指标体系,对教育科研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优秀研究人员给予表彰奖励,进而推动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良性发展。
总之,中小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学校特色的形成,都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让我们携手共进,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工作、在研究中提升、在研究中成长、在研究中奉献、在研究中享受快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24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