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地理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芳娟

  长期正向思维形式的思维定势必会影响逆向思维的建立;又由于正向思维转向逆向思维需要重新调整心理过程、重建心理过程的方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正逆向思维联结的难度。凡此种种,使得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成为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呢?我在教学中作了以下尝试。
  
  一、在讲授新课中,加强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1 执果索因,讲解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我们既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正向思维去获得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也可以挖掘教材中的某些探索性内容,执果索因,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去掌握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例如在讲授“黄赤交角变大变小时五带怎么变化”这一问题时,首先可引导学生阅读“全球纬线图”及“五带的划分图”,然后利用学生读图所得的结论提出问题:①请同学先观察一下五带的划分图,在图上找出五带的范围,重点观察热带范围和寒带范围,分析一下热带范围的纬度度数和黄赤交角是什么关系?寒带范围的纬度度数和黄赤交角是什么关系?②假如黄赤交角变小,如黄赤交角变成20°时,热带范围、寒带范围有什么变化?③若黄赤交角变大,热带范围、寒带范围有什么变化?通过执果索因,启发学生自己去猜想、推理、判断、验证、比较,很容易得出结论: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范围也跟着变大,温带范围变小;黄赤交角变小,热带、寒带范围变小,温带范围变大。为了启迪学生的逆向思维,还可以让学生继续探讨:若黄赤交角变成0°,地球上的五带怎么变化,还有没有四季呢?
  2 反向逆推,探讨某些命题的逆命题的真假。探讨某些命题的逆命题的真假,是研究地理科学的办法之一,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例如在学完“流水沉积物的颗粒由大到小,循序排列,分选性较好”这一特点后,可以引导学生反向逆推:分选性较好的沉积物是否一定是流水沉积物呢(否,风力沉积物分选性亦较好)?像这样的反问,学生可能一时答不出来,但只要教师略加点拨,学生就可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得正确答案。
  3 辩证分析,从矛盾的对立面去思考问题。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如果我们从矛盾的不同方面去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往往能认识事物更多的方面。在学习“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时,我们既要阐述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气温升高产生“温室效应”,又要说明大气污染使尘埃增多,可能使气温下降,产生“阳伞效应”。这样讲解,可以提高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运用“反证法”,证明地理事实和结论的正确性。反证法是指首先假设与已知地理事实和结论相反的结果成立,然后推导出一系列和客观地理事实、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相矛盾的结果,进而导致否定原来的假设,从而更加有力地证明已知地理事实和结论的正确性。例如当我们讲解“地球的公转”时,不少学生对地球公转的特征及其产生的意义感到领悟困难,一些空间想象力差的学生更是如此。为此,我在讲解有关内容后,提出一个假设:“如果黄赤交角为0°,地球公转的特征及意义如何?”在学生思考议论的基础上,再由教师演示讲解,学生的疑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在平时野外实习以及观察实验中注重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1 注重观察,逆向思考。我们在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讲到三大类岩石的成因时可以带学生去野外观察,假如学生所在学校地区地理环境确实不能进行该类观察,我们教师可以到外面自己利用课余时间采集标本,上课时拿给学生看,并设置一些逆向的问题:①为什么岩浆岩喷出地表的和未喷出地表的形态不同呢?②沉积岩为什么必须有分层纹理呢?没有分层纹理的沉积岩为什么很好呢?这两个问题提出来,学生就会反着思考,再经过教师的分析、总结,学生才会真正地掌握这部分问题。
  2 观察设疑,逆向分析。在讲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时讲到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时,可以这样设疑:假如地球不自转了,还有没有昼夜交替现象呢?假如再加深一点,地球上为什么有昼夜现象呢?先引导学生逆向思考,接着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来解决这问题。先准备好地球仪和一个透明的玻璃球,先假设地球不自转,看一下昼夜会不会交替?再用光照射玻璃球,可以看出整个玻璃球都是光亮的,学生们看到这就会恍然大悟,得出地球上产生昼夜的原因。
  
  责任编辑 罗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4926.htm